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人民在自己底领袖毛主席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胜利地完成了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方面标志着中国革命第一阶段的基本结束,同时,他方面,又在我们国家底面前提出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的任务——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变旧社会为新社会,变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之革命改造时期开始了。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导师列宁和斯大林曾经科学地证明:只有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法,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就是创造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问题。列宁曾经教导说:“社会主义的唯一经济基础是能够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斯大  相似文献   

2.
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建国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的任务和主要途径。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曾设想在革命胜利后,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先实现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再开始向社会主义转变。这个设想构成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过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和革命转变的理论 ,结合中国实际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并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必然性和过渡性。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革命和革命转变的理论 ,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 ,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必要性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政治、文化和发展前途几个方面 ,论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 ;并且总结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验教训 ,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成果,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革命和建设的第一个文化形态.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实践和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种下了科学的基因、创造了丰厚的资源、做好了历史的铺垫.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历史环节和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途。建国以后,我们曾经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苦曲折的探索,建立并发展了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民的教育事业。这种社会主义教育,是从对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改造入手,在继承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刘少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系统地论述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与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关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心任务,对民族资本的政策以及实现革命转变的条件。刘少奇的探索对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问题,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走新民主主义社会道路的设想,从制度上破解了"落后国家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难题。然而,这一设想经过短短三年的实践即告终止。毛泽东为何提前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道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现实原因层面来讲,主要包括毛泽东对当时国内经济、政治形势的估计,对国际形势的估计和来自苏联方面的压力,以及他对新民主主义社会道路策略意义的估计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落后的中国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课题,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的重要思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在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时期,有不同的策略主张,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而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是"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呈现阶段性变化和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说:“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①那么,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早在党的“二大”上就制定了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在进行民主革命的长期过程中,党和毛泽东始终坚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并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  相似文献   

10.
马列主义曾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到社会主义建成这一历史时期看成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时期。众所周知,我国没有经过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而只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发展了资本主义。我党在建国前所领导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在全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政权,然后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两大理论内容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主要解决中国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这两个理论前后衔接,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局。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起点,并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九十诞辰.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一生,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中国建设相结合的光辉事业.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未成事业,排除万难,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个伟大的转折关头,回顾毛泽东同志用马列主义有关革命转变的理论,成功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并取得了光辉胜利的历史经验,这对我们不是没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内容.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依靠这三个法宝,党团结了各民族、各革命阶级、各民主党派和一切爱国力量,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建国以后,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的唯一选择。 一、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认为,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在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他们又提出,无产阶级要不停顿地把民主革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俄国革命的实践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革命转变的理论,。他认为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在民  相似文献   

15.
先进文化应该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具有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又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集中体现。党和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同时,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毛泽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是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该不该过早地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过早地放弃了这一理论,使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昙花一现。为后来的革命和建设留下了诸多遗憾。笔者着重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就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阶段、毛泽东过早地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回归”三方面。对该不该过早地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一)我们面临着一项重要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加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是在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教育有很大成就,也走过弯路。这些成就和挫折都是与毛泽东同志分不开的。他是中国革命的领袖,一贯重视文化教育工作,领导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建设。由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历史的、逻辑的起点是什么?应该如何确定?对此,大家的看法不尽一致。有的同志认为,应以1840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作为历史的起点。有的同志则认为,应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历史的起点。这两种意见,都是以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国必然要经过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中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仅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也具备了必要的客观条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证明这一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喋喋不休的"补课论"应当休息.  相似文献   

20.
吕振羽认为,资本帝国主义的有机统制,使得中国不可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但是在完全的社会主义建成之前,中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期间"的过渡阶段.这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居领导地位,还有资本主义和私有制存在的社会.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一方面创设社会主义,另方面完成资本主义这个阶段的任务,为社会主义的实行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如何看待和实施过渡阶段,这是社会主义者的一个难题.吕振羽的主张符合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关论述,即使在今天仍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