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以来 ,道德价值危机、道德严重衰退的现实出发 ,阐明我国社会转型的良性运行客观上需要统一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 ,而这种统一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的合理选择只能是集体主义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在社会转型时期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价值导向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和德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出现了不少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致使我们的道德教育也随之出现了不少的困惑.本文分析当前道德困惑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德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失范是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主要是由于目前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道德规范不完善;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道德建设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与支持和道德教育发生了扭曲变形所使然。要遏制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加强道德人格建设,极力推进道德法律化、制度化进程,真正落实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集体主义的科学概念作为突破口,剖析了集体主义与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禁欲主义的原则界限,考察了集体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关系以及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集体主义的理论完善,从而论证了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时期,集体主义仍然是我国的基本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从道德的社会价值,实践利益,人格等方面,论述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荣誉淡化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自我教育外部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内部体系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践行。  相似文献   

7.
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对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教育理论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司阳 《广西教育》2014,(43):15-16
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对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教育理论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时期在加强意识形态道德建设的同时,也应重视日常生活道德的建设。后因其日常性、无’意识性、相对稳定性和保守性等特征而显得更为关键。本以为应从制订规范、加强教育和营造生活环境等方面来建设日常生活道德。  相似文献   

10.
本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影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转型宏观背景出发,在学校层面上对当前形势下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借以探讨中小学道德教育革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就是不同文明形态更替的过程。在不同文明形态的更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道德信仰危机现象。我们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毫不例外也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现象。要消除这种现象,关键是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和如何进行道德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3.
问题与困境: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内化生成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多元化发展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积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物质至上、功利主义、道德滑坡等现象普遍存在,主流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遭到质疑,社会认同程度普遍下降,严重影响了社会利益关系调适系统的整体形成,进而使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加。良好的道德秩序是社会利益关系调适系统良性发展的关键力量,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道德内化生成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阻碍着道德主体的"德性"和"德行"的养成。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道德内化践行氛围,保障社会成员道德品质的有效提高,必须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在道德内化生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和谐道德人格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处于多重社会转型相叠加的时期,成长在转型期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学习网络化时代的大学生的道德观已经并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本文在理性认识和客观把握转型时期青年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和发展趋势基础上,探究如何培育与转型时期相适应的和谐道德人格,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使他们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这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伦理道德教育所必须面对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转型不仅使社会物质层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出现了知行不一、责任意识淡薄、自律意识缺乏等问题.因此,必须适当调整教育对策,使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能够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隐性文化在给人类尤其是青少年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带来根本性变化的同时,其内在的痼疾也为规范青少年网络道德品性、型塑网络道德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认识网络时代与现实社会的际遇,了解网络社会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明确网络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挑战,拓宽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社会大变革必然导致价值观念的大变化,在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价值观念的变化具有不可避免性。本文就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取向变化的主要原因,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和正确引导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明确提出了我们今天在价值取向上应该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转型期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基础上,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道德问题原因,提出从完善制度的公正性、推进社会文化认同、发挥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优化舆论监督环境等途径入手,帮助处在现代化社会转型期的国人建立起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为正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时期的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与此相适应,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作出了重大调整,具有统整化、本土化、多元化、人本化、弹性化的特色,这对深化德育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道德教育呈现弱化的趋势,人格典范的缺乏,德育课程缺乏传统伦理道德的内涵,课程目标趋向价值中立。  相似文献   

20.
道德文化建设,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众多,主要包括经济利益矛盾、多元价值观导致的矛盾、民众的民主诉求、参政议政需求与制度的矛盾等。而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个体价值多元化、道德失范成本太小、道德行为缺乏共识等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政府、企业和媒体在社会转型时期应通过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