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统计,山东省目前有37万名儿童失学。其中,中途辍学者达16.7万人,小学毕业未能升入初中而失学的约为20万人。据介绍,造成失学儿童人数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办学经费不足,全省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普通中学用于人员部分达80%以上,而小学则高达90%,公用经费所剩无几,致使一些地区中小学校难以维持正常教学活动。初中招生能力不足,从而每年约有十分之一多  相似文献   

2.
闽东指福建省宁德地区九县市,是我国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国畲族总人口20万人,闽东约占其中的40%,占全省畲族人口数的70%。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民族小学650所,畲族学生2万人左右;民族中学6所,畲族初、高中学生约2千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扶持民族教育,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积极充实师资队伍,努力改善办学条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女童大量失学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据统计,1987年我国有270万名7至11岁的儿童未能入学,其中83%是女童;1987年全国约有300万名小学生流失,其中80%为女童。这就是说,1987年我国失学、辍学的女童就有460万左右,是个不小的数字。对此,党和政府极为重视,1990年底,在广西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此后女童失学率有所下降。然而,问题依然存在,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00万儿童失学辍学,其中160万是女童。就我省来说,情况还更严重一些,近两年小学女童巩固率仍然很低,失学率高,有的班无一女生,成了纯粹的“和尚班”。  相似文献   

4.
女童学校教育的高效能模式——广西林溪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溪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特困少数民族乡。林溪小学在三年之内,通过大面积的师资培训,多方汇集资金,使教师培训、教改设计、教学督导一体化,迅速将全国先进地区的素质教育模式与“八五”西部女童教育的研究成果综合为一,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效能,并以女童教育为实验样本建立起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5.
微视野     
《今日教育》2016,(4):9
亚太教育峰会:亚洲五类边缘化群体易失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报道,亚太教育峰会2月24日在曼谷举行。据统计,目前东亚地区大约有669万失学儿童,另外981万的失学儿童来自南亚和西亚。其中包括五类边缘化的群体:在性别不平等普遍存在地区的女童;残疾儿童;感染艾滋病毒的青年;那些离学校很遥远的群体;移民、游牧人种族和少数民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主任Gwang-Jo Kim强调,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国家之  相似文献   

6.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与湖南相邻,全县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87%,平均海拔800米,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全县总人口16.7万人,有苗、瑶、侗、壮、汉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6%,属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县。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在农村,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难点在女童,女童教育有着特别的意义。龙胜县是个贫困山区县,教育一直比较落后,特别是女童失学率居高不下。如何提高女童入学率和少数民族妇女的综合素质,一直是龙胜县有关部门苦苦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女童的入学率,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1995年,借着北京世…  相似文献   

7.
贫困乡村学龄女童失学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乡村学龄女童失学问题透视田宗友贫困乡村教育落后,实施义务教育步履艰难,学龄儿童特别是女童失学问题严重,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据我们调查统计,江西武宁县两个贫困乡2802名7至15周岁学龄女童,未读完初中已失学在家的有677名,失学率达到21.04%...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境内杂散居住有畲、回、瑶、黎等 38个少数民族,人口为 11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0 26%,其中畲族占了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 80%。建国 50年来,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的地方,先后成立了 3个畲族乡,另有 57个畲族村、 2个黎族村、 1个瑶族村和 1个回族村,并积极扶持和发展民族教育。目前,江西省的少数民族乡村共建有初级中学 3所 (其中 2所与乡中心小学合建共校 ),初中在校学生 379人,专任教师 38人;建有小学 87所,其中完小 43所,在校学生 6646人,专任教师 469人。   一、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9.
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女童小学入学率为98.93%。男女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从1995年的0.70%缩小到0.04%。这样的变化是令人振奋的。但是还应看到,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平均每年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100万名儿童中,女童占了70%。尽管从1989年实施“春蕾计划”以来,我国在扶助女童受教育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贫困地区,女童受教育仍然困难重重。这条路还很长。为什么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部分山区还有这么多的大龄女童失辍学,甚至其生存和发展都出现了危机呢?  相似文献   

