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法制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把握与探索。邓小平明确指出,我国法制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必须把对公务人员的法制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必须与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结合。这些理论无一不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法制教育思想对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社区法制教育的核心理念,它体现在社区法制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出发点以及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多个方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社区法制教育,应坚持意识先导策略、主体策略、个性化策略以及资源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法律基础课作为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调查研究,认真思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是全面推进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等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当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主题,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为核心,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类课程的教学,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应当下大力气,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着力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制教育状况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硬度”和威力。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又适逢“五五普法”启动,这为新形势下高校法制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高校法制教育必须走出盲点和误区,应注意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相融合,权利意识与义务观念相结合,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契合,以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定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需要对其性质、目标、课程关系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寻求共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教材篇幅大小衡量法制教育的地位,不能机械地以课时多少来判断法制教育的分量,应该在坚持法制教育的思想品德教育性质基础上,不断追求法律素质教育目标,努力实现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有机结合,以适应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长期实施的以“义务教育”为重心的法制教育模式存在着局限性,高校法制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权利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重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着的实践,新的实践又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10.
网络化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必然趋势,它在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构建大学生新知识体系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网络化的今天,高校法制教育必须实行网络化。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法制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让大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但网络上的信息垃圾又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法制观念,对于学生接受高校法制教育起着阻碍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法制教育,从而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全面提升,这不仅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犯罪,也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建议在校园网内建立法律平台,利用校报等校内刊物的资源优势宣传法律知识,鼓励以开设法律公选课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时代下的高校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刘文献 《德育信息》2002,(2):19-20,29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司法等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下,我国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仍需不断提高,其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只有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才能解决这一问题.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很好地和青少年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并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征,着重注意教育时的学科性与活动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应当努力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营造起和谐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对大学生的全方位培养.从而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法制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谈起,剖析了“以人为本”的法哲学内涵,并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意义,点明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但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构筑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指导价值,同时也为整个社会科学研究、包括法哲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强师范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师范生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校、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师范生自身成材的需要。本文从分析当前教师的法律素质状况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师范生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师范生法律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法制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素养教育,在处于依法治国的年代,使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尤其是即将从事某一岗位(群)的职业人,在知法、守法、初步用法的基础上,形成法律意识,确立法律信仰至关重要。作为造化育人为宗旨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力军的高等学府,潜心研究、统筹安排并有效组织团队加速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强调管理者要以人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关心人、培养人、教育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又要坚持人的尺度。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论述:一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二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依据;三是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体系的意义;四是构建这一体系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