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元代是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面对异族的统治,对于元代文人的心态后世有多种不同的揣测。如:1993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发行的《元代文人心态》的文章中,认为当时文人对宋金都已失望,对有能力收拾残局的蒙古君主带有若干盲目的信任,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戏曲文献中,序跋是研究我国戏剧艺术的资料宝库,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戏曲研究资料匮乏的元代尤其如此。序跋通过介绍或评说作者和作品内容,阐述作者的理论观点,为宣传戏曲理论提供舆论支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戏曲理论的建构提供补充。另外,元代戏曲序跋文体初步涉及了戏曲的理论问题,开创了戏曲研究的一些领域,其提出的理论观点虽不够系统成熟,但却有开创之功,初步显示了戏曲理论发展的轨迹,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建构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漫谈元代戏曲中的邮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邮驿是古时供应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场所,它和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和元代戏曲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元代戏曲反映了元代邮驿的种类、建制、功能以及驿吏的生活等种种状况。反过来驿站对于元代戏曲创作,特别是情节的开展、矛盾冲突的激化、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存七部涉及屠夫形象的元代戏曲,从性格、品质、思想三个方面呈现了元代市井屠夫的真实面貌。相较于前代,元代文人在刻画“屠夫”一类人物形象时,不仅展现出去传奇化而近世俗化的新特点,还摆脱了杀生有罪观,注重表现屠夫的正面品质。同时,元代戏曲中的屠夫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人的精神世界,即他们对儒家政治理想的坚守和对道家超脱世俗的向往。元代戏曲中的屠夫书写为人们了解元代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庸医在元代戏曲作品中出现不多,也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但却很有特色。他们是剧作家精心构思的产物,在剧中起着结构情节与调剂气氛的重要作用。分析庸医们的表演特点及其功能,有助于观赏者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6.
宋元戏曲演出,是一种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活动,有比较自觉的商品意识,商业气息比较浓厚;演员商品意识强烈,把他们的演艺当作商品出售,形成了一系列颇具“现代意味”的传播行为。探讨带有商品意识的宋元戏曲的传播特点,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振兴传统戏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元代戏曲剧中的女性形象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独特的光辉,这些女性形象身上表现出了平民化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表现出了对中国女性获得尊严的真正关注,代表了更为广大的社会呼声,是文学史上真正关注女性人权问题的始祖。  相似文献   

8.
戏曲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价值不仅局限于正在舞台上演出的鲜活的戏曲艺术作品身上,而要看到这众多的鲜活的戏曲剧种从特定的历史时期发展而来。历史上的戏曲作品与戏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应当重视这种历史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必要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把握戏曲艺术发展的规律,也有利于将这种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从而与当下鲜活的戏曲演出共同构成戏曲文化资源的两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元代戏曲理论的逐步成熟与元杂剧创作演出实践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元代戏曲的繁荣局面。以胡祗遹为代表的传统文人对戏曲的关注以及他们零散的曲学理论,到专门探讨演唱技巧即元杂剧与音乐关系的《唱论》、专门记录戏曲作家的《录鬼簿》、专以戏剧演员为记录对象的《青楼集》,再到总结元杂剧创作演出实践的高度理论性著作《中原音韵》,反映出元代戏曲理论与元杂剧创作演出实践同步而稍后的逐步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0.
11.
元杂剧中的苦情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古代戏剧是否存在悲剧的讨论,迄今仍没有达成共识。笔者认为,用我国传统戏曲理论中的术语——“苦情戏”来界定这一剧种,既可以突出此类剧种与其它类型的中国戏曲的区别,又可以和西方悲剧的不同区分开来,同时也突出了自己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就元杂剧“苦情戏”的特点与表达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元上都为中心,分别从地理环境、都城基本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经济类型特征等几个方面,对元上都、哈剌和林及元大都三者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这三座都城在经济生活上存在的共性及各自特点,并据元上都地区的经济生活状况,阐明元上都作为元代夏都所具有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14.
由于怯薛"根脚显赫",地位尊宠,与皇室关系密切,常被朝廷选派为使臣出使.怯薛使臣在劝降招谕、海外寻宝、绥和诸王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派遣怯薛承担出使任务是元代使臣出使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与蒙古早期的家臣制有着深厚渊源.  相似文献   

15.
元代包公戏中包公形象的塑造方式和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包公戏中包公的塑造方式具有神化和平民化双重特点.此外.包公形象也融入了范仲淹事迹,并且采用了英雄人物塑造的思维定势.这主要是由于流传过程中的失真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包公被神化和美化也是元代历史之必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通过整理《元史》中个人寿命的数据、性别、身份、民族、家族、事例等相关资料,考察了诸类群体的平均死亡年龄,分析了疾病、生活习惯、精神因素等对元人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神仙道化剧乃元杂剧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中蕴含的隐逸思想并非仅仅消极避世。它对当时的社会黑暗进行了揭露与批判,表达了人的抗世情怀与人生超脱意识,具有特定的时代价值与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包公戏在元杂剧中占据重要位置,不仅数量多,而且显示了元杂剧所凸显的平民精神。对之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探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2000年5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馒头营乡的元中都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元中都的发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积极研究元中都,在考古调查和文献研究方面各有建树。研究范围也从元中都遗址的认定、元中都的建筑格局等内容,扩展到分析元中都兴废的原因、评价元中都的文化价值以及元中都的保护开发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