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作文,一做头疼”这是许多小学生的口头语。出现这种现象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教的过死,使学生觉得作文课枯燥无味,无物可写;二是教师要求过高,期望过大,使学生对作文课产生畏难情绪,怕写也不敢写;三是对学生的作文批评过多,鼓励太少,使他们对作文失去兴趣,不愿去写。怎样才能写好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继而大面积提高作文质量?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2.
目前作文课的基本现状是,一学期学生写8篇作文,每两周一篇。教师布置作文题很随意,作文课没有基本的序列,部分教师也没有作文课教学设计及作文批改记录。学生初中阶段上了三年作文课,写48篇左右作文,教师辛苦评改了三年,结果学生作文精品不多,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依旧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这样使学生讨厌作文课,觉得作文不好写,以致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为此,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  相似文献   

4.
路与方向     
语文教师大概都经历过这样的尴尬:作文课上,学生几十双眼睛更多的是抱怨、痛苦、迷茫;能在指定的时间(一般为60分钟)内较好完成作文的学生不多,交上的作文内容空洞、东拉西扯凑字数;教师改起作文来如同背着块大石头爬山般艰难。究其原因,一是“怕”写。二是找不到内容来写。学生找不到内容可写,是因为对生活缺乏观察思考、感悟积累。[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之一。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无论教师如何尽心尽力地教,学生面对每一次作文教学都会愁容满面。有的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生活,还为不会写一篇通顺的记叙文而发愁,每次作文课似乎都是学生的受难课,学生对作文有一种无形的抗拒和恐惧的心理。通过十几年的教学体验,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地拔高了作文教学的难度,把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当成经典著作指导,从而使小学生不敢写作文。  相似文献   

6.
作文难,是学生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作文课上,老师把题目在黑板上一写,最愁最苦的便是学生了,叶圣陶说过:“多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作文也是如此,要使学生对作文一再一筹莫展,我认为贵在教师的相机诱导。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多,许多题目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教师越教学生越讨厌作文课,学生越学越觉得作文不好写。以致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为此,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老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脱作文“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为目标的无痕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许多学生一到作文课就感到头疼,不知该写什么,即使写了也是语言苍白、材料贫乏。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时值新课改的今天,仍然有教师喊作文难教,更有学生说作文难写。笔者曾作过一次百名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抽样调查,结果有10%的学生表示对作文有较高的兴趣,喜欢上作文课,愿意搞写作活动;17%的学生愿意上作文课,兴趣一般,但能认真进行写作;29%的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把作文当作一种任务,写好写坏无所谓;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课一直是语文教师颇为头疼的,也是压在学生肩上的一座大山。学生怕写,教师怕教,源于一个“难”字。为了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教师就要做好作文教学的前置工作,为作文教学开辟易路。叶圣陶老先生曾在《教师下水》一文中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教师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  相似文献   

11.
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 :“语文教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 ?很多老师都回答是上作文课 ,批改作文。”长期以来 ,小学作文教学往往重视指导、批改 ,轻视评讲、修改。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 ,也束缚了学生的头脑 ,使之写人、叙事缺少新意。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我想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从“评”中悟出“新”意 ,使讲评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  一、讲评内容要“新”  大多数老师的作文讲评常常是浏览作文后的一个简单的小结 ,对写得好的同学表扬 ,对写得差的文章就笼统…  相似文献   

12.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写作的基本条件:其一,掌握写作必需的5000多个字词;其二,在表情达意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由此可知,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师只需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完成文字的编排和组织,流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即可。那么,到底该向学生渗透何种作文理念呢?作文到底是什么?起步作文很重要,教师要让小学生树立“写作就是聊天”的理念,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轻松写文。我的作文课就是聊天课,学生们非常乐于上这种谈天式的作文课,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从聊天入手,有话可说 新课标将作文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写话、习作、写作。其实这也正是作文的三个层次,而写话则排在第一个层次。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即写话教学。教师通过作文理念的渗透,让学生树立轻松写话的意识。心中有所思,眼中有所见,手中有所写,便是好文章。每周我给学生上的作文课便是聊天课,当然,这个聊天并不是简单地聊天,而是和学生交流生活所见,分享心中所想,而后组织整理,将聊天的内容用文字展现出来。在聊天的过程中,学生乐于说,教师则起到了引导和启发的作用,使其将所说呈现为所写。  相似文献   

13.
陈海鸥 《快乐阅读》2011,(18):132-133
一、问题提出提起作文课,不仅学生头痛,教师也头痛。"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是学生作文三大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作文指导常常限于谋篇布局,语言运用,这样的作文教学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新课程要求作文教学回归写作的主体,表达真情实感。于  相似文献   

14.
不知为何,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上作文课。一看课程表,有作文课,那脸就拉得老长,让你这当老师的都觉得让学生写作文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慢慢地也讨厌上作文课、讨厌批作文。可这能怪学生吗?每堂作文课都被勒令着写东写西,既要符合教师提出的N条要求,又要达到教师规定的字数,时间又是那么有限,这作文难写啊!想不出来写什么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很多小学生怕上作文课,因为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与成就感。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体会到作文之趣、作文之乐,鼓励学生"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写""要说真话、写实事",引导学生在一次次修改中锤炼语言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历来是语文教师所追求所奋斗的目标,作文教学效益也是评价语文教学质量的标志之一。很多语文教师都有体会地说:“对语文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教学;对学生来讲,最难的语文作业也是作文。”每每遇到作文课,有些学生抓耳挠腮,东翻西找,无话可写,无感可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反省: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作文、会写作文。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备课时主要在“怎样教作文”上下工夫,而常常忽视了学生“怎样写好”这一制约写作效率提高的环节,结果作文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大讲特讲,无奈“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实践证明,着眼于“老师教”还是立足于“学生写”,其结果相差甚殊。这里的“学生写”当然不只是每周课堂上的两节作文课,应是教师指导下的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阅读写作有机结合,鲜活的生活应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开掘这“源头活水”’引出“汩汩清泉”。学生是作文的主人,只有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尊重其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效率。下面谈…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主要工作。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尽办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要让学生“乐”写。如何才能使学生喜爱写作,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9.
刘山红 《河南教育》2009,(10):34-3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每逢作文课就会愁眉不展。看着他们苦思冥想却怎么也写不出作文的模样,身为教师的我也暗暗着急。作文真的那么难写吗?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这几年的不断探索中.我一方面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使其增加阅读积累;另一方面结合语文课中出现的逆意写法,引导学生拓宽思维,逐渐总结出了一种有效的作文训练法——逆意写法。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作文课不仅使一些教师感到不容易驾驭课堂,也使为数不少的学生有畏惧心理。怎样才能让写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观点:一、激发作文需要,重视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学生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