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报道写作中的片面性、绝对化、分寸失当、非此即彼、顾此失彼等弊端,是影响批评效果,引起纠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批评报道写作中的片面性等等弊端之所以会引起副作用、负效应,是由于批评报道本身会在被批评者心理上引起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状态会由于写作中的片面性等弊端而加重倾斜。韩愈说:“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批评报道写得不全面、不公允,在许多情况下会加重被批评者心理上的不平衡,强化了他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严重的还会激化矛盾,引起不良后果。光明日报对南京博物院院长姚迁的不全面、不公允的批评,致使姚迁同志自杀身亡,便是令人痛心的一例。  相似文献   

2.
“有理有据有节”,是当今批评报道的三条原则。所谓理,指报道中讲的道理,是报道的思想,是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给被批评者行为下的结论。所谓据,是批评的依据,包括法律:政策及道德准则上的依据和事实的依据。而有节则是指批评的程度,把握的分寸,是批评的节制,是最易受批评者主观左右的,因此“有节”也是批评者思想上最应绷紧的一根弦。“有节”为什么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3.
搞批评报道难,搞广播电视批评报道更难。难在如何使被批评者在我们的话筒前、镜头下现身说话,躬身自省;难在如何现场拍录到被批评者的丑闻丑事,用事实来教育和感动受众;难在如何使有关领导感到批评报道不是在给他们脸上抹黑,而是在帮忙,为他们“擦灰尘”。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如何搞好广播电视的批评报道进行了探索,体会到采写批评报道一定要坚持做到: “恨”字切入 “成”字归宿 有的记者看到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现象,常常出于激愤,因而用字刻薄,图一时之痛快。怎样处理好这个问题?我觉得应当采取“恨”字切入,“成”字  相似文献   

4.
批评性报道的法律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性报道在不可能完全还原的“事实”中去呈现事实和表达否定性的意见,这一报道特质使得批评报道与被批评者的名誉受损(即社会评价的改变)必然产生关联。撇开被批评者的名誉受损系其行为的“咎由自取”这一面不说,意识到新闻媒介的意见褒贬与当事人社会评价之间的“相关性”,既有助  相似文献   

5.
批评报道难,原因很多,传统的影响、权力的干预、旧观念的作祟、制度的缺陷等。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批评的艺术。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批评报道既符合政策,也没有失实,却引起了被批评者的强烈不满,反抗、告状、甚至自杀;有的批评报道不但被批评者本人不服,其他读者也认为批评不公,为之叫屈。这是何故?我认为,这与没有注意批评的艺术有关。  相似文献   

6.
坦率地讲,我做新闻记者,99%的文章都是做主旋律的正面报道,1%的文章是做“批评报道”——舆论监督。尽管如此,一则“批评报道”见诸报端后,还是不免常常担心被批评者的白眼,以至找上门来要求“说个一二三”,甚至“法庭上见”云云。然而,今次这则“批评报道”,却皆大欢喜。2001年8月,因了解生态屏障建设科研课题的需要,我去阿坝州的理县考察、采访。在以题为《探密孟屯河峡谷》为题正面报道了理县上孟乡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后,仍食不甘味。于是,又以《乱砍滥伐逼近孟屯河》为题,写了一则“批评报道”,于9月21日在…  相似文献   

7.
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并不是不要批评报道。新闻批评是新闻界公认的最大难点,如何坚持和改进新闻批评,确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不容回避的一个难题。其中当然包括新闻批评如何选题的问题。“西瓜”与“芝麻”比喻的是批评报道选题中的大与小。这里主要是指批评题材教育意义的大小而言,而不是指被批评者机关、干部地位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今年《新闻战线》第1期发表袁建达的文章《“告记者”引出的反思》。读后想谈点不同看法。袁文首句说:“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这一论点(实际是袁文的主旨)有失偏颇。通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记者不能告,记者怕人告。笔者大小也是个记者,曾多次写过批评报道,被人家按住穿“玻璃小鞋”,险些上法庭。但我却从来不怕告,没有人把我怎么样,因为我写的批评报道事实是准确的,被批评者可以从其它方面给我“捅刀子”,但他们却不敢拿着报纸对簿公堂。对“告记者”应有全面的认识。其一、告记者是历史的进步。以前,即使有了失实报道,被批评者也不敢去告记者。现在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公民的被批评者在受到损害时,懂得了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利,那么,告记者是正当  相似文献   

9.
李明 《记者摇篮》2005,(4):22-22
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向权力部门和社会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和建议,促进其向好的方面转化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新闻媒体担负的一种责任、一张报纸,如果缺少批评、监督的声音,那么其“威信”就会大大削弱。但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只爱听好听的,不爱听批评的。有些被批评者甚至千方百计否认被批评的事实,并可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告媒体和记者侵犯名誉权。因此有人这样说:“舆论监督之重要,人所共知:舆论监督之难,亦人所共知。”  相似文献   

