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下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科学地评价学生是落实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基本要求。所有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评价改革的六个方面,即5W1H:“谁”(Who)——谁来评价;“什么”(What)——评价什么;“哪里”(Where)——在哪里评价;“什么时候”(When)——什么时候评价;“为什么”(Why)——为什么评价;“怎样”(How)——怎样评价。教育应尊重学生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评价,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独特、最好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2.
在时下的教育实践中,“极致景致”已经成为一种不断蔓延的育人现象。人们总习惯于忽略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受教育者的差异性,而盲目地追求“精益求精”“多多益善”的极致教育:有的家庭为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不仅要让其登上城乡小舞台练练胆,更会挖空心思地让其“爬”上省级甚至中央电视台去一展风采,仿佛只有这样的“极致”孩子才会成材;有的学校为了突出“特色教育”,专门设置特色课堂,“极致”到不论学生有无此类兴趣统统都要进行训练;有的教师为了一节“极致”的课堂教学,要在教材的钻研、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不少学校依赖于制度管人,结果是很多时候“管住了身,管不了心”。只有有效实效“以德治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问题。德育是“以德治教”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学校起主渠道作用。学校要以先进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引导方法,将“以德治教”落到实务。  相似文献   

4.
习惯意义上所说的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而我今天所说的“空间”,指的是学校的发展空间,它包含物理空间和教育空间两个方面。物理空间是有形的、看得见的硬件设施,例如我校的“四大工程”建设、办公室的电脑更新、服务设施的改进等都属于此类。而教育空间则是无形的、看不见的软环境组合。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学校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以市教育规划布局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实现“让学生成材、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把我校做大、做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尤其注重学校教育空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向教会学生方法才能真正的面向未来”,“教师拥有多少水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教会学生取水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会学生”为现在的“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观察、思索、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让学生拥有一双“地理眼”。  相似文献   

6.
吴晓慧 《教师》2011,(12):113-113
随着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在农村中学的各个班级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包括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和思想品德差、到处惹是生非的学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一个令老师费心、让家长烦心的群体。那么,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本人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热爱学生,爱心育人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以“分”取人。由于“问题学生”学习成绩差,  相似文献   

7.
所谓“问题学生”,主要是指纪律、品德方面存在比较严重问题的学生。他们往往让教师头痛、让同学反感,直接影响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问题学生”几乎每个班都有,只是数量不同。怎样教育这些学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日常思考最多的难题。与那些同年龄段的同学相比,“问题学生”主要是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因素,这些原因导致他们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笔者结合在教育教学中多年的观察、研究和体验,浅谈自己对“问题学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陈立新 《现代教育》2013,(6):119-119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还没有成型。有的采用讲授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没有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这样纸上谈兵式的教学不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和作用。有的采用活动式,利用活动让学生体验,但在活动中教师并没有从理论的高度上给学生讲解,这样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试图弥补两者的不足,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得觉六步教学模式。中职心理“得觉六步教学模式”是青岛市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中职心理‘得觉六步教学模式’”的成果之一,是在实验基础上探索一种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验证,从实验研究结果分析、介绍“得觉六步教学法”的含义、基本结构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让"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确实存在着一些学习成绩较差、思想品德或心理不良的“问题学生”。产生这类学生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学生本身,而是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和教育方法失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业、心理、人格等方面对“问题学生”进行理性分析。施以传统的人文关照和道德理念教育。给予学生以挚爱、宽容、理解、尊重、欣赏和引导,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对话,使之自信、自尊和自强,“问题学生”将不再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充在《本性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情性者,人治之本。认为人是可塑的,人性是治理人的根本。他强调“教导、锻炼、渐渍”的作用,认为这些手段可以“反情治性”、“尽才成德”。笔者认为应在:熟悉学生心理特点,提供刚性行为约束,确立有利干自我成材意识形成的“制度”环境、重新架构成材评价体系,笔者以为培育成材意识引导机制、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自我成材的文化氛围、运用期望值理论、狠抓“习性”养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活学生的良知,通过良好的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教育,才能达到预期教育效果。职业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要求,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自我管理的理念,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紧密结合小学教育自身的特点,特别要与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相结合。要让学生打好宽厚的基础,就要注意“全面发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打好基础,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社会在发展,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仅仅掌握现在的书本知识,已...  相似文献   

12.
家访小议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早日成人成材,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应当有共同语言。但实际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却往往严重脱节。从步入校门的那一天起,学校就教育学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而家长却成了孩子的“勤务兵”,为孩子提供各种“服务”。这样两种不同要求和做法的结果,只能导致他们缺乏自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存在依赖心  相似文献   

13.
“以学生为中心”是英语创新教学的基本原则,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要作用,因为学生的内在因素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所有的学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资助是我院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院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学院贫困生经济困难的有效途径,更对贫困生成人成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在充分关注贫困生所存在的贫困问题的基础上,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材为核心,秉承“和谐、爱心、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以“奖、助、贷、勤、免”为主要资助方式,注重诚信教育,加强感恩教育,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积  相似文献   

15.
李敏  侯德华 《文教资料》2009,(30):233-234
增强高职院校“两课”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是每位担任“两课”教学教师的神圣职责。本文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明了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职业学校,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学习成绩较差、思想品德或心理不良的学生,我们称其为“问题学生”,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从小受学校、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和教育方法失当。因此,教师要从学业、心理、人格等方面对“问题学生”进行理性分析,施以传统的人文关照和道德理念教育,令其自信、自尊和自强,使“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手段。成功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并非所有的提问都能发挥这样的作用。要使提问真正能启发学生思维,应该注意以下“八忌”。 一、忌大而无当,不着边际。如“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读了×文后,你有什么感觉?”这类提问笼统抽象,教师内在意图不够明确,学生不易回答。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人对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 ,教师应是风 ,一缕春风 ;学生是水 ,一池春水 ,风吹水起 ,在素质教育的天地间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激越的浪花 ,翻卷成一幅幅壮丽的美景 ,教师要驾驭好这股“风” ,既不能“无风不起浪” ,让课堂死水一潭 ,又不能狂风大作 ,让课堂失控。润物细无声是春风的追求 ,百舸争流忙是春水的境界。为此 ,我在教学中尝试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的做法。巧借“东风” ,拉起学生自由驰骋的缰绳 ,点燃学生火山一样的激情。下面以综合实践活动课《数字与信息》为例 ,谈谈我在这方面的粗浅体会 :一、铺设平台 ,让…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只有对所有孩子都给予关爱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意即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然而,现行中学教育存在一个怪圈——就是把教育的重心锁定在“问题学生”、“双差生”、“后进生”身上,而理所当然地认为尖子生、三好生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从而忽视了对其的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徐吉志 《中国德育》2007,2(5):45-45
学校生活中有许多仪式,比如: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队仪式、毕业典礼,等等。这些仪式犹如一个教育磁场,能在学生心中产生一种心灵共振,育人作用不容置疑。学校仪式文化的建设,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让所有教职工都能理解仪式对学校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二是如何使所有教职工都能指导学生遵守仪式规范;三是学校教职工群体是否也有某些仪式。笔者认为,学校举行仪式活动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