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搞新闻的嫌贫爱富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一些记者采访农村时,老往“亿元乡”跑,采访工业企业,则专去那些名声大、产值高、福利好的厂矿。某些报纸上,“富翁”“首户”“创收大户”之类标题充斥版面,几乎成了“冒尖户一览表”。而需要舆论支持和呼吁的农村穷乡僻壤和工业“亏损大户”,却千呼万唤不见记者下来,成了报纸上无名、广播里无声、电视上无影的被舆论遗忘的角落。不容置疑,那些厉行改革、经济效益好的“富裕户”,其所以成功的典型经验确有总结宣传的必要,但为数不少的贫困户、亏损户,恐怕也需要舆论的关心、社会的关注。我们一些搞新闻的同  相似文献   

2.
先让记者跑起来,深下去姜圣瑜要让消息唱主角,先要让记者“跑起来”记者是报纸消息的主要提供者,报纸上的消息少,反映出记者发的消息少,记者不写消息,老总和版面编辑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消息唱主角就成了一句空话。再深一层分析,以采访消息为己任的记者为...  相似文献   

3.
在时下的电视和报纸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话,“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或者了解到……”,“某某(采访对象)对记者说……”,这基本已经成为现在新闻稿件的一种写作模式,可以说,这意味着记者成了新闻稿的主角。  相似文献   

4.
遍觅文魂天涯步张我常常有一种担心,担心报纸上今后真正的新闻会越来越少,担心报纸上的稿件是记者采访的越来越少。有时拿着报纸看看,恨明显地可以看出,不少的文章都是从“发布会”上来的。常常要求记者、编辑“深入基层”采访,可惜,“深入基层”现在好像是一个很不...  相似文献   

5.
时下,许多记者的工作程序,几乎都是这样安排的,上班后倒上茶水,拿起报纸,然后等着电话邀请。似乎这种“邀请式”采访成了新闻线索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有人作过调查,地方报纸(主要指地、县级报)半数以上的读者在农村。他们主要是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以及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后者也是农民)。这就是说,地方报纸在很大程度上是办给农村读者看的。因此,它的记者如阿采访自己的主要读者——农民,也就成了一个必须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据香港有关媒体报道,在对待第一批获准驻台采访的祖国大陆记者的问题上,台湾新闻当局和“陆委会”为防止祖国大陆记者窃取其“高度机密”,特地召集其各方新闻处及属下的新闻联络人,要求他们监视祖国大陆记者采访时的一举一动,并将监视情况制作成监视记录送主管单位备案;台湾“法务部”下令接待单位,密切注意祖国大陆记者在采访时有无“异常行动”,如有发现,应及时向上级反映或即时停止采访。  相似文献   

8.
在大多数综合类报纸上,农业新闻在大多数时间里,总是处于边缘状态,很少能位居头版头条的显赫位置。在这些报社,农业线成了“冷线”,搞农业报道的记者不仅少,而且频繁更换。因此,记者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农村和农业情况,当然不可能写出有深度有份量的新闻稿件。但是,在《南方农村报》这样一份“专业为农民服务”的报纸里,农民、农业、农村的新闻就是绝对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对于国内不少报纸文字记者而言,外出采访有时要以小汽车代步;国外同行也强调采访需要“CAR”,但是这个“CAR”,可不是英文“小汽车”的意思,而是“计算机辅助采访”(ComputerAsistedReporting)的英文缩写。计算机辅助采访在西方新闻界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是国内新闻界对其的研究还不算很多。广义上说,计算机辅助采访泛指各种新闻媒介,借助计算机进行的所有新闻采访实践;狭义上说,尤其是对于报纸文字记者而言,是指在采访实践活动当中,合理运用计算机,在采集、分析和传输等方面对新闻信息作出及时、精确的处理,从而优化工…  相似文献   

10.
县市报是离读者、离实际、离生活最近的一张报纸,如何发挥这一优势,不断提高报纸质量,以赢得读者,扩大影响?近两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注意处理好围绕中心与深入基层、为中心工作服务与为群众服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三个关系,从而较好地发挥了县市报“三贴近”的优势,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和群众的赞誉,树起了党报的威信.处理围绕中心与深入基层的关系,明确只有深入基层,报纸才能贴近群众,才能更好地引导群众围绕市委的中心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过去,我们的采编人员有个偏见,认为市直各部门和各乡镇的领导对市委的中心工作理解准确,跟得紧,谈得好,因此到农村采访,只是在乡、镇委机关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同书记、镇长谈谈,采访便结束了.写的是农村报道,实际上村组没到过,农民没见着,说起来到工厂里采访,只是同厂长谈谈,车间没进过,工人没见着.这样写出来的报道空话、套话连篇,市委的精神成了贴在文章上的“标签”,读者未知欲知应知的问题没能回答,因此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于是我们狠抓采编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一是明文规定记者每月有两篇以上的农村报道任务;二是在二版开辟《记者在村组》、《在生产岗位上》等栏目,每周都安排记者到基层  相似文献   

