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做了详细的分析,多数人在论证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时候,都从党争、宦官专权或是政治腐败这几个方面着手的。但是,对于明朝的灭亡,其原因也不是单一的,是明末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但是,在这些矛盾的背后,皇权与阁权的争斗是主导各种矛盾的内在动力。明朝是皇权专制的高峰时代,但是正是这个高峰时代,却造就了另一种局面,明朝中后期由于皇帝的怠政,给明朝造成了内阁独掌大权的局面,从此,也就开始了皇权和阁权的斗争。而这种政治的对立,不仅没有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反而却推动了明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2.
“明亡于神宗”论苏德荣明王朝是否亡于神宗?或者说,对于明王朝的灭亡,明神宗究竟应负多大责任?这是研究明朝灭亡需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的澄清,有利于对万历上下诸朝朝政得失的研究,更有利于搞清楚崇赖帝对于明朝灭亡应负的大任。因此,本文拟对万历一朝的...  相似文献   

3.
张瑞图装疯     
正距泉州城约20里的地方,有一乡里名叫"下邢",是明朝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张瑞图的故乡。在那里,有一片宽旷的草场,俗称狗屎埔。提起狗屎埔的得名,原是有段历史的,而这段历史讲起来也饶有趣味。这竟然和张瑞图擅长书法有关。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的势焰熏天,炙手可热。皇帝赐建生祠将至落成之际,魏忠贤要当时的名流替他写一方匾额。这个想法在他未传播之前,就被董其昌探悉了。  相似文献   

4.
论亡国之君朱由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毅宗朱由检在明朝灭亡前夕曾说:“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矣。”把亡国的责任全部都推到了诸臣的身上。本文用翔实的史料,论证了这一说法的错误。认为明朝的灭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朱由检的举措乖张,致使人心尽丧,统治阶级更加分崩离析,则是明朝终于灭亡的决定性因素。朱由检本想求治,而结果却愈乱;本不想亡国,但结果却亡了国。这是朱由检自己导演的一出悲剧。  相似文献   

5.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李自成氈笠缥衣,乘乌驳马入承天门(今天安门).至此李自成起义发展到高潮的顶点.可是,进入北京后,形势很快就发生了逆转.四月三十日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接着退回山西、陕西,最后退到湖广,于顺治二年(1645)九月牺牲于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胜利和失败都很快,为什么以前的绝对优势一下子就完全消失了?它的原因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城,明朝灭亡。吴三桂引领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清兵占领北京,并随即大举南下。明朝皇族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南明)政权,试图对抗清军,但随着扬州城被清军攻破,  相似文献   

7.
欧洲有一个很古老的故事,名字叫"一颗马掌钉灭亡一个国家"。故事说的是从前两国征战,有一天,马夫发现国王的战马有一颗马掌钉松动了,于是提醒了国王。当时国王正好有急事要出去,觉得一颗马掌钉无伤大雅,就一直没钉马掌钉。后来,这匹战马在战斗中快速奔跑时,那颗松动的马掌钉掉了,这使战马跑起来高低不平,马掌也很快就磨出了血。在战争的紧要关头,战马使国王摔下来,成为了俘虏,一个国家就这样灭亡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视任何小事,有时候,往往就是小事  相似文献   

8.
李精白谄媚     
《阅读与鉴赏》2002,(5):6-6
明朝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口含天宪,手握王爵,权势炙手可热。 当时,不少地方大员为了仕途腾达,纷纷为魏忠贤大建生祠。攀龙附凤,献媚取宠。山东巡抚李精白就在蓬莱阁、宁海院建造魏忠贤生祠,并亲笔题词:“尧天巍荡。帝德难名。”但在写“巍”字时,却将“魏”字上面的“山”字头改写在下面。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写,他竞恬不知耻地说:“怕压着上公(魏忠贤)的头。”此等谄媚,真是挖空心思,无耻之尤。(据(清)梁晋竹《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四编写)  相似文献   

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根本性政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一政策,就不会有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抗战的发动,就不会有中共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就不能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本。文拟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对这一政策的形成过程作些探讨,并就教于专家.“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很快就占领了东三省,并进而将侵略魔爪伸向热何、察哈尔、绥远和整个华北,民族危机陡然严重起来。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和咄咄逼人的攻势,救亡图存成为全国同胞的当务之急。于是,国内的阶…  相似文献   

