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是当第二年兵的时候认识《新闻与成才》的。凭着以前在家时曾在报纸上发表过几篇散文、小诗,新兵刚下连我就被指导员相中,调到连部当了一名文书。通过看报发现,和我一块当兵的同班同学、后来调到团报道组当报道员的吕杰经常有新闻稿在《前卫报》上发表。羡慕之余,便萌发了搞新闻的念头。但由于我以前只写过文学稿,对新闻报道接触少,刚开始起步时,那些靠在“黑暗”中摸索的稿件寄出之后便泥牛入海。于是我便去请教吕杰,他向我介绍了《新闻与成才》。看过这本杂志以后,恰如久旱逢甘露,我毫不犹豫地订阅了全年的《新闻与成才》。每…  相似文献   

2.
在我斗室的书架上有5册自己装订的杂志合订本。它虽然在那些装帧考究的图书衬托下显得“寒酸”了些,但在找的心目中,它们却如同漆黑夜晚照亮我前程的明灯,有着很高的地位。它们就是引我走上成才之路的《新闻与成才》杂志。与《新闻与成才》的结缘,要追溯到6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刚穿上军装不久的新兵。一天深夜,睡梦中我们被一阵急促的“救火”声惊醒,营房西侧一家老百姓的商店着火了!我们连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火场并及时扑灭大火。第二天中午,回想昨晚战友们奋力救火的惊险场面,在学校时就爱写写画画的我,又萌发了写作欲望。很快一篇…  相似文献   

3.
4.
5.
我是“十年动乱”期间毕业的初中生。说是初中也名不符实,因为正而八经的只是在“文革”前上过四年初小。一个半文盲的农村青年,能一步步走上我军师职领导岗位,助我成才的离不开新闻写作。1978年,我已当了三年多兵,名字已列入了老兵退伍名册。由于这年探家归来写了一篇《父亲当上了劳模》的小文被原乌鲁木齐军区《战胜报》刊用,竟引起了团机关的注意。那时部队“笔杆子”很缺,领导见我有点文字潜力,便将我提拔为干部,并调到政治处当了组织干事。一篇小新闻稿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1986年我从团组织股长岗位上被调到师组织科…  相似文献   

6.
论情感,我与《新闻三昧》相“恋”交往了十几年,可谓情深深,意长长;论成才,我从一个车间的业余通讯员一步步当上了厂党委工作部部长。不仅是我,我们单位还有不少业余通讯员经过自身不懈努力,走上了党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工会主席、科长以及科室管理干部岗位。我为此也深深体味到《新闻三昧》帮助我们通讯员进步成才的成果。十几年来,尽管厂党委工作部先后压掉了其他数种杂志,但《新闻三昧》的地位却安如磐石,称似泰山,一年一年地续订,其中最突出的缘由,就是《新闻三昧》内容丰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与通讯员的心贴得最近,颇受众多通讯员青睐。也可以这样评价,《新闻三昧》适销对路,是我们“通讯员”心中的名牌产品,已在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的新闻专业刊物中,我对《新疆新闻界》情有独钟。记得前年刚入伍时,部队成立新闻报道组。团里知道我入伍前是县中学生文学社社长,又发表过20多篇文学作品时,就让我当报道组组长。我满口答应下来,下了决心要改变团新闻工作的落后面貌。我自信发表过文学作品,搞新闻报道不过是小菜一碟,还没有认识到学习新闻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一段时间碰到什么写什么,两个多月过去了,五六个人的报道组只有3篇稿子见报,我这当组长的连—篇还没发表,我急得团团转。这时,政治处主任找来几本《新疆新闻界》杂志要我看看。我捧起仔细阅读,方才觉得有门,它栏目多,内容丰富,实用性较强,也贴近新闻实际,对基层通讯员,尤其是初学报道的通讯员确实有帮助,从此,就结识了它。吸收刊物提供的新闻知识,使我渐渐入了门,搞清了新闻和文学的区别,懂得了如何按新闻的基本要素采写新闻,路子—亮  相似文献   

8.
1991年,我这个业余新闻写作爱好者,竟在《中国体有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18家报刊及电视台被采用稿件40余篇。由于我报道了我矿各方面的经验和成就,矿上发给我宣传报道奖金一千元,并记二等功一次。我这点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新闻知识》这位老师。记得去年初到宣传科送广播稿,偶尔在桌子上发现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的新闻专业刊物中,我为什么单单青睐《新闻三昧》?说来话也不长。记得前年刚入伍时,部队成立新闻报道组。团里见我入伍前是县中学生文学社社长,又在报刊上发表过几十篇文学稿件,就任命我当报道组组长。我满口答应下来,并立下了到年终改变团新闻工作落后面貌的军令状。我自信发表过文学稿件,认为写新闻是小菜一碟,所以不注重新闻理论的学习,见到素材就写,结果往往是“瞎子点灯——白  相似文献   

10.
1989年,我们公司成立宣传科,让我去当宣传科长。说是科长,其实就我这个“光杆司令”。23年的军人生活使我养成了服从命令的习惯。虽然脱掉军装已有10年之久,但在对待工作调动上,仍然没说过一个“不”字。我因家贫,入伍前没有上过学,在部队靠自学搞了个中专。凭经验写个总结,作个工作计划还可以,写新闻则是一窍不通。不通也得写,任务压在身上没有办法。前两年我是按照写总结的路子写新闻的,一篇稿一  相似文献   

