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编者寄语     
黄烨 《桥牌》2013,(3):1-1
也许是岁月催人老,虽然才过不惑之年,但时常会想起那个年代。那个年代,我们都很穷。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上了大学以后,突然冲动了一把,说要学桥牌。在那个书籍匮乏的年代,凭借着一本《桥牌入门》学桥牌的我们,很自然地就把《桥牌》杂志当成我们的圣经。  相似文献   

2.
戴资星  龚卫民 《桥牌》2012,(8):26-29
我们是一群酷爱桥牌的“草根”牌手,一有闲暇时间,喜欢泡上一杯清茶,打上数圈桥牌。虽然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但是从不影响我们喜爱桥牌。我们也经常参加各种比赛,有惬意和喜悦,也有失意和懊悔,但无论输赢,从不影响我们续写属于“草根”牌手的有趣的桥牌故事。  相似文献   

3.
罗慧敏 《桥牌》2009,(11):29-29
初学桥牌没几天,在一个朋友家作客,席间朋友问我最近在做什么,我说我们夫妻俩在学桥牌。使我非常诧异的是“桥牌”两字就像一股电波,传到了隔桌一位客人那里,他即刻跳起来到我们旁边加个座位,犹如遇到了难觅的知音,滔滔不绝地讲起桥牌的魅力,讲起他对桥牌的热爱,讲起找不到默契搭档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甘德润 《桥牌》2010,(11):16-17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中国桥牌协会授予的、中国体育彩票公积金受助的武汉市斫口区集贤社区桥牌活动基地创建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在各级桥牌协会的关心下,在市老干部局和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支持下,该活动点的桥牌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从当初几十人每次两三桌人打桥牌,发展到一百多人二十余桌。武汉晚报、老年文汇报、市电视台先后多次报道活动基地的事迹,受到社区广大居民的称赞,也引起省、市体育局、老干部局和老年委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项怀诚 《桥牌》2012,(9):2-3
丁关根同志是推动中国桥牌起步的开拓者,是投身桥牌事业鞠躬尽瘁的建设者,更是使中国桥牌走向世界的引领者。他的离去,令我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领导,失去了一位技艺高超的优秀牌手,更失去了一位同为中国桥牌并肩作战的战友,中国桥牌乃至世界桥牌界都为之悲痛和惋惜。  相似文献   

6.
李健 《桥牌》2014,(6):58-59
序言:2014年3月29日,联众桥牌门派“四海一家”第八届迎春杯桥牌联谊赛暨2014红牛世界桥牌锦标赛热身赛在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拉开帷幕。期间,红牛世锦赛筹委会相关人员与各路选手就桥牌与外交、桥牌世锦赛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相约围绕桥牌与外交、桥牌与文化、桥牌与礼仪等主题撰写一系列文章,使桥牌这一“小众运动”能够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并推动桥牌世锦赛这一高端赛事逐步预热,不仅充分展示中国桥牌文化的深厚积淀,更要体现中国体育全方位走向世界的不懈追求。本文作者李健系外交部桥牌协会负责人之一,他结合自己长期的外交工作经历和对桥牌这一智力运动的热爱,就桥牌与外交的渊源、对比和内在联系等作了精彩的阐述,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这样的佳作问世。  相似文献   

7.
刘玉璋  伍珉  孙蕾  郭兴中 《桥牌》2014,(10):56-60
由于工作关系,一年来接触了几十位在高校和中学从事一线桥牌教学的老师,在与老师们的沟通中,桥牌入门难成为一个共同的话题。在一所大学里,二三百人选修桥牌,能够学会桥牌,并把桥牌作为爱好的人只有百分之几的比例。对这个问题我们起初非常不解,桥牌来源于一种纸牌游戏,在现实生活中,从娱乐性而言,牌类游戏要超过棋类游戏。休闲的时候,选择打牌的人要比下棋的人多很多。  相似文献   

8.
问鼎华燕园     
可燃冰 《桥牌》2008,(5):46-48
我们华燕园茶艺馆和北京八喜绿茵桥牌俱乐部的会员在2006年全国桥牌锦标赛各项赛事上取得前八名的有四十多人,这么优异的成绩,我们应该张扬一下!一位朋友正好淘换来一只“鼎”送给了我,几个人一合计:我们茶馆个个都是牛人,干脆就搞一个“问鼎华燕园”桥牌邀请赛吧。  相似文献   

9.
没有人估算北京市打桥牌的人数。但有人说:或许有几万。桥牌的水平要求几乎是无限的。又有人说:北京能称得上会打桥牌的,只有一两千。不管怎么说,会打一打桥牌的人,在人口比例上占不到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是很不妙的。据说,外国人对中国有一种估价:中国的桥牌不行。我们的桥牌,在世界上  相似文献   

