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将陕西方言栏目剧《百家碎戏》置于传统审美文化视野中,分析其地域性、真实性、参与性的艺术特点,并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媒介话语权"两个角度对该栏目剧所蕴含的审美特征及潜藏的世俗化、功利化风险进行关照,从而为方言剧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方言电视栏目剧悄然崛起。在数十个卫星频道争奇斗艳的中国荧屏,缺少大制作、缺少大明星、讲着重庆方言的《雾都夜话》凭借其清晰准确的市场定位、本土化的真实故事、共同关注的情感话题和简洁化的故事情节等成为其中的佼佼者,给方言电视栏目剧的制作带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体现一个地区亲属之间的社会关系,女性亲属称谓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与男性亲属称谓词相异的特点,同时有着普通话所缺乏的语言现象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对武汉市新洲区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整理并进行研究,从结构、语用特征这两点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展示其颇具特色的语言和文化,了解新洲方言中女性亲属称谓词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4.
汉语言的人文性是指汉语能通过自身的存在状态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汉民族文化要素和特色的属性。而汉语词的文化意义则是直接揭示着这种文化属性所拥有的文化内涵及这些文化内涵的语言存在形式和特点。正是语言具有人文属性这一本质特点,才使得在语言的结构体中无所不在地蕴涵着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栏目剧是当今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重语境中勃然兴起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栏目剧是电视节目故事化发展之路的必然趋势,是地方电视媒体区域性意识和节目本土化策略的必然产物。栏目剧本土化的策略有:注重新闻性和故事性的优势互补;坚持选用本土题材、走情感路线;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本土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利用方言和启用非专业演员。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某一地区的方言更是孕育着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心理特征。在安塞方言中就有许多表示丧葬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塞独具特色的丧葬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当地人民特殊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色彩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它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社会属性和文化特征。但是,东西方文化在历史风俗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汉英色彩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对这些文化内涵的误解,常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本文将对中英色彩词汇的文化内涵做详尽的探究,这对口译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不同方言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通过对各方言的探究,能够更细致、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汉民族的文化丰富内涵和特色。本文从方言分区、方言对文化的传承以及方言演变的角度,对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9.
方言是区域文化的栽体,也是地区文化的代言.辽东地区方言融汇了聚居地各民族语音、语词的风格,特别是深受山东半岛方言影响,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方言文化.辽东方言文化主要体现在日常饮食、称谓、丧葬习俗和地名等方面,记录了这个地区移民、开发和民族融合等历史文化内容,只要辽东方言传承下去,这些反映地区文化历史面貌的内容就不会遗失.  相似文献   

10.
东北方言谚语是东北人民对生活、生产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东北方言谚语以其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反映着长期累积起来的、各民族文化精髓铸成的文化灵魂,以及凝聚起来的勤俭节约、坚韧不拔、勇敢坚毅和团结包容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东北方言谚语的内涵,试图深层次解读东北方言谚语的鲜明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进而探讨东北方言谚语文化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方言与民俗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方言承载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陕北方言以其独特的内涵越来越引起方言研究者的普遍重视。陕北方言中有关婚姻的词汇便蕴含着浓厚的结婚文化、相亲文化、订婚文化和特有的心理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烟台方言词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本文筛选了烟台方言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词汇,通过对农、渔、教派等烟台方言特征词汇文化内涵的分析,折射其“内外兼具”的半岛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3.
胡佳倩 《文教资料》2013,(27):19-20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对方言和文化的探究,能够更细致、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本文是关于汉语方言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概略地对方言与地域文化、方言与文学、方言与普通话流行语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凌源市位于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特殊,少数民族众多,语言现象多样.从凌源的方言词汇看地方文化,不仅能深入了解凌源方言,揭示凌源方言词汇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还有利于了解凌源的人文环境,了解凌源地区的语言、历史、文化等信息.  相似文献   

15.
方言谚语沉淀了方言区人们的文化,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了形形色色的当地文化。对定襄方言谚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从一个侧面来透视定襄方言谚语所反映的物质文化现象。在研究方法上,文章综合考虑定襄方言谚语所蕴含的物质文化信息以及物质文化本身的内容,从衣、食、住、行、生产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求定襄方言谚语系统与当地物质文化达到较高的融合。为正确、全面地掌握方言谚语的内涵,准确、简明、透彻地描写方言谚语的语义提供帮助,有助于人们认识当地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袁微 《现代语文》2010,(4):90-92
方言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对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有重要意义,而词汇的意义又承载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本文通过陕西汉中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对汉中方言词汇意义做了系统、详尽的描述与整理,对该方言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做了一定深度的剖析。另外,还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等方面对汉中方言的形成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鄂州方言是反映吴都文化的窗口,吴王古都的历史文化信息需要由鄂州方言来承载。在鄂州作为国际化空港城建设的重要时期,记录并保护鄂州方言,也是呈现和保护吴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鄂州城区方言着手,从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两个方面分析鄂州方言词汇中程度义地域的表达形式。通过对方言乡音的举隅,唤起人们认识到方言独特的文化属性以及不可再生性,激起人们对方言传承紧迫性的重视,并引导当代鄂州人发现方言的美好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翻译就是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桥梁。在人类的语言中有很多表示色彩的词语,但由于汉英民族文化的差异,这些词除了表达色彩之外,还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承载着人们的不同情感。本文从汉英基本颜色词的物理属性、民族属性和社会属性三方面进行一些比较和探讨,明确对色彩词进行翻译绝不能忽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切忌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广泛关注。贾平凹作品中丰富的方言词汇给翻译带来挑战,如何在保持原作韵味的基础上,让国内外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方言,成为翻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贾平凹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特点鲜明,生活化、形象化、地域化、个性化、民族化等突出,且语法多变。在翻译策略方面,应综合应用不同的翻译理论与方法,达到受者接受效果好,沟通文化理解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承德语言资源包括承德普通话和承德方言。承德方言资源的开发以方言词汇为主,旨在挖掘承德方言词汇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入认识承德方言的同时,进一步丰富语言资源观,开发拓展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承德旅游事业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