11.
蔡毅 《声屏世界》2007,(6):60-61
笔者从事了近20年的报纸编辑采访工作,近期调入宁波电视台三套《阿拉讲大道》栏目,摇身一变成了“讲大道”的记者。上班第一天,就碰到了“康翠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报纸编辑的修养与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报纸整体形象的设计师,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参谋长和指挥员,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因此,报纸编辑必须具备较好的修养与能力,才能在筛选稿件、编排版面和总体把握上游刃有余,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3.
柴华 《军事记者》2010,(5):52-53
当体育记者已有7年,但采访温哥华冬奥会,对我来说仍有很多“第一次”的采访经历,比如第一次出国采访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第一次独立采访奥运会等等。然而19天的冬奥会采访结束后,让我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多的,却是自己作为一名文字记者第一次“兼职”体育摄影的尝试。随着报纸迈人“读图时代”。占报纸记者较大比例的文字记者在采写稿件的同时盒起相机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暗访、偷拍等隐性采访风行一时,甚至已经成了一些报纸、杂志、电视台出好稿、出卖点的“法宝”。眼下,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有的电视台已设法引进了安在眼镜上的超微型摄像机,有的报社也通过各种途径搞来了“窃听”设备),记者在秘密情况下获得新闻素材的方法越来越便利。同时,社  相似文献   

15.
记者参与工作,继而围绕某一领域或主题进行连续报道,是现场采访活动的基本表现形态,而现场采访有“显性采访”和“隐性采访”之分。显性采访是公开记者身份和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决定了记者暂时不公开身份,或者公开身份而不表明采访内容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记者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进行“暗访”,这种采访活动带有一定的主观策划色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参与性。记者参与的报道可产生较强的舆论力量,也符合报纸宣传发展方向。作为军队新闻媒体也应大力提倡记者到现场采访,并追求记者参与的最…  相似文献   

16.
说实在的,自五十年代初起,我 打心眼里就崇拜记者。无论是工厂、农村、机关、学校、军营,只要记者一到,深入采访,精心构思,挑灯夜战,或新闻或通讯或专访,很快就会赫然出现在报纸上。阅读着散发油墨清香的报纸,一种对新闻记者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有人把记者比喻为辛勤撷采花粉的蜜蜂,十分贴切形象,他们到处奔波,日夜辛劳,把人间最美好的事物告诉人们,把自己辛勤酿成的蜜糖奉献给广大读者。 然而,时至今日,有些“无冕之王”却变样了,下基层采访,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搞农村报道,怕苦怕累,生怕泥浆溅脏了自己的名牌皮鞋…  相似文献   

17.
江翡翡 《青年记者》2007,(24):39-40
在集团进行的这次“远程报道实验”中,很荣幸能够参加并到英国采访。这次的采访与我工作三年多的采访经历是完全不一样的,简单一句话,就是由原先的记者为一家报纸供稿的“一对一”关系变成记者为集团内十几家报纸、杂志、网络同时提供信息资源的“一对多”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开南 《传媒》1999,(2):38-38
珠海记者说,以前采访阻力经常有,而《新闻舆论监督办法》出台之后记者采访能受到重视珠海电视台收视率大大上升,报纸在报摊上常常脱销 中国记协拟在珠海召开“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和记者,对于浦西村的村民来说是陌生的。在他们印象中,最早的一次接触是在1984年前后,当时因该村盛产柑桔,有记者前来采访,尔后在当地的报纸上刊发了一篇“豆腐干”。这是该村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与新闻记者打交道。而前些时,小村庄里来了个“中央新闻采访团”,这个高规格的“采访团”给村民留下的却是沉重的记忆和深刻的教训———几个假冒的“中宣部司长”和“中央电视台记者”骗走了几个村民筹集的10万元血汗钱!(一)浦西村,隶属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镇。近两三年以来,基安山的南麓成了一片工地,基安山陵园在此…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一些报纸揭露新闻界及社会上以稿谋私,搞“有偿新闻”、“三包采访”以及花钱“买宣传”等不正之风的情况,呼吁新闻从业人员端正作风并加强必要的社会监督。《新民晚报》1月17日刊登一篇题为《三包采访》的署名文章。作者说,“三包采访”不知起源于何时,但近几年在新闻界颇为流行。所谓“三包”,即被采访单位对记者的采访包吃、包住、包旅费。愿意花钱邀请记者的,多是财大气粗的工商企业,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