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操作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帮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当通过移动、摆弄、拆散组合物体的反复动作,并配合一定的语言使动作内化,从而提高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的、可逆转的动作水平,促使逻辑思维的抽象水平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2.
人们赞誉"数学是打开未来世界大门的钥匙"。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对启迪幼儿智力,尤其是对发展幼儿的数理逻辑智慧具有特殊的价值。但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周围数学知识的接受要受直观形象思维的限制,逻辑推理的能力较差,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有关抽象的数学现象。所以,幼儿怎样学习数学的问题一直成为人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皮亚杰认为,人类对数理知识的获得是"从对物体的行动中而发现,行动是来源。""对于儿童来说,逻辑数理知识的获得,不是从客体本身直接得到的,而是通  相似文献   

3.
钟燕 《小学生》2012,(11):62-62
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诺曼说:"真奇怪,我们期望学生学习,然而却很少教他们如何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解决问题,却很少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加强弱智学生的操作学习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有效途径之一。操作活动,指的是利用教具、学具等教学媒体,通过亲身实践,经过观察、分析得出关于数学事实的某种猜想和结论的过程。操作学习符合弱智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给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学  相似文献   

4.
实际操作是小学生获得理性知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实际操作是打开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操作操作让算理明白清晰;操作使概念通俗易懂;操作使问题豁然开朗;操作让变换遁出原形。只要我们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情况,针对知识的特点,给学生创造操作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实际操作就能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支点,就能让学生收获到学习数学的精彩!数学是抽象的,抽象的数学表达要为儿童所接受,离不开强而有力的理解支撑。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把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感知生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参加数学活动,不仅可以掌握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逐步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让幼儿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发现知识。操作活动就是幼儿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其实质在于通过幼儿自身的外部动作,如触摸、摆弄、拆装等,使幼儿达到自身动作与所学知识的协调,从而获得知识。如在认识布和纸的活动中,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纸、一块布,让他们在剪剪、摸摸、折折甚至揉搓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和认识纸和布的不同特征,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加以区分幼儿了解到纸易折、易撕破的特性后,看图书时就会十分小心,倍加爱护了。这些知识经验的获得完全是建立在幼儿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的。操作活动作为幼儿主动学习的一种方法,它注重具体材料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并让幼儿自主地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使幼儿能自觉地、主动地去获取感性知识。幼儿在自己的探索性操作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比教师的言语更为有效的强化刺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求知的欲望和动机,同时也给幼儿增添了一份理智和自信感。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好方法.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9.
张志莲 《小学生》2012,(8):91-91
数学的抽象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数学学习中的主要矛盾。解决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利用直观,怎样利用直观呢?是更多地让学生观察一些实物、图片或模型呢?还是更多地让孩子们参与活动操作?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数学上的抽象是属于操作性质的,而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又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这就为小学生充分利用可操作的结构化的物质材料进行数学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个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中学生动手操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动手操作易于理解数学概念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有关的概念寓于他们日常生活所能接触的事物之中,赋予它丰富的内容与形式,设计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如教“3”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观察主题画,数一数图上有几个工人,几台彩电等,突出这些东西的数量都是“3”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从而初步抽象概括出“3”的基本含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学具,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通过直观的学具操作,促进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操作,让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一、运用学具,建立概念 如教‘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一课前,先叫学生用硬纸板或旧报纸剪成三个边长分别为一厘米、一分米、一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观察自己做的正方形学具:一平方厘米有多大?与自己大拇指的指甲面相比较;平方分米有多大?与自己的手掌面相比较;一平方米有多大?与两张拼起来的课桌面相比较。同时再用它们分别去量一些书面、课桌面、教室面,让学生建立这些抽象的概念。 二、利用学具,理解术语。 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与分析能力的限制,理解某些平时少接触的数学术语显得颇为困难,这时如果利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学生印象就深,容易理解。如教学行程问题时,为了帮助学生弄清‘相向’、  相似文献   

15.
张绵 《山东教育》2002,(10):50-50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至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对新奇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他还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教师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动手操作活动正是学习数学的这样一座桥梁。一、加强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观察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娴 《云南教育》2008,(7):47-48
《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将动手操作这一“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呢?笔者在这里谈淡自己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操作法是指幼儿通过自身操作教具、学具等各种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经验、知识的一种方法,是发展幼儿感知与思维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适时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悟、自得,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实践活动既有生动有趣的数学探究性活动,又有内涵丰富的研究性课题学习,实践活动一般经历实验、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从而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概括和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数学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具体性的矛盾,造成幼儿学习数学的困难。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数理逻辑有一系列运算,这些运算并非从所知觉到的事物的特征中直接抽象而来,它最初来源于幼儿对客体材料的具体操作动作,是主体从作用于客体及动作间的相互协作中抽象出来的。幼儿必须通过自己对客体的动作来发展数理逻辑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