10.
批评性报道在不可能完全还原的“事实”中去呈现事实和表达否定性的意见,这一报道特质使得批评报道与被批评者的名誉受损(即社会评价的改变)必然产生关联。撇开被批评者的名誉受损系其行为的“咎由自取”这一面不说,意识到新闻媒介的意见褒贬与当事人社会评价之间的“相关性”,既有助于新闻从业者更理性地看待频繁出现的新闻侵权纠纷,用一种平和心态营造舆论批评的环境,也有助于媒体从业者意识到批评性报道的法律风险,更加谨慎地表达意见,提高批评性报道“法”的含量。在权利本位意识日益高涨的大环境下,媒体从业者培养谨慎的批评意识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难,驻地记者要搞好舆论监督更难。 难在何处?驻地记者不同于报社总部派出来的记者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甚至可以与被批评对象“老死不相往来”。驻地记者长期生活在地方上,搞批评报道下但会遇到来自各种关系的说情,而且在批评报道见报后,一些被批评者由此翻脸不认人,甚至断绝来往。驻地记者的  相似文献   

12.
报纸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同时,应恰当地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揭露和批评阻碍改革开放的人和事,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新闻同行都感到舆论监督难搞.从客观上讲,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舆论监督深入开展的外部环境:被批评者当地组织不予配合;被批评的单位和个人通过种种手段和方式干扰舆论监督.从主观上讲,记者的批评报道不准确或批评的方法欠妥,以致带来无休止的扯皮或引出“官司”.舆论监督外部环境的改善,是一个渐进过程.我们要探讨的是舆论监督的经验和教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提高记者采写批评报道的艺术水平.近5年来,我在编辑《舆论监督》(原《读者来信》)版稿件的同时,采写了42篇批评报道.这里,仅就采写批评报道如何选择题材,寻找角度以及方式方法,谈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不大愿意写批评文字的。这原因大抵是:瞎捧之风未泯,批评势必讨嫌!不少人都装着胡涂,好话说尽,你却净说些煞风景的老实话,难道不讨嫌么?其次,我很怕没完没了地被被批评者所纠缠:你本来说的是东,他偏来说西,南辕北辙,不得要领;再其次,一些被批评者的心态也变异得奇怪,颇有一些具有“挨批积极性”的人在,他硬是想借被批评“出名”。批评文章,成为被批评者的“出名”广告,这不又有点可悲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人,总有“不  相似文献   

14.
几乎每一个通讯员都有这样的体会,“批评性报道难写”。写批评稿有无方法可循呢,笔者在此谈谈内己的看法: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种方法能使被批评者心理平衡。一篇引题为“昔日浓烟滚滚,今日无烟少尘”,主题为“峨眉铁合金厂铸造用珍珠岩砂改善  相似文献   

15.
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道理很简单:记者排除万难写成了一篇批评报道,被批评者或抓住报道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形容词,说你报道失实,黑白颠倒;或捏造事实、编就故事,说你这个记者有“作风”问题,兴许是哪一个“铁哥  相似文献   

16.
采写批评不正之风的稿件难,其中一难,就在于稿件中的事实必须十分准确、扎实,稍有证据不确凿的地方,就会带来很坏的影响。我们采写的批评“青海餐厅”的一组报道发表后,不仅社会反响比较大,三篇稿件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并加了按语,而且,被批评者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没有一个人指责报道失实。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时下,新闻单位(尤其是地、县级)对批评报道讳莫如深者不在少数;视批评报道为畏途,望而却步者并非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捅漏子”,领导不喜欢;怕批评对象多方刁难,使批评中途夭亡;怕由此招惹新闻官司,导致法庭上见。一言以蔽之:批评难,难批评。毋庸讳言,组织批评报道确有一定难度。这难度,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被批评者包括一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不习惯、不适应批评的问题。但新闻单位不大善于批评,特别是在批评中缺乏一种强烈的建设意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不失为打破当前批评报道沉闷局面的一剂“良方”。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说到底,就是要把批  相似文献   

18.
批评难,在报纸、电台上开展批评更难。近几年我台抓批评报道,碰了不少钉子,几乎每搞一次批评,被批评者就找上门,纠缠不休。有的通过某些领导施加压力,有的谩骂、威胁采编人员,甚至以“文霸”、“诬陷罪”把采编人员控告到法院。类似这样的无理取闹的行为,一度曾使我们对搞批评报道产生疑虑:究  相似文献   

19.
(一) “理解万岁”,是老山前线战士面对祖国亲人喊出的肺腑之言,现已为人们广泛引用。大至国家大事,小至人际关系,人们都注重理解。新闻批评要正确、有效地开展,同样需要各个方面的理解.作为新闻界来说,首先要有对被批评的单位和个人的理解。常听到一些新闻工作者叹息“批评难,难批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缺乏真正的理解,也是其中之一。医生理解病人的疾苦,把良药苦口裹上糖衣,变成“良药甜口”,动手术前也要先打麻药。我们现在的新闻批评,绝大多数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改革探索中遇到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帮助协调关系,改进工作。要减少批评的阻力和困难,取得良好的批评效果,就有必要把“理解万岁”引进新闻批评之中。  相似文献   

20.
批评报道难,原因很多,传统的影响、权力的干预、旧观念的作祟、制度的缺陷等。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批评的艺术。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批评报道既符合政策,也没有失实,却引起了被批评者的强烈不满,反抗、告状、甚至自杀;有的批评报道不但被批评者本人不服,其他读者也认为批评不公,为之叫屈。这是何故?我认为,这与没有注意批评的艺术有关。批评的艺术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对记者来说,也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问题。比如去年9月,万县市灯泡厂生产大滑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企业由盈利40多万元猛跌到亏损20多万元。工人们自发召开职工大会,要求罢免厂长,拯救企业。我们进行了实地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