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微 《华章》2013,(24)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信息传播的不断扩大,世界逐渐融合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语言作为沟通的工具,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翻译是各种语言的沟通者,消除语言间的障碍,让人们能够顺利的交流。同时翻译是一项高超的技能,也是一门精深的科学,它有很多种类型,交替传译是其中很有特点的一种,很早就被很多国际会议所采用。本文主要探讨交替传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方式,其独特之处和相关翻译策略,以帮助从事交替传译的口译译员和口译爱好者从整体上把握交替传译,在实践中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玉红 《海外英语》2012,(14):155-156
近些年来,人们对汉英交替传译研究这一课题越来越关注,笔记策略也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有关汉英交传笔记方法的研究,总结和梳理出一套可行的汉英交传笔记策略。从而提出:要在熟练所有笔记方法的基础上,反复地练习,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  相似文献   

3.
衡量口译质量的标准包括大意回复(clause recall)、关键词翻译(key word retrieval)、流利性标识(dysfluency markers)及语速(speed rate)。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分听辨、笔记、表达诸方面相关因素与口译效率的关系,试图探讨汉英交替传译提高交传质量的策略。实践研究结果显示,交传质量受到听辨能力、记笔记能力和中英双语转换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日趋紧密,这对中国的口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替传译这一口译形式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大小小各种场合。因此,本文就译员如何进行高质量交传活动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从听辨、理解、记忆和笔记四个方面探讨交替传译的策略和技巧,对交替传译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口译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要灵活处理冗余信息。从语篇信息性平衡角度出发,在汉英交替传译中针对特定冗余信息需要采取相应的变通策略。研究表明:一方面要根据汉语特点从语言层面虚实转化剔除冗余,优化语言,并且要随着交际情景变化对源语化繁为简,融合提炼;另一方面,当口译内容涉及的文化内涵或背景知识对于听众相对陌生时,增加冗余信息可促进更好地了解。与此同时为了缓解临场压力,增添冗余是行之有效的口译应变策略。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理论回顾和实例分析探讨了汉英交替传译中信息选择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该文介绍了Daniel Gile的交替传译认知负荷模型和口译忠实性研究,指出在保证传达主要信息的前提下,必要时应省略次要信息以降低译员总负荷,从而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如果不能省略原文的冗余信息可能会产生中式英语,阐明了汉英交替传译中贯彻信息选择策略的必要性。随后进行了一个实例分析,阐述了交替传译中信息选择策略的可行性。信息选择策略是交替传译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策略,应该在口译教学中加以贯彻,教导学生在面对源源不断的信息时,不应舍本逐末,而应抓住主要信息,适当省略和压缩次要信息,以降低任务总负荷,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7.
王静 《海外英语》2011,(2):137-138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与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跨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凸显,其中口译在促进新时期现代化建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交替传译作为口译的重要形式使用更加广泛。而记录好笔记,对于交替传译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笔记记录有一定技巧和原则,需要进行专业训练。  相似文献   

8.
郑晨光 《海外英语》2013,(21):207-209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认识。比较是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特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对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种口译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在译语产出时差、译员的记忆方式、注意力分配、对源语的预测能力、口译质量、技术手段、受众对译语质量的评判、设备条件、适用范围、会议占用时间以及发展历史等方面存在众多的差异。认识这些差异,有助于对口译理论和技能的正确认识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张雯雯 《考试周刊》2008,(7):190-191
笔者分析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各自的特点及区别.以及交替传译在同声传译培训中的作用及其优势,从理论及自身经验基础上反驳了同声传译培训不需要教授交替传译课程这一观点.并提出交替传译课程对同声传译培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在交传训练还是正式的交替传译现场,笔记都被认为是关键所在,因为即使是记忆力异常出色的译员也无法长时间单纯依靠记忆来记住信息。口译的临场性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挑战性,对记忆的考查非常具有挑战性,要求译员在紧张的口译现场既做到同步记忆,又做到同步接收新的语言信息,这就使口译笔记有了用武之地。文章拟通过分析交替传译对记忆的要求,探讨交传笔记的概念特点及如何做笔记,进而得出:译员只有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笔记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姚艳波 《文教资料》2008,(23):65-67
理解是口译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吉尔的口译理解模式和口译教学实践表明:在英汉口译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水平受到了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能力及精力分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文章提出必须在视听说课程、文化课、特殊用途英语课和口译等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13.
袁俊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0-121,124
由于人脑短时记忆容量的有限性,笔记在口译中,尤其是在交替传译中显得十分重要。口译笔记因人而异,但也有一些规则可循。首先,口译笔记要精练;其次,口译记录要快速清晰。为提高记录速度,除了缩略词外,译员还需熟练掌握并使用一些速记符号。口译笔记使用中文或英文都可以,也可以双语兼用。口译笔记的格式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关键是为着使用者读起来方便。另外,在口译过程中,不可过于依赖笔记,要以脑记为主,笔记为辅。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在交传训练还是正式的交替传译现场,笔记都被认为是关键所在,因为即使是记忆力异常出色的译员也无法长时间单纯依靠记忆来记住信息.口译的临场性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挑战性,对记忆的考查非常具有挑战性,要求译员在紧张的口译现场既做到同步记忆,又做到同步接收新的语言信息,这就使口译笔记有了用武之地.文章拟通过分析交替传译对记忆的要求,探讨交传笔记的概念特点及如何做笔记,进而得出:译员只有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笔记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比汉英两种语言的相异之处、了解二者差异的基础上,以错误分析为理论基础,对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辨识并分析传译过程中译员犯得各种类型的错误,进而提出一些可实施性的解决策略。此研究结果将有助向职业译员迈进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常见错误、掌握口译策略、提高纠错能力,并为今后口译方向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笔记在交替传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笔记能够减轻口译员的记忆压力,通过提示所记忆的内容来提高口译质量。但是,如果对笔记的认识不当,记笔记的方式不正确,就会影响口译员对原语的记忆并成为准确传译的干扰因素之一。本文以Daniel Gile的"认知负荷模式"为指导,通过分析交传笔记的所存在的问题来探讨有效记笔记的方法,进而提出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记笔记问题,进一步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脑短时记忆容量的有限性,笔记在口译中,尤其是在交替传译中显得十分重要。口译笔记因人而异,但也有一些规则可循。首先,口译笔记要精练;其次,口译记录要快速清晰。为提高记录速度,除了缩略词外,译员还需熟练掌握并使用一些速记符号。口译笔记使用中文或英文都可以,也可以双语兼用。口译笔记的格式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关键是为着使用者读起来方便。另外,在口译过程中,不可过于依赖笔记,要以脑记为主,笔记为辅。  相似文献   

18.
交传笔记是口译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技巧。本文从交传笔记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交传笔记的特点和原则,提出了交传笔记记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娟 《文教资料》2011,(10):35-37
本文以真实的英汉交替口译场合为案例.研究了英汉交传中重复策略的类别和特点。本文还探讨了在英汉交传中重复策略的理论支持.以期帮助译员达到更佳的口译表现,并为交传的理论研究领域作出补充。  相似文献   

20.
交替传译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译方式,广泛运用于各国领导人的会谈、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在交替传译中,脑记起主要作用,笔记辅助记忆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