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完《中国茶文化系列》丛书,像是对中国茶文化匆匆做了一番巡礼。掩卷之余,我似乎对茶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茶”对我来说,也显得更加亲切,“茶文化”这一术语,其形象也更立体化了。 编辑出版这套《中国茶文化系列》丛书之缘,乃在于中国茶文化那无比诱人的魅力。茶,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中国茶文化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其中制茶文化和饮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有俗语"酒足饭饱""茶余饭后",可见酒和茶在国人餐饮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只是酒文化,已让我这样疲于应酬的人望而生畏,远不及茶文化好。况且,中国的茶园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和饮茶人数均为世界第一,所以,生长在茶国的我们,知晓一点茶文化知识自然是大有裨益的。要说起来,中国茶文化早在唐朝中期就已经形成,但"茶文化"这一名词的出现和被接受却是当代的事。安徽农业大学丁以寿教授的新作《中国茶  相似文献   

4.
尤聪 《今传媒》2013,(1):129-130
唐代饮茶的风气十分普遍,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唐代上至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有饮茶的习惯,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茶文化在唐代的最终形成,决定了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茶经》一书的问世、茶市的兴盛、茶税制度的建立、饮茶的外传等都无可辩驳的证明了唐代的茶文化打开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性一页,是中国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跻身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林。本文拟对唐代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生在德清县武康镇上柏村,从小就与茶叶结缘,从1956年参加工作就一直从事与茶相关的工作,日积月累也就对研究茶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德清的茶文化有了研究.茶文化离不开茶馆,就给大家讲讲德清的茶馆吧.我个人认为,茶馆是中国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产物.它适应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经济民情的需要.千百年来,茶馆既充当着民间知识交流的载体,又是人民身心休息的去处;既是大众传播新闻的渠道,又是多种民事活动的场所.它默默打发着一代又一代的闲暇时光,又滋养着民族精神和风俗意识.  相似文献   

6.
茶韵悠悠     
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不禁被弥漫期间的茶的诗情、茶的神韵所陶醉。茶的缥缈不定的奇妙境界令人痴迷,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中国茶叶大量外销到欧洲,促进了中西方经济交流,也将中国茶文化带入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本文试图分析从明朝建立到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茶文化如何逐渐进入西方人的生活,以及中国茶文化对欧洲人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庄严 《兰台世界》2013,(12):104-105
明清时期,中国茶叶大量外销到欧洲,促进了中西方经济交流,也将中国茶文化带入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本文试图分析从明朝建立到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茶文化如何逐渐进入西方人的生活,以及中国茶文化对欧洲人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并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名茶文化。中国名茶产生于中华古老茶文化的沃土之中,并兴于唐、盛于宋、鼎盛于明清,又经历现代的创新和发展,使得中国名茶品种类型多样。名茶应有实有名,中国名茶的命名科学艺术而具有时代发展性的特点。为适应风靡于世界的饮茶风习,提高中国名茶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应该制定和实施名茶发展规划,加强对名茶文化的研究探讨,积极开发利用名茶,以形成中国名茶及名茶文化的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唐朝陆羽所著《茶经》集茶文化之大成,流传至今。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茶馆。北京茶馆的历史很悠久,在元杂剧中即出现多处描写大都街肆茶  相似文献   

11.
张锦绣 《大观周刊》2012,(12):186-186
浙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是中国茶叶一类适生区,茶叶品质超群,名茶众多。乌牛早茶文化具有历史性、神话性、山野性、施善性、婚嫁性、关联性、时代性等地方特征。茶文化是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和商品价值。乌牛早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应当采取开辟观光茶园、建立茶农旅馆、建立地方特色茶馆、开发茶文化旅游商品、组建茶文化表演队、推出茶文化旅游线路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14日,由黑龙江省图书馆与大益集团联合举办的“纪念辛亥百年共叙茶文化的禅悟之美”读者活动在黑龙江省图书馆6楼多功能厅举行,现场高朋满座,茶香四溢。黑龙江大学中国文化研究学者、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崔德群老师,为现场读者精彩阐释了“禅乃东方生命之活力、精神之灵魂”的茶文化内涵。期间,穿插了古筝及魔术等小节目,推出了大益八式茶艺表演,现场诠释了中国茶道之美。活动持续了近3个小时,气氛舒缓、祥和。150余位茶文化爱好者在主讲嘉宾的引领下“茶悟人生”,共同体味了人生真味,感受了茶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我国茶文化产业已经兴起但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战略如何选择,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通过对茶文化产业的研究,阐述发展茶文化产业的时代意义和相关基本概念,并对影响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和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普洱茶在云南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普洱茶文化.档案是保存文化记忆的重要元素,将普洱茶文化以档案的形式保存下来并加以利用,对于丰富馆藏、传播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茶文化档案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此文通过对普洱茶文化档案的承载茶文化功能,传播民族文化、健康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功能进行了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阐述茶文化旅游的内涵及开发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福建省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已风靡全世界。这不仅仅是因为饮茶有益健康,更因为品茶的过程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不同的茶给人以不同的体会,浅饮慢品,就像在咀嚼人生,品出一种惬意,悟出一番滋味。如果品茶时再配上一套好茶具,那更是锦上添花。中国仿生茶具给博  相似文献   

17.
谈茶说酒     
生活中不能没有酒,也不能没有茶。饮酒求醉,才有了难得糊涂的人生意境;饮茶求醒,才有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透彻洞明。中国是一个酒文化和茶文化都非常发达的国度。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一说仪狄造酒,传说大禹时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入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  相似文献   

18.
汤显祖戏曲中有着丰富的茶的社会文化内容,既有直接对茶文化的描述,也有各种各样对茶文化的运用,通过他戏曲中的茶文化反映了明朝时期许多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新时代的大潮下应不断传承发扬。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传播枢纽,作为文化传承、传播和创新的重要基地,理应在茶文化传播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实践工作为例,根据泉茶文化特点,通过开展读者调查,打造了茶文献特色专架,开展了沙龙、讲座、展演等活动,构建了包括开放性、综合性、体验性和生活化特点的“OCEL”公共图书馆特色茶文化阅读推广模式,助力茶文化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20.
茶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跨文化媒介,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视作特色的"中国符号".儒释道思想相贯通的传统茶文化、匠心与创新相得益彰的现代茶产业及我国为未来文化多元性所做的非遗保护工作,三者共同构建了"传统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基于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应积极扩大传播队伍,始终立足国际传播受众,打造以"岩骨花香"为核心的传播内容.通过科学布局的传播矩阵和对传播回馈的实时掌握,传递出坚韧不屈的民族品质和唯美浪漫的国民性格,从而展现我国在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以此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背景下我国积极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