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茵 《兰台世界》2006,(7S):65-66
由青年时代以诗集《红烛》饮誉一时的诗人,到中年时代成果颇丰的旧经典研究的学,再到晚年(年仅40多岁)无畏的民主斗士,闻一多的一生短暂而光辉——犹如红烛——生命有涯,精神无涯!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恰巧也是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诞辰11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2009年,闻一多先生的次子闻立雕亲笔著述的、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红烛:我的父亲闻一多》一书,是倾情献给祖国的一份厚礼,也是  相似文献   

3.
正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闻一多《红烛》汪曾祺说过:"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够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听闻先生讲唐诗是八十年前的往事,我那时在西南联大就读,闻  相似文献   

4.
提起闻一多,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甚至可以娓娓道来: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伟大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说到云南边城蒙自,中国人又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闻一多倡导国家主义,为实现崇高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倒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之下。  相似文献   

6.
闻一多是一位学者、诗人,民主斗士。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在1947年开明版《闻一多全集》出版时,郭沫若、吴晗、朱自清、叶圣陶写了序跋和编后记,对闻一多做了很高的评价。吴晗评价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民主的笃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是著名学者、诗人,沈从文是著名文学家.闻一多与沈从文原本没有太多的交往,但是身处纷繁复杂的现代文坛,他们两人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关联.关于闻一多、沈从文之间的关系,还要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沈从文初登文坛之时,当时的浪漫派诗人徐志摩对沈从文有很大的帮助,依靠他主编的《晨报副刊》,沈从文的作品得到很多发表机会,同闻一多大概就是那个时候认识的,因此有人把他们都认为是“新月派”,后来沈从文在青岛大学任教时,两人的关系密切了一些.  相似文献   

8.
刘元秀 《兰台世界》2013,(25):130-131
闻一多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主义战士、学者、诗人。他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可谓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并因此成为白话文诗体翻译的先锋人物。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1899—1946),原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湖北蕲水人。著名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会早期领导人。闻一多是中国近现代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并以独具特色的诗歌创作闻名于世,在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同时在翻译实践和理论  相似文献   

10.
1946年7月15日,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震惊了国内外,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事件.毛泽东在他著名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中写道:"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诗人闻一多是新格律诗的创造者,他的新格律诗讲求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所以,他的诗在句式整齐、音节和谐、文字色彩等方面要求极其严格,诗评家把闻一多作诗形象地比喻为“戴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近日,闻一多先生之孙闻黎明先生将闻一多先生之子闻立雕、儿媳杜春华所著的《纪念闻一多》、《闻一多图传》两本藏书无偿捐赠给云南省档案馆。  相似文献   

13.
书斋拾趣     
绿林书屋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书屋名.因“正人君子”诬贬鲁迅先生为“学匪”,鲁迅便借此斋名反唇相讥。何妨一下楼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书房名.闻一多先生在云南研究《楚辞》和《诗经》时,用心专注,常常旬日不下楼. 犹博奕斋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书屋名,言研究学问比“赌博、下棋好”. 羿楼著名诗人柳亚子书屋名.古代曾有“羿射九日”之说,此神话见《淮南子·本经训》。“羿”是传说中的射日英雄,柳亚子借此典,以“日”暗指日本帝国主义,表示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未厌居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书斋名.语见《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叶老取“未厌”,指严以  相似文献   

14.
刘红  蒋蓓 《出版史料》2012,(2):97-99
正闻一多先生不仅是爱国诗人、民主斗士、著名学者,同时也是一位现代出色的书籍装帧家。他的装帧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至30年代初,先后为杨振声的小说《玉君》,徐志摩的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及诗集《猛虎集》,梁实秋的论文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林庚的诗集《夜》以及自己的诗集《死水》等做过封面设计,还有一些较为醒目的环衬、插图等作品。  相似文献   

15.
张注洪 《历史档案》2008,(2):134-136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闻立树、北京大学讲师闻立欣编撰的《拍案颂——闻一多纪念与研究图文录》一书,是继闻一多全集、选集和诸多纪念与研究书刊出版后又一纪念与研究闻一多的重要成果,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诗人曾卓     
诗人曾卓有一个突出的额头。或者说,一个很特别的前额。这是一个诗人的额头,是诗的象征,智慧的象征。他是一个思想者,曾经有人以此为题给他拍摄过照片。而他同时是古道热肠的一个人,一个敢于说话的人。因为热心肠,他最肯帮助人。他曾经为老年徐迟找了一位助手,使得徐迟在晚年多了一分快乐。也因为热心肠,我也才能经常地向他请益。《闻一多全集》参评国家图书奖,需要有专家的推荐意见,因为近便,也因为闻一多是诗人他也是诗人,我想到了曾经拜访过的他。他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于是我知  相似文献   

17.
高信 《出版史料》2008,(4):60-64
闻一多的书衣 闻一多先生早年在清华学堂学外语,后来留学美国学美术.归国之后.写诗之外,是研究古典文献,最后,以民主斗士而殒身。毛泽东在文章中就赞扬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是伟大的学者和战士。闻一多先生在他四十八年的短暂一生中,不管是上学期间,或是任教期间,与美术之缘一直未解。  相似文献   

18.
《湖北档案》2006,(7):11-11
在纪念闻一多殉难60周年活动前夕,中共浠水县县委书记王楚平到县档案馆就“建设一城三基地、打造闻一多化生态名城”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19.
“我想,一个记者要在短暂的生命所允许的并不比常人多的时间里,从生活的海底、深山发现无穷的珍宝,手里必须紧握两支燃烧的红烛.一支是冷静的红烛;一支是热情的红烛.  相似文献   

20.
杨芝全 《大观周刊》2012,(21):35-36
何其芳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既是属于令人的,也是属于后人的,更是属于世界的。综观何其芳的生命轨迹和创作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作为诗人、散文家和学者的他经历了从学子到诗人的嬗变;从文人到战士的嬗变;从茫茫人海到逼上延安的嬗变;从个人命运凄婉哀怨的咏叹到民族兴亡慷慨放歌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