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采把现代性视为柏拉图主义的一种变体。他通过对柏拉图主义教育哲学的批判达到了对现代性教育的批判。他认为自柏拉图以来的教育所指向的真理和道德体系,是用逻辑手段虚构出来的道德化的世界本体。他主张通过彻底的虚无主义来根治虚无主义,把传统形而上学和基督教的颠倒了的东西重新颠倒过来,重新肯定生命是最高的价值,从而在根源上彻底批判现代性教育。  相似文献   

2.
3.
本着对生命与感性的激情,尼采天生地排斥将感性世界虚无化的形而上学,他通过对基督教、科学和语言的分析与批判,力图将形而上学从其避难所中一一逐出,从而回归真实感性的生活世界.事实上,透过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文本,我们也可以因此来审视西方形而上学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尼采锤子哲学的政治思维方法、权力意志的政治阐释理论、虚无主义政治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尼采对现代政治的批判.尼采的政治思想作为人类从现代社会到未来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探索形式,具有反现代性的消极特质,而其中对现代社会弊端的批判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是一种宗教信仰,但又是一种价值体系。尼采的反基督教就是反对基督教的价值观。他认为,基督教的价值观源于欺骗和虚伪,出发点是逻辑等形而上学手段,是和生命的法则相对抗的错误的堆积。因而他要砸碎这一价值体系,重建一个尊重自我、高扬生命大旗的价值体系。他的价值观的出发点就是肉体和本能。尼采对基督教价值体系的批判是深刻的、一针见血的。  相似文献   

6.
尼采认为,历史是人的生命意志的反映,它是英雄人物在瞬间的艺术创作冲动的产物。人的历史开始于“个人具有创造性的自我解放欲望之际”,这是尼采历史观的原始起点和意义支撑。他认为真正的历史应该有利于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和个体生命的解放,而现在的历史已经背离了历史的本来意义,成了生命发展的桎梏和障碍。现代历史教育是错误历史观与错误人生观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摧残人性的教育,它使受教育者交得虚伪、迟缓、猜疑、抵触,并以软弱的人格、麻木的心态期待着刺激性“事件”的发生,哪怕它危及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尼采对"另一个世界"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命之热爱,缠绕着尼采;对健全人类之渴慕,激励着尼采。可是遍视古今,尼采却发现因世界的二元分裂和世界真实关系的颠倒,人之生命被遮蔽,人之尊严丧失。为了能回归唯一真实的世界——生命世界,让人“成为你自己”,尼采深刻地揭露了“另一个世界”的真实面目,将人的生命从理性、道德和上帝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8.
科恩教授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他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批判:为差别原则辩护的道德任意性声明与差别原则本身的内容相矛盾。道德任意性声明谴责那种由自然的天赋和社会环境的偶然性引起的不平等,包含对关系平等的肯定;而差别原则,特别是规范地、词典式序列解读的差别原则本身的内容,则无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人格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反思中国人人格、根除中国人人格中的奴性,将是实现人格现代化的必经步骤.笔者试借鉴尼采道德哲学中对奴性人格的批判和对创造性人格的著述和讨论,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创造性人格模式,促进国人人格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集中探讨尼采的悲剧文艺思想。在美学上有很高的造诣的尼采,突破传统上单一的悲剧批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二元冲动学说,阐释酒神(Dionysus)和日神(Apollo)的二元冲动如何成就了希腊悲剧的辉煌,着眼点在于酒神精神对于希腊悲剧的本质意义,酒神精神是其悲剧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关于尼采,尽管人们看法各异,褒贬不一,但他作为一个处在世纪转折点上的哲学家,始终影响着当代西方思想界。他一生所关心的既不是哲学概念的语义分析,也不是建构一套深思熟虑的哲学体系,而是通过对人的生命的深刻观照和体验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颇具特色的人生哲学——这正是构成尼采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的根本因由。本文就此谈谈他所刻画的人生画卷的观感。 一、尼采人生哲学的前提: 悲观主义 当年轻的尼采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时,他便深受十九世纪中后期滋生和蔓延起来的悲观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漫长的中世纪,基  相似文献   

