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夏日漱石生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前一年。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漱石追求的理想社会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博爱、自由,他所向往的理想道德是资产阶级所提倡的以个性解决为中心的观念。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却发展成带着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天皇政权的统治下,踏上了对内压迫人民,对外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面对这种黑暗的现实,正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到压抑、愤慨。漱石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大都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状况,深入地探索了他们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满韩漫游》是夏目漱石1909年游历中国东北的游记,记录了日俄战争后漱石眼中的满洲印象.游记中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漱石对中国人的同情,但同时也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塑造了肮脏、落后、愚昧的中国人形象,反映了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  相似文献   

3.
《哥儿》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早期作品。小说用喜剧式的手法 ,通过主人公哥儿在学校的一段短暂的经历 ,对日本教育界的腐败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凸现出初期的“愤怒的漱石”的创作个性 ;在艺术上 ,作者高扬日本民族文学的传统 ,使小说洋溢着江户文学的幽默情趣和滑稽诙谐的俳谐精神 ,显示出早期漱石文学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4.
夏目漱石终其一生追求余裕美、和谐美和悲剧美,其“和”的审美理想历经了从“非人情”到“则天去私”的转变。这些美学思想在其小说《草枕》和《心》中都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漱石美学的形成,最初是缘于漱石反对自然主义滥觞、弘扬日本民族文化的初衷。此外,国外美学和日本文化对漱石美学的影响,亦不可低估。当然,夏目漱石的审美观并非完美无缺,反恩其思想,可以发现它也存在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5.
《后来的事》是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爱情三部曲中的一部,也是其中期代表作。关于该部小说,国内学者多从日本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人物形象以及爱与金钱等角度来进行分析解读。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来探讨,可看出小说中的自然之爱与伦理禁忌的冲突,以及最终造成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6.
日本近代杰出的文学家夏目漱石,在小说、散文、评论、俳句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如果我们再把眼光投向他以汉语写成的古典诗歌(即所谓“汉诗”),同样会被其中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叹为精品,正如我国著多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程千帆先生在《日本汉诗选评》所论:“漱石诗风流蕴藉,殆不让其说部。能者自不可测,可喜可爱也。”夏目漱石青少年时代便积累了丰富的汉学素养。从东京第一高等中学预科毕业后,升入本科英文科学习,在此期间他便用汉大练习写作,作品后来编入《木屑录》。序中回忆:“余儿时,诵唐宋数千言,喜作文章。…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24):137-138
根据日本历史,近代是社会阶层地位和人际关系变化最激烈的一个时代。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进入了近代。明治政府取消了士农工商的封建阶级制度,"四民平等"的思想在日本社会得到广泛传播。然而仔细研究即可发现,明治社会依然不是一个"明治"的社会,官僚与大资产阶级相互勾结,前朝贵族享有巨大权力,拜金主义横行。人们所属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化必然会对当时人们的语言产生重大影响,人称代名词当然也不例外。当然这种影响也会在明治时期的艺术作品中显现。因此,从当时的文艺作品中考察日本人称代名词的使用对研究日本近代社会状况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也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揭露了日本明治社会的专制和黑暗,表现了明治维新以后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功塑造了以苦沙弥为代表的一群极具典型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日本近代多余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夏目漱石笔下的代助是明治文学中典型的"多余人"。漱石运用梦叙事的手法,暗喻的修辞以及对"无意识"身体感觉的描述表现了代助的精神内涵。代助回避现实,其"自我"难以在现实中确立,带有浓厚的非现实性特质。游离于新旧文化之间的代助产生人格的"自我"分裂,具有忧郁型心理。其焦虑心理的产生源于依附封建意识的"妥协性"。这种气质与明治时期近代化改革不彻底的状况密切相关,也是漱石自身对于"自我"认同局限性的折射。  相似文献   

10.
夏目漱石笔下的代助是明治文学中典型的"多余人"。漱石运用梦叙事的手法,暗喻的修辞以及对"无意识"身体感觉的描述表现了代助的精神内涵。代助回避现实,其"自我"难以在现实中确立,带有浓厚的非现实性特质。游离于新旧文化之间的代助产生人格的"自我"分裂,具有忧郁型心理。其焦虑心理的产生源于依附封建意识的"妥协性"。这种气质与明治时期近代化改革不彻底的状况密切相关,也是漱石自身对于"自我"认同局限性的折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十"和"口"     
《小朋友》2007,(7)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以人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以人为本” ,是既相对于“神”又相对于“物”而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社会历史的根本、社会价值的根本和衡量一切问题的根本。对于“以民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同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所说的“以民为本” ,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主张“以民为本” ,是既把人民群众视为手段 ,更把人民群众视为目的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我"和"我们"     
《班主任》2002,(1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