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波法合成淀粉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微波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微波功率、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传统条件下和微波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进行了结构袁征的分析.研究发现微波条件下明显耗能降低,反应时间缩短,合成工艺装置简化,且产物吸水性能普遍略高于传统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科研价值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通过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制备方法及影响吸水率大小因素的分析,详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含有强的亲水性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度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本文介绍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原理、性能特征。重点介绍淀粉系、纤维素系、合成树脂类吸水树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废报纸为原料,经脱墨、碱煮、酸煮可得纤维素,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二硫酸钾为引发剂,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吸水树脂。讨论了原料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考查了制得的吸水树脂对蒸馏水、自来水和一定浓度NaCl溶液的吸收性能。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吸水树脂对蒸馏水的吸水倍率为340 g/g,对自来水的吸水倍率为280 g/g,对0.05 mol/L NaCl溶液的吸水倍率达50 g/g。  相似文献   

5.
玉米淀粉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的引发剂用量、淀粉/单体比例、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等因素进行了实验考察,确定了合成玉米淀粉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合成了吸水率为400g.g^-1~600g.g^-1的高吸水性树脂.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
借助超声波的分散、辅助引发作用,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K2S2O8)为引发剂,无氮气保护下,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高吸水性树脂。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树脂吸水性能最优的反应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等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树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超声条件下,可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合成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工艺条件是AA中和度为70%,T=50℃,n(AM)∶n(AA)=0.3,m(NMBA)∶m(AA+AM)=0.05%,m(K2S2O8)∶m(AA+AM)=0.2%,吸水倍率最高为398.172 g/g。三维网状结构的存在是树脂高吸水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文中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它的吸水保水性,可以广泛应用在荒漠化治理、防尘、污水处理、绿化和工程止水材料等环保方面.同时讨论了高吸水性树脂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应加强对存在问题的研究,使高吸水性树脂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纸浆接枝改性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纸浆纤维素为分子骨架,接枝丙烯酸及丙烯酰胺制备高吸水树脂。对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利用IR图表征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无溶剂法呋喃丙烯酸的合成。以糠醛为反应底物,丙二酸为试剂,吡啶为催化剂,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考察了糠醛与丙二酸的摩尔比,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经认知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糠醛:丙二酸:吡啶=1:2.5:3.57,功率180W,反应时间5min.产率达92.8%。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下无溶剂法呋喃丙烯酸的合成,操作简单,反应迅速,产率高,对环境友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将粉碎后的小麦秸秆碱蒸煮后,再用硝酸降解,经预处理后得到纤维素.采用绿色环保的溶液聚合法,在引发剂和交联剂的共同作用下,使丙烯酸成功接枝到纤维素大分子骨架上,制备出吸水率和保水率俱佳的功能高分子吸水材料.优化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在室温下进行吸水性能测试,并通过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仪对聚合产物进行表征.实验...  相似文献   

11.
微波法提取柑桔皮中天然色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利用微波技术提取桔皮中天然色素的条件。实验表明利用含水量为30%的桔皮,在桔皮量40倍的乙酸乙酯溶剂作用下,微波处理40分钟,其色素收率较高,若要达到同等收率,传统浸提时间是微波处理时间的双倍。可见,微波法提取色素技术大大优于传统的浸提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钯负载于苯乙烯型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出负载催化剂 ,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的共聚合 ,考察其催化活性及使用寿命 .利用树脂的离子交换特性研究聚合体系中废液钯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结果表明 ,负载钯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 .树脂 D-72能很好离子交换聚合体系废液中的 Pd2 、Cu2 等组分 ,其重复利用催化活性可达 473 .93 g/(g· h)  相似文献   

13.
中孔分子筛的合成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合成方法日新月异。本文首次在不需任何助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用全微波的合成方法(即MCM-41的合成和模板剂的烧除均在微波辐射的条件下完成)合成了MCM-41中孔分子筛,并应用XRD、IR、TG和S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此法比以往常规水热合成法具有合成时间短,晶化时间10-15min,焙烧模板剂1h左右。所得产品晶粒分布均匀,晶形以球状为主,晶粒大小约10μm等优点。全微波合成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收得率高,它将为MCM-41中孔子筛的快速合成探索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resonance technique and modified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s presented to calculate the impedance parameter matrix of a microwaveN-port network of waveguide structure.A two port network is taken as a numerical ex-ampl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ach occupy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ccuracyand less computation effort.  相似文献   

15.
以苯甲醛和丙酮为原料,在水一氢氧化钠体系中用聚氯乙烯多乙烯多胺树脂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苄叉丙酮,收率达86.3%.  相似文献   

16.
利用 Span6 0作为分散剂 ,环己烷为有机相 ,用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及过硫酸铵引发 ,在反相悬浮液中合成了A TBS/ A A/ AM三元共聚超强吸水剂 .研究了它的吸水性能与共聚物的组成、交联剂用量和中和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加入 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单体后 ,共聚物胶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水倍率有明显提高 .此外 ,考察了 p H和温度对共聚物胶吸水率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高分子固载季铵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一种新的高分子固载季铵树脂的合成及其在水解、成醚反应中的应用,此树脂是一种有效的三相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的两个因素是“设计技术”和“应用技术”。设计技术应考虑:1.计算机界面的认知工作量大小;2.本密度和屏幕密度;3.特定画面区域;4.本、图片、图表和图形等因素;应用技术则要注意交互距离控制、交互性与学生的内部因素的整合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EDSS在0—10GHz频率范围内观察到水解DNA的微波共振吸收,这一尚有争议的结果引起许多学者浓厚的兴趣,并在理论和实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从理论上详细地研究了水解DNA的微波共振吸收问题。然后考虑DNA和抗衡离子的长程库仑作用及界面影响,计入水合层的阻尼作用及有关的耦合,自然地计算了DNA、水合层以及它们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提出了一个更符合实际的模型,得到DNA和第一水合层系统的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在实际出现的小振幅振动下,方程中的非线性项为小项,用摄动法求解微分方程,计算出各级近似下解的具体形式。当外加电磁场在系统上后,得到了一系列的共振频率,许多与Van Zandt等人用局部有效场近似方法的结果一致,同时尚预言了一些新的共振频率。我们的模型与EDSS所讨论的对象相同,但计算结果没有他们所观察到的共振频率,故我们的工作似乎不支持Edwards等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不同固定液和不同条件下对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将大鼠脑、脊髓及猪皮肤置于六种固定液内,分别进行室温微波辐射、低温微波辐射固定和单纯浸泡固定,结果表明,低温微波辐射固定时,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显示血管数量最多,颜色最深。文中对微波辐射固定的优点及原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