12.
13.
个体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在伦理学史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伦理学主张。黑格尔对它们给予了深入的考察和剖析,认为它们各有其片面性,应该使它们结合起来,超越彼此间的相互对立。他运用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统一的原则,解说伦理、道德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批判固守个体性原则或整体性原则的片面性,他的超越个体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对立的思想,是他的伦理道德观的合理内核,在今天对于思考、探索伦理道德问题仍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把鲁迅和尼采这两位生活在不同社会条件下,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家放在一块儿比较研究,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但是,由于一向疏于介绍尼采学说的缘故,鲁迅与尼采之谜尚未揭开。我想,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进一步讨论:(一)鲁迅早年为什么“醉心于尼采”?(二)鲁迅在他思想发展的早期、中期从尼采学说中择取了什么?(三)鲁迅后期是不是“彻底否定”了尼采?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谈一点个人意见。一本世纪初年,鲁迅在日本求学时,东京学界正“磅礴着”尼采学说。据周作人回忆,鲁迅那时很喜欢读尼采,“《扎拉图斯忒拉如是说》一册常在案头”。鲁迅被尼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上,知道尼采大名的人自不会少,可是真正了解他的人恐怕又不太多.尼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长期以来,他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简直象魔鬼一般可憎.人们一提到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将他与法西斯联系起来,什么疯狂、反动、歇斯底里、战争狂人等一些罪恶的词汇立刻就在人们脑海里翻涌起来.十年动乱期间出的一本哲学小词典,说他从小就接受了反动教育、崇拜俾斯麦、拥护侵略,是“最早鼓吹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思想家之一”,还说他“极端仇恨人民,无耻地鼓吹极端个人主义,狂热地叫嚣侵略战争”,“公开宣扬阶级压迫,露骨地咒骂劳动人民”等等.虽然我不敢妄言这些话全都是不实之词,但是如此极而言之,似乎也缺少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  相似文献   

16.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悲剧艺术起源于酒神节庆典的酒神音乐,悲剧是酒神兼梦神型的艺术,悲剧的价值在于以艺术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使生命的痛苦由审美转化为欢乐,生命最终通过艺术而获得拯救。从尼采的悲剧价值论中,我们又能得出对当下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爱的原则     
每当看到孩子那红扑扑的小脸,我的心中就漾满了满足与幸福的色彩,总是安慰自己说:为了孩子的笑容,怎么累,怎么苦,我都心甘情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更是不断告诫自己和老公:多一些呵护,少用批评,杜绝惩戒。然而,渐渐地,我越来越多地感觉到了一些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欲求越来越多了,不合理的也与日俱增。当我弯下腰来和他说理时,他时常听不进去。我的理智呼唤我对孩子说“不”,然而孩子更为强烈:他时常一边哭,一边叫:“我不要妈妈……”我的心里开始不安起来。于是,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开始隐隐地疼起来。不知不觉地,我又投降了好几次,但…  相似文献   

18.
尼采探索希腊悲剧的本质是为了最深刻地揭示希腊的创造精神的深层原因。悲剧的日神因素和酒神因素这一对立在悲剧中被扬弃而归于统一。在悲剧中,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悲剧所给人的形而上的慰籍就是现象的毁灭丝毫无损于意志的永恒生命。  相似文献   

19.
尼采的历史教育观与其历史观是融为一体的,他强调历史与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人的自由精神与创造性,实现人类生命力量不断地整体性攀升,以此服务生活和推动历史运动。历史学家与历史教育家都应该是人生哲学家。要充分把握“纪念的、怀古的、批判的”三种历史形式在历史教育中的积极意义,看到“非历史感”对于创造文化辉煌的教育价值,并警惕“过量的历史”及其教育对个性与文化创造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康德哲学作为理性主义哲学和意志主义哲学的共同源头,对黑格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黑格尔也对康德哲学进行了理性的批判,这主要体现在黑格尔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批判上,被称为"批判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