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对称性在物理解题上的几种应用方法,避免了繁杂的教学演绎,使问题可以十分简捷地解决。  相似文献   

2.
蔡才福 《新高考》2007,(4):9-13
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某些基本规律,更能帮助我们去求解某些具体的物理问题,这种运用对称性的思维方法我们称为对称法.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对称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3.
在各种物理模型、物理现象、物理规律中,普遍存在着和谐而优美的对称性。对称法就是利用给定物理问题在某一部分的特征,来推知其对称部份相同的特征。利用这一思路来分析和求解问题,可使分析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解决问题的步骤变得简捷。而且还可把一些表面上不具对称性的问题转化成具有对称性的问题,以便于求解。中学物理中的对称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对称性就是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某种不变性.由于物质世界存在某些对称性,使得物理学理论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从而使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某些基本规律,也能帮助我们去求解某些具体的物理问题.从科学思维方法的角度来讲,对称性最突出的功能是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猜想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中存在大量的对称现象,如光路、电路的对称;电场、磁场的对称;物体运动的对称;物理模型结构的对称等等,根据对称性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叫对称法,运用对称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的方法,其关键在于寻找事物的对称性并使之显示出来,再利用对称规律求解,例举以下几例,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6.
程惠珠 《中学教研》2003,(10):18-20
对称性是指组成某一事物或对象的两个部分的对等性。“对称”这个词最为通俗的一种解释便是:一个整体有可互换的部分。数学形式和结构的对称性,数学命题关系中的对偶性都是对称美的自然体现。例如在几何中,最常见的有关于一个点对称、关于一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阶段,学生由于受物理和数学知识的局限,受解题能力的制约,面对情景较复杂的物理问题时,常因思维受阻而陷入困境。这时应引导学生改变思维策略,抓住问题的特征,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进行情景转换,从而使问题简单化、生动化。  相似文献   

8.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图像法在处理某些运动问题、变力做功问题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下面通过一些例题来了解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图象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在力学中,在电学、热学中也是经常用到的。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1、能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依赖关系;2、能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3、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因此应用图象法解答物理问题,能使解题过程显得简洁明了,物理意义清晰直观,有时甚至还能迅速解决一般方法无能为力的难题。因此使学生理解图象的意义,自觉地运用图象分析、表达物理规律,并会用图象解决有关物理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运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本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解决问题.下面分几种情况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等效法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或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或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它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若能将此法渗透到物理解题的分析中,不仅可以使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变得简捷,而且对灵活运用知识、促使知识和能力的迁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通过例子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家山 《物理教师》2012,(10):64-66
由于物质世界存在某些对称性,使得物理学理论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从而使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某些基本规律,而且也能帮助我们去求解某些具体的物理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对称法.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例1.沿水平方向向一堵竖直光滑的墙壁抛出一个弹性小球A,抛出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距离墙壁的水平距离为s,小球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落在水平地面上,落地点距墙壁的水平距离为2s,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对称思想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挖掘数学问题中隐含的对称性,利用对称思想解题,往往得到出人意料的简捷的解法,本文列举几例对称思想的运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郏宣连 《教学月刊》2004,(10):54-56
认知心理学认为:解题是一个认知同化的过程,在解题中,解题者要把问题情境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就要对问题信息进行搜寻、调整和转化,使其与既有的认知结构相匹配。否则同化就不能完成,问题也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物理解题的过程中 ,如果能掌握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就能化繁为简 ,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列举几例加以说明 :1 虚拟法在分析问题时 ,依据具体情况把问题中的某个过程或条件虚拟为理想的物理过程或特殊条件 ,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例 1 某船在静水中由甲地到乙地后再返回甲地用时为t秒 ,在流动的河水中 ,往返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为t0 秒 ,则 (  )A .t<t0 ;B .t>t0 ;C .t=t0 .分析 如果假设河水的速度与船的速度相同 ,那船将永远不能返回 ,即t0 无穷大 ,故答案为A。2 极端法当一个物理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另一个物理…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主要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问题,对非平衡状态很少涉及.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力的合力为零.运用平衡力的观点分析问题,可以使人存较高的高度看问题,视野开阔,思路清晰,使问题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7.
肖立 《中学理科》2005,(9):49-50
有这样一类物理问题,由于物理现象涉及的因素较多,过程变化复杂,学生如果按照常规思路,往往很难准确分析其变化过程,不能较快地做出判断.但如果我们变换思考角度,用极端思维法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依据连续性原理推到极端状态(或极端条件)下进行分析,有时问题会变得明朗而简单,会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作用,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用极端思维法,分析解答的一组物理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例1 如图1,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已知环沿杆以加速度α(a&;lt;g)加速下滑,则此时木箱对地的压力为:( )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物理情景中,会出现当其中某一物理量的值任意选取时,而物体所处的状态却并不发生变化。这类题目在解的过程中,必然会与“不定方程”联系在一起。下面就两道例题来说明“不定方程”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解具有对称性的问题,如果仍按照常规思维,运用一般的方法,则往往难以求解.若能恰当地运用对称法,则可以化难为易,顺利求解.例1:沿波的传播方向有距离小于1个波长的A、B两点,在t=0时刻,两点的速度相等,经过时间Δt=0.01s,两点首次变为加速度相等,已知波长为12m,求波速.分析:(1)由于A、B两点速度相等,则此时两点必然是关于处于平衡位置的质点C0对称,如图1或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