10.
呼盟1999年春季开学以后,中小学尤其是农区中小学一度出现大量失学、辍学现象。据3月23日统计,全盟初中失学、辍学人数达6887人,小学2647人,共9534人;初中失学、辍学率全口径统计为638%,小学为094%。初中失学、辍学率高出国家规定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字     
3.2万人、972万元内蒙古“春蕾计划”共得到社会各界捐款972 万多元,建立春蕾学校14所,初级职业技术培训学校3所,春蕾女童班70个, 救助失学和辍学女童3.2万多人。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参考》2014,(24):I0002-I0002
正在民族文化熏陶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畲族是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全省畲族3.7万人中,麻江县占78%。从2008年9月起,该县先后撤并7所校点创办了隆昌寄宿制小学。麻江县杏山镇隆昌小学是畲族聚居区的一所大型寄宿制学校,现有18个班,学生674人,住校生485人。学校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64人。开设畲族文化课程。为开展好畲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学校请当地民间艺人来传授畲族粑槽舞、芦笙舞、刺绣、畲家歌、武术和板凳舞等技艺。让畲  相似文献   

13.
宁德市民族中学创办于1958年,位于我国畲族人口最为聚居的福建省福安市,是全国民族中学中的首批七所之一的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福建省二级达标学校,宁德市名校。是福建省  相似文献   

14.
国际     
《教育》2013,(31):15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开展女童创新教育据国际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网站10月11日报道,为庆祝第二届国际女童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强调,创新的力量是使得越来越多女童进入学校,并提高所有儿童受教育质量的关键。报道称,尽管失学儿童数量在减少,但世界各地还有很多女童无法接受优质教育,没有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即使女童只接受一年的中学教育,她后来的收入也可能由此增加25%,但目前仍有3100万名小学阶段的女生辍学。为帮助所有女童接受教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在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转变教育,从而增加失学女童的受教育机会,提高每个儿童的教育质  相似文献   

15.
受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女童学前教育十分落后。少数民族女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率很低,无法获得政府投入与家长观念上的支持,即便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其课程通常模式化现象严重,脱离少数民族女童的生活实际。为促进少数民族女童学前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起点公平,降低少数民族女童小学辍学率,政府应在加大投入的同时,鼓励民间力量创办学前教育机构,有条件时对少数民族女童实施免费学前教育,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女童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与课程的改革,增加民族教育的内容,广泛推行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并行的双语教育,对少数民族女童父母进行培训,提高其认识,从而为少数民族女童接受学前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创办于1958年,位于我国畲族人口最为聚居的福安市,是我国畲族学生最多,全省少数民族生比例最高、创办最早的一所民族重点中学,全国首批七所之一的“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宁德市名校。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振兴,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与教育状况总是成正比例,这是规律;尽管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落后的经济状况形成的人的教育观也是落后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宁要手里的麻雀,不想天上的斑鸠”。 众所周知,越穷越不能受教育,越不能受教育也就越穷,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在教育落后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女童的失学问题又尤其突出,她们比男童入学还要多一种困难:传统观念认为:女孩除了干活外,还应承担家务! 我们以云南少数民族女童失学情况为例,来看一看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12岁及12岁以上文盲中的男女比例,全省男子为34.47%,女子为  相似文献   

18.
谈谈我县女童教育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融水苗族自治县教育局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桂北山区,人口45.6万,其中苗、瑶、侗、壮、水、仫佬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0.96%,属国家贫困县。1988年以来,我县先后开办各种少数民族女子班46个,其中小学班38个、初中班4个...  相似文献   

19.
十载风雨,十年甘苦,融水苗族自治县女童教育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该县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提高妇女劳动者素质,振兴苗山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由于自然、历史原因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融水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1988年,全县小学入学率90%,巩固率92%,毕业率85%,普及率80%。“四率”均居地区的末位,主要原因是女童失学严重。据统计,1981—1987年平均每年有6300多名适龄儿童未能入学,女童辍学年均达1940人。如1988年拱洞乡3个苗族村公所适龄女童380人,仅有37人入学,…  相似文献   

20.
女童失学问题已成为扫盲教育、义务教育中要解决的焦点问题,众多的研究表明:越是贫困的地区,女童入学率越低,辍学率越高,我们对西部地区八个边远地区县的女童父母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六种不利于女童求学的父母态度及垫抉择、较低的父母文化素质、不发达的地区经济的是造成西部女童失学的主要原因,优化西部女童教育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