10.
从朱元璋和朱由检的用人看明朝的兴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建立明朝,原因固然很多,但他求贤如渴,礼贤下士,知人善任,量材授官是其重要原因.明朝只所以在朱由检时期灭亡,主要是由于他用人不以德才为据,启用多庸鄙小人,且疑虑多变,溢杀滥罚,从而使明朝灭亡.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明朝时期内阁形成、发展和职权增大历程,解析了宦官涉政与权力扩张.指出了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的宦官在明朝时期的干政现象胜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内阁政治和宦官政治双轨辅政是明朝独特的政治现象,在明朝中后期内阁和宦官之间为了行政决策权相互攻讦、倾轧,在政务中又相互依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明朝政治的发展.但明朝后期,宦官操控了内阁,导致明朝朝政混乱,政治统治愈加黑暗,使明朝逐渐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2.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全文只有四百八十余字,但故事动人心弦,人物栩栩如生,寓意耐人寻味,确是一篇精粹的短文。这是一篇记事。记述关于左光斗的传闻。左光斗,明朝人,官至御史,是东林党重要成员,曾上书弹劾魏忠贤,被陷下狱,死于狱中。这篇文章写的故事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五人墓碑记》是明朝末年张薄为反宦官魏忠贤集团,申援周顺昌被捕而死的义士所写的墓碑记。这篇文章所记的史实是真实可信的,作者的倾向也是极其鲜明的。如今高等学校中文系《历代文学作品选》、普通中学语文课本都选用了这篇文章,可见其受  相似文献   

14.
<正>明朝有个太监叫魏忠贤,他有一套高超的驯马本领。有一年的重阳节正是赛马的大好时光,天启皇帝身穿龙袍,端坐在辇车上,百官相随来到赛马场。随着三声炮响,几百匹赛马像离了弦的箭,直往前蹿。马上的武官精神抖擞,高举马鞭向马背上抽打,噼噼啪啪声响成一片。魏忠贤正好利用自己骑马的本事来讨皇上的欢心。待炮声响后他起身上马,他没有挥鞭打马,而是在马屁股上轻轻拍了三下。只见马四蹄腾空直往前追,刹那间就超过了前面的数百匹快马。文武百官看了一个劲地叫神马,顿时全场沸腾,人人称奇。天启皇帝问魏忠贤为何  相似文献   

15.
<正>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城,明朝灭亡。吴三桂引领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清兵占领北京,并随即大举南下。明朝皇族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南明)政权,试图对抗清军,但随着扬州城被清军攻破,也土崩瓦解了。明朝官员黄道周、郑芝龙拥立明朝皇室宗亲朱聿(yù)键在福州即位当了皇帝,也就是隆武帝。黄道周倒是真心想抗清,但掌握兵权的郑芝龙只想保存实力,不愿出兵北伐。  相似文献   

16.
明代的财政不仅是财经史领域的重大课题,而且与本朝的政治、军事都有较深的联系.通过财政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较深入地了解明朝的经济犯罪等腐败现象,以及它灭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公元1572年至1582年,即明朝隆庆六年至万历十年,兴起了一场企图挽救明王朝统治危机的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整顿吏治和改革财政,领导这场革新运动的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卓越的理财家张居正.一、针砭时弊,对症下药张居正的革新措施,是针对明朝的时弊提出来的.他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正是明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对于明王朝全面出现的统治危机,他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十五岁的张居正就给世宗上了《论时政疏》,指出明朝有五大积弊,建议皇帝实行改革.这五大弊病,归纳起来是三个突出的问题.第一,政治  相似文献   

18.
该文是《余怀传》的续篇,对余怀最重要、流行最广的著作《板桥杂记》进行初步研究。文章一反传统对《杂记》的某些消极评价,认为该书是一部描述明朝末年南京社会生活的著作,是一部赞颂青楼女子优良品德的著作,是宣泄作者故国情思与探讨明朝灭亡原因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东汉、唐、明朝后期,是我国古代史上有名的宦官专权时期。明朝从英宗朱祁镇开始,至明熹宗朱由校时宦官魏忠贤专权达到高峰。其间罪大恶极者有四: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 明太祖朱元璋,为防止宦官专权,禁止宦官与外廷大臣交往,并在宫门内竖立三尺高的石碑一块,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这块碑经惠帝、成祖、仁宗、宣宗四朝一直立在宫门内。这样宦官虽权势日增,却没有达到专权的程度。至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  相似文献   

20.
对于明朝的灭亡,历来的历史学家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而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解读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从“大历史现”出发,认为明朝之亡关键在以儒家伦理道德来评价一切,而且还反对任何的社会变革,排斥任何异端思想,使得整个社会变得僵化,丧失了内部的改革动力,最终导致了灭亡。这其实是一个悖论,原本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和谐的儒教伦理,此时却成了历史的“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