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1985年5月提出“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适性人才。”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也堤出要全面推行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什么现在国家如此重视创运性人才和创造性教育呢?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要适应的代要展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倡导和实施创造性教育,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从而造就创造性人才。 一、样于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2.
大量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创造性及创造性思维是中华民族兴盛的关键性精神力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动力。在二十一世纪,随着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青少年一代创造性思维的重视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论创造性人才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培养一大批拔尖的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本文就这一命题,分析论述了什么是创造性人才及其应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教学的角度、从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层面,阐述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教育系统及全社会都在关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而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首先就必须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对于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其要素及结构,目前人们的认识却还存在一定误区。不少报刊中的文章在谈到创造性思维时就只说发散思维,把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培养一大批拔尖的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本就这一命题,分析论述了什么是创造性人才及其应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教学的角度、从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层面,阐述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在21世纪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试从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幼儿时期是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富于创造性的时期,这时期的创造性水平虽然不高,却是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因此,这个时期的创造性教育理应受到深切而广泛的关注,幼儿时期创造性的培养可以从环境的创设,教师的素质和创造性的教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创造人格等创造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心理素质应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创新环境的创设,创造性教师队伍的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人格的培养,实施创造性教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论创造性人才的独立性人格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素质,即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独立性是创造性人才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了适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应该把培养儿童青少年的独立性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要培养儿童青少年的独立性人格,就惺须清楚认识独立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贾卉 《河南教育》2010,(7):121-121
创造性思维,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古今中外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在青少年时期大都已具有超常的创造性思维.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教授最近指出:"获得诺贝尔奖,需要积累,需要有很好的教育.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除教育的知识面太窄,缺乏基本素质的训练等多种不足外,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下面就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又要求具有创造型的师资力量,此外,还要注意创设良好的群体范围,最重要的是,要改革已往教学上的弊端,倡导创造性教学。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2  
创造性人才=创造怀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面,有创造性的教师是培养有创造能力的学生的前提。现代教育对教育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掌握新兴学科的知识和新的科学技术,并能传播新的知识信息;具有知识更新和再创造的能力;向“全能型”和“完整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阳 《教育探索》2002,(11):25-26
创造性提问是创造性教学的开端。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这并不是由问题本身决定的,而是由问题与学生的关系决定的。本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对创造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进行创造性提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和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深化素质教育重点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要深刻认识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科学分析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因素,找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和途径,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我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弘扬个性化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必要性,论述了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及创造性人格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提出了教师应该怎样去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格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郭峰  李树军 《教育探索》2000,(10):35-36
教育学是最能体现师范特色的课程之一,它对于指导师范生将来的教学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将创造性教学引入教育学教学工作,收到一定的成效。 一、教育学的创造性教学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 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我国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要靠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要靠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来完成。以培养师资为目的的师范教育责无旁贷地必须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而作为体现师范特色的教育学的教学更是如此。 教育学的创造性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  相似文献   

18.
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意识,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发展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青少年的亲社会人格。创造性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核心。青少年团体活动是有效的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和创造性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创造性包括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人的创造性心理成份主要包括,认知成份,思维成份,人格成份,教育只有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才能使学生创造性心理成份得以强化,从而培养人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韩玉兰 《甘肃教育》2003,(11):16-16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人格。而当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创造性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这样培养的创造性人才只能是暂时的,不能面对错综复杂的知识结构和高新技术的潜心研究。进行长期的创造和发展。一旦遇到大的困难和挫折,就会裹足不前或不思进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