11.
刘韬 《新闻爱好者》2007,(10):47-47
闲暇之时,总爱翻阅自己篇篇印成铅字的文稿。细细咀嚼喜悦的同时,我内心深处会油然涌起一番感激之情,是《新闻爱好者》这份虽然年轻却厚重的刊物,引我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逐渐走上了新闻写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多次因故失去考学的机会,原本认为我的军官梦将要破灭,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新闻与成才》帮我圆了军官梦,使我走上了新闻干事这个岗位。说起我和《新闻与成才》的故事,却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回忆。我是怀着报考军校的愿望入伍的。我当新兵时就开始加紧复习文化课,准备参加军校考试,可事与愿违,1993年那一年,当我具备考军校的条件时,却因名额受限,未能如愿。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是极其残酷的。沉重的打击,使我感到前途渺茫。正当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的时候,连队指导员对我说:“小李,听机关里的同志讲,新闻报道成…  相似文献   

13.
物换星移,时光如梭。屈指算来,我从戎戍边已30年。30年来,我看过许多刊物,大都是断断续续,未能持之以恒,唯独对《新闻与成才》(包括前身《解放军报通讯》及增刊)杂志情有独钟,一直坚持拜读了30年。30年来,许多刊物阅后被我抛弃了,在先后6次搬家过程中清理出去了,唯有对《新闻与成才》,却把她奉若宝贝,装订成册,保留至今。我阅读她,珍惜她,保存她,是因为她给了我新闻知识和写作技巧,给了我搞好新闻工作的信心和力量,给了我组织指导新闻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启蒙的好“老师”1968年3月,我入伍来到叶尔羌河畔军营。1个月后…  相似文献   

14.
由解放军报社编辑、长征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与成才》月刊(原《解放军报通讯》),自一九八五年一月公开发行以来,得到了军内外广大新闻工作者和青年读者的热情支持。在新的一年中,《新闻与成才》将在保持刊物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开拓,锐意求新,继续做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为志于新闻与写作的朋友们铺设成才之路。《新闻与成才》的主旨是,立足部队,面向全国,培养军地两用的新闻人才和其他  相似文献   

15.
我叫梁宝海,今年19岁,是山东省无棣县梁郑王乡的新闻干事。我能成为省级报刊的通讯员,登上“模范通讯员”的领奖台,第一个要感激的,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新闻知识》。我是从1986年开始写稿的。当时,由于家境贫寒,被迫辍学回家务农。白天,我拚命地干活;晚上,伏在昏暗的油灯下写作。一月下来投稿二、三十篇,谁知却不见采用一个字。为此,我消极、沉闷了。就在我悲伤、绝望的时候,县电台的范立勋老师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当即被其中《得奖新闻采写谈》、《新作评介》、《通讯员与成才》等栏目吸引住了,于是自费订了《新闻知  相似文献   

16.
我,是金融战线上的普通一员,业余时间喜欢“爬格子”,但一直没有文章变成铅字的。自从我“恋”上《新闻知识》后,是她为我指点写作上的迷津。先后,有10余篇论文、通讯、特写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1988年秋,《农家信使》报一位老编辑下基层时,把《新闻知识》推荐给我。果然,里面开辟的“通讯员经验谈”、“得奖新闻采写谈”、“业务研究”、“谈谈经济报道”等栏目,很适合我的口味。这本刊物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强,通俗易学。几年来,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业余时间,我都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从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7.
当兵第二年,我所在部队奉命开赴宁夏西湖执行生产任务,官兵们吃的是干粮,喝的是涝坝水,住的是地窝子我被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R满老茧的手开始操起了笔·然而,“初人佛门念经难”,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投出去的稿件不下百篇,篇篇如泥牛入海。我自认不是“摇笔杆”的料,索性将全部底稿付之一炬,发誓不再舞文弄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在我部搞调查研究的师宣传科科长王彦夫。当我把屡投不中的情况告诉他后,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拿出了3本旧的《新闻与成才》杂志留给我,告诉我她就是最好的老师,自己就是从认她为师…  相似文献   

18.
我从小酷爱写作,并发誓长大要当一名记者。然而,客观的实际使我未能如愿。大学毕业,现实的机遇使我有机会穿上戎装,同时,为我结识《新闻与成才》创造了绝好的条件,圆了我久违了的新闻梦。“小张,我们这里需要一名报道干事,不知你……”?宣传股长找到我,用这种试问的口气想了解一下我的情况。说心里话,能从事新闻报道是我由来已久的心愿,但化工专业毕业的我对新闻真是一窍不通,我能行吗?我十分矛盾。“人,要自信,只要肯努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我有《新闻与成才》,你看一看,喜欢干这行,明天就去军报道组学习。”捧着这摞厚…  相似文献   

19.
算起来,我结识《军事记者》已有17个年头了。那是在1991年2月中旬的一天,我入伍才两个多月。一个星期日,班长带班里其他几个新兵到街上买东西,只留下我和另  相似文献   

20.
白石 《档案天地》2007,(3):21-27
我这一生颇多磨难。18岁在大学上学时.就曾被国民党怀疑为共产党的地下领导人,全城戒严,将我逮捕.多次审讯无结果,便被不明不白地关进大狱。解放后刚过几年好日子.1955年反胡风反革命集团时,被疑为胡风集团成员,被长期看押,因无任何证据不得不将我“解放”。恢复工作不久夫妻双双又打成右派.我因为不承认任何错误、不写检查.从严惩处,开除党籍公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