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小平 《教学月刊》2000,(11):20-20
新人教社2000年版高中《语》保留了50%左右的传统课。笔发现,新版课本对传统课的注释修改较多,及时利用这一凝聚众多专家学心血的修订成果,无论对继续使用旧版教材的高二、高三的教学还是高一新教材的教学都不无裨益。本此,笔将试验修订本高中《语》第一册的有关注释与原教材逐一校读,并将修订情况略作分析归类,其改动原因大致有三:  相似文献   

2.
1958年秋季开学用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是就1957年的课本,加以修订编成的。这一册教材有三个部分。头一部分是准备课。准备课跟去年的课本一样,没有改动。一共六课,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育》2004,(7):7-7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教材篇目由64篇下降到60篇,一、二年级识字量从2500字降到2000字……昨日,记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了解到,小学语课本将再作调整,从今年9月份的新学期开始,学生负担将进一步得到减轻。  相似文献   

4.
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论语>十则中有一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本中注解:[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旧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第21课)中注解:[罔]迷惑.  相似文献   

5.
目前不少地区陆续把小学改为六年制,原来学过的十年制统编小语课文,大量地在新的课本中出现。为了完成年段的教学任务,不打乱六年制教材的系统性,“旧课新教”这一新的研究课题,就很自然并很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旧课新教”实际是“一文多教”的一种形式。要搞好旧课新教,首先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突出新的教学要求。同一篇教材由于放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单元,不同的类别(一、二类课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了,因而教学要求也大不一样。所以新教的课文首先要依傍所处年段的教学总要求。这些新要求大都体现在课后作业中。如第七册31课《捞铁牛》课后作业<2>“按事情发  相似文献   

6.
一本学期高小语文课本中新课文很多,旧课文仅占四分之一左右。这套课本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文艺性加强了,新选的都是文学作品;第二、新选的课文篇幅大多很长。拿高三册来说,课数虽然比旧课本少了十课,但全册字数反而增加了一万左右。旧课本中较长的课文如“开国大典”,一篇分三课,共约一千九百字,修订後的课本中二千字左右的课文很多,个别课文如“小社员”“三封信”等,第课长达五千多字。选用这些篇幅较长文艺性很强的课文,我认为有下列几方面意义: 一、可以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更好地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旧课本因为受字数的限制(一般文艺故事都只在七八百字左右),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人物形象比较乾枯,这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徵来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利的。儿童的特徵是:越是内容  相似文献   

7.
儿时学语文     
我初入小学是1929年,那时的语文课本叫“国文”,后来小学改为“国语”,中学以上仍叫“国文”。小学课本很简单,第一课是“手”,一个字,第二课是“招招手”,加了一个生字(招)。几年后的一年级课文有了改动,“招手”变了“拍手”,就生动得多了。这个课本的编写是受了第一次国内革命后的新思潮影响,一上来就强调了手———暗示“劳动”的重大意义。北伐前的课本第一、二、三课的课文,依次是“人”“手足”“刀尺”。日伪时期,内容增加,第一课是“天亮了,弟弟妹妹快起来。”但儿童们并未理解编者的“寓政于教”的苦心,大都…  相似文献   

8.
吕谦 《四川教育》2001,(7):57-57
今年秋季,人教版小语教材五年制和六年制的中、高段课本,进行了调整,除个别课文有变动外,教材的选目基本未动,而课后“思考练习”则作了较大改动。我有幸参加了本册教材的修订工作。这里,着重就中、高段课本调整的精神和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新课本也将《狼牙山五壮士》一转入“课外阅读”读本中。网络搜索还显示,在此事件前不久的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的最后一名幸存葛振林病逝。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被删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教材将《狼牙山五壮士》一由五年级教科书中调整到了与语教材配套使用的四年级下册《同步阅读》中。此外,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少年英雄雨来》等反映革命战争年代英雄事迹的课也被删除,被保留的只有《飞夺泸定桥》。这一事件被各媒体报道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针对各种指责和质疑,上海市教材编写组主编徐根荣对此课被删除的原因做出了如下解释:“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教师博览》2005,(6):4-5
据报道,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新课本也将《狼牙山五壮士》一转到了“课外阅读”读本中。而就在此前几天,名震中外的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的最后一名幸存葛振林刚刚病逝。尽管语课本删除“五壮士”与葛老英雄的去世没有任何关系,但人们还是难免会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难免会感到颇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是我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在原用第五册语文课本的基础上改编的。改编后的新课本共计32课,(其中新课文16课,原课本保留下来的课文16课),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后边有一个练习。课本后边附阅读材料5篇。下面谈谈改编后语文课本的一些特点.一新课本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政治挂帅,贯彻了为  相似文献   

13.
新课本概述 这册课本是根据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的要求编写的。全册包括二十二课识字教材,四十课课文,四次系统的生字复习和十二个单元练习,无论识字教材或课文,都以识字教学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澎”字读音辨山东徐有修周益平在《“澎”字读音小议》一文(见《小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1期)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认为五年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十册《穷人》一课中“汹涌澎湃”的“澎”字,课本注为peng是错误的,应该读作peng。此说不当。198...  相似文献   

15.
写字是中国人的一项传统基本功,写好字是小学语文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原国家教委委托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编写了小学写字课本,作为书法基础教育教材。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忽视了这套教材的重要意义,把写字课本作为学生自行的随兴趣完成的一项任务,甚至不闻不问,形同虚设。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遗憾。小学写字教材在继承中国传统书法精华的同时,又吸纳了新时期书法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它有如下特点。一是建立了规范化的写字规矩。这套写字教材从写字教学入手,一开始就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从执笔、运笔、结…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课本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范例,它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凭借,但如果教死抠课本,势必会制约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语教学要做到“三要”,努力让学生学到的课本知识得到延伸,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多种版本的课标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以全新的面目逐步代替了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以下简称“老教材”)。新教材被采用后,许多老师往往是将老教材束之高阁或是随便丢弃了。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对教材资源的一种浪费。应该看到,教材不管如何改变,它都是有继承性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找规律,并且做到恰到好处地利用好旧的课程资源。下面笔者便以人教版的新旧教材为例,谈谈利用旧教材课程资源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试析我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养教材,主要是指过去小学阶段所用的教科书。这类教材的编写历史悠久,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唐朝和五代以前的蒙养教材,除教字外还综合一些道格教育及一般知识的内容;二是宋朝至清中期的繁养教材,在内容方面呈现出专门化的倾向,如道植教育、历史典故、博物常识、诗歌辞赋等各有专书;三是清代中叶至近代以前的蒙养教材,出现了一批采用旧形式介绍声、光、电、化、算等新内容的课本。我国古代的蒙养教材除对儿童进行识字、读书和作文等基本训练外,还传授政治、道德、社会、历史、自然等各方面的知识。我国古代小学阶段的教…  相似文献   

19.
这册课本是根据教育部1958——1959学年度小学算术教材精简和补充纲要编写的,作为五年级下学期算术课的暂用教材。这册课本主要内容有公制度量衡、四则式题和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和数的整除四部分。同原来的高小算术第二册课本比较,增加了“数的整除”这一部分,此外,其他各部分教材,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教师们的意见做了—些较大的改动。现在把各部分教材的改动情况及要求简单地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语课本在近几年内改动较大。在教学要求方面,从课后思考练习题来看,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一些名优篇目不再统一要求背指定的段落,更多的是“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