10.
陈耀祖 《桥牌》2012,(1):44-45
“桥无形可通天河,牌虽小哲理无穷”——这是原中国桥牌协会主席荣高棠先生1997年10月给舟山市桥牌协会的题词,高度概括了桥牌的无穷魅力。每每在舟山市桥牌协会看到荣老的题词,就有一种再次给桥牌杂志投稿的冲动,想把自己参加桥牌运动的经历和体会写下来。1985年我曾有过给桥牌杂志投稿的经历,当时我以浙江舟山船厂桥牌协会的名义表达了我们基层桥牌爱好者对桥牌杂志创刊热切的期盼和衷心的感谢,稿件发表在1985年第二期上。  相似文献   

11.
戴资星  龚卫民 《桥牌》2012,(9):30-33
桥牌如人生,生活如牌局,桥牌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价值和乐趣,让生活如此多彩。我们感叹时间在流逝,青春在逝去,但“桥牌”依然美丽,故事依然动人!作为来自最基层、最“草根”的业余牌手,凭借着对桥牌的挚爱,也能打出精彩的桥牌。来吧,爱恋着桥牌的朋友们!期待着与你们一起分享生活中桥牌带来的喜悦和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李聪智  赵正宇 《桥牌》2010,(11):45-45
2010年7月3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桥牌比赛在甘肃省桥牌活动中心举行,对阵双方是参加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彩票公益金全国青少年桥牌夏令营甘肃分营的营员,这场比赛是本届夏令营从7月26日开营到30日最后闭营的结业比赛。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样子,一幅图画钻进我们的脑海:桥牌会飞,它飞进孩子们的心里。飞向甘肃的四面八方。有了他们,甘肃桥牌一定会继续飞翔。  相似文献   

13.
《桥牌》2011,(7):24-25
受中国桥牌协会委派,我们一行六人——农工党北京市桥牌支部的陈泽兰、周敏、古玲、朱小音、仲江以及民建桥协的杨力,前往博鳌论坛年会参加桥牌比赛。  相似文献   

14.
《桥牌》2020,(2):20-22
2020-2021年国家混团队选拔赛结束,鲜有大牌明星的静湖队成为国家混团队的成员,静湖队的队长田卫是一位成功的职场人士,对于桥牌界来说,她在自身的领域上的成功是不为我们所知的,她是eBay全球研发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2019年,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与我们所熟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华为海思的领导人何庭波等优秀女性同榜.这样一位优秀的职场女性,是如何走进桥牌世界的,又是如何成为桥牌国手的,桥牌对于她的工作生活有什么样的正相关和影响?带着这些好奇,桥牌杂志对田卫的访谈可以让我们了解职场明星和桥牌国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平达 《桥牌》2011,(2):20-20
12月27日晚,上海市杨浦区“知识杨浦”,创新城“区”机关桥牌队式赛举行。区桥牌协会秘书长在将一面流动锦旗授予冠军区公安分局队后,面对全场充满愉快和友情气氛的桥牌爱好者,流露出喜悦和宽慰的笑容,宣布“今天的比赛是我们区全年桥牌赛事的最后一项,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6.
于今朝 《桥牌》2008,(6):44-46
今天,全国桥牌工作的领导和会员单位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交流桥牌T作的经验体会,讨论桥牌运动开展的空间,探讨今后桥牌发展的模式,为我国桥牌事业的进一步辉煌出谋划策。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家安全部桥牌协会,向各位领导和代表简要汇报我们开展桥牌活动的有关情况和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7.
桥牌人生     
刘婧婷 《桥牌》2010,(5):35-35
一年半的学习与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成长了很多。学到的是知识,成长的是心灵。正如老师说的那样,每一副桥牌都是一种人生,当我们在打桥牌时,我们也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与感悟。  相似文献   

18.
蒋兴春 《桥牌》2010,(7):14-14
每周的桥牌训练或小型比赛,作为我们这些桥牌爱好者的大事,都尽可能地推开琐事给它让路。下面是上周末的一副牌。  相似文献   

19.
美国——桥牌沃土,这是每一个桥牌爱好者梦中的天堂;北美桥牌大赛——NABc,这是每一位牌手心中必将征战的杀场。2014年3月,作为国家桥牌女队的新丁,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这片土地。一、美国桥牌的异与趣 23日晚,我们集体来到位于达拉斯喜来登会议中心的赛场熟悉环境。初临一楼的比赛大厅,密密麻麻数百桌的盛况充分展示了北美桥牌大赛如节日般的热烈气氛。在没有拉幕的情况下,赛场秩序井然,不同的比赛项目密集在一起进行,却并无嘈杂。  相似文献   

20.
《桥牌》2010,(8):3-4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中国桥牌协会成立30周年,共同回顾中国桥牌事业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共同展望中国桥牌事业更加美好的发展未来。在此,我谨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对中国桥牌协会成立3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