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历来重视对国家公职人员道德情操的培养,教师作为公务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完整的中小学教师师德问责制度,包括规范化的教师准入和发展机制、多元化的问责主体参与制度、完备的教师师德评价内容、人性化的教师师德评价方式,以及科学的教师师德惩戒制度。整个教师师德问责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师德问责理念先进、主体多样、制度完善、程序公平以及问责惩戒点低、处罚力度大等特点。新加坡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启发价值,我国应当重视国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完善中小学教师师德问责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强对教师师德问责的严厉度并建立完善的教师准入及评价标准相结合的教师进出机制,以此保障我国师德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问责制是规范教师师德行为的重要制度工具.新制度主义提供了从规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三个维度分析制度与行为之间互动关系的解释工具.运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维度可以解释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和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相关关系.以美、加、英、法、德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可以从规制性维度—法律法规、规范性维度—问责主体、认知性维度—问责制度体系三个方面,解构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其共性与差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建设的成功经验,加速健全法律法规、构建全方位的多元问责主体、形成"准入—认证—评价—奖惩—救济"的问责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向来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约束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管理制度。本文以安大略省为例,简要介绍师德问责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大略省中小学师德问责的主体,其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具有问责主体的多元化、问责程序的全程性、问责结果的严肃性和管理标准的动态发展性等特点。安大略省中小学师德问责制对我国建立健全师德问责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制度设计也为我国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行政问责制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运用,强化了政府官员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行政责任意识。本文从行政伦理的视角来探讨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指出目前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存在诸如问责的伦理基础薄弱、问责主体角色冲突、问责制度化和程序化难以深入等问题,提出应从构建常规的问责监督程序、加强行政问责伦理建设和深化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问责等方面来完善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5.
周湘林 《教育研究》2021,42(6):126-137
科研诚信问题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加强问责是重中之重.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探究高等学校科研诚信问责制的逻辑机理及建设的突破方向,可为加强科研诚信问题治理提供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以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为案例进行研究显示,构建"四轮驱动"式整合性全过程科研诚信问责制,通过"明责—知责—察责—追责",有助于达到科研诚信问责制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目的与要求.我国高等学校加强科研诚信问责制度建设需从理念、体系、内容、工具、运行等维度进行突破.通过设立专门负责科研诚信问题治理的相关机构,系统建立健全科研诚信问责机制,绘制总体性的科研诚信问题治理流程图,将部门、问责链、机制整合起来,发挥综合效应,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科研诚信问责制度体系现代化,提升科研诚信问题治理能力,提高科研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民主化浪潮的推进,问责制也被逐渐引入教育管理体制中.当前中国高校行政问责存在问责主体不清晰、规章制度不健全、问责范围不明确等问题,必须从建章立制、明晰职责、创造问责文化氛围、搭建多元问责制平台等制度建设的层面构建中国高校行政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7.
反思高校问责必须探讨其逻辑假设: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高校责任实现途径及其与问责的关系,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之间及法治与人治之间的关系。问责动力系统模型表明制度供给、伦理途径、降低交易成本是解决当前我国高校问责动力不足的根本途径。由于高校问责行政化的弊端和困境,非行政主导的多元问责模式将是高校问责制改革的方向。走出高校问责的官僚政治等多方面困境,须从元制度、保障机制和实施机制等多层次制度供给入手。  相似文献   

8.
推行高校问责制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诉求。目前我国高校问责制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各种视角积极探寻完善我国高校问责活动的路径,包括:规范问责程序,促进科学问责;同体异体结合,推行多元问责;推进信息公开,实现阳光问责;重塑问责文化,倡导柔性问责;完善相关机制,确保长效问责。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高校领导干部问责制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权力监督机制,也是建立“民主、廉洁、负责任”大学的有效制度安排。但作为一项建设阶段的制度,高校领导干部问责制的现状喜忧参半,建议高校可通过建立内外互补多元化问责机制,明晰责任归属,加强追踪监督力度,形成完整的问责监督体系,浓厚问责文化氛围等措施,完善高校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0.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新亮点。要建立科学、合理、实效、法治的行政问责制,除了制度的构建外,还需要行政问责文化的建设。行政问责文化有其独特的内涵及特征,在构建行政问责机制中的作用逐步彰显,但现阶段行政问责文化建设滞后的现象不容忽视,其缺失有着深刻的原因,建设行政问责文化仍是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查永军  蔡锋 《江苏高教》2012,(2):27-29,35
我国高校内部已经形成了行政主导的问责制,行政主导的问责制引发了问责主体错位,问责目的难以实现,问责范围有限和程序不公等问题。行政权力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国高校内部行政主导问责制的主要原因。把高校当成学术组织来建设,建立和完善师生共同参与问责的机制,建立独立审查和评估机构,以及不断丰富问责的内容和形式等,是建立起以学术为主导的高校内部问责制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建立有包括问责主体、客体、内容、方式和结果的完整教育问责制度。但是缺乏异体问责;问责内容层次偏低;缺乏政治责任和道义问责;缺乏科学严密的问责程序。教育行政问责的完善需要进行法制化建设,扩大教育民主参与与监督的力度,完善问责体系与机制,使教育问责常态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3.
高职师资培训体系建设是在现状与需求调研基础上,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多元治理体制,开发涵盖岗位实操能力、课程执教能力、教学发展能力和师德师风素质的培训标准、模块化课程、碎片化数字资源,建立线上线下协同培训平台和长短期结合培训机制,科学有效的过程监控与评价体系,满足教师实时且常态化参与培训学习与专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行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实质是一种政府对高校的问责制.该种问责制属于管理视野中的问责范式,为了提高制度运行效率,须向治理视野中的问责范式转型,即建立中国高校社会问责制.应从高校社会问责的六个构成要素:期望与需求、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内容、问责程序、问责后果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通过提高高校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意识、健全问责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措施促进制度的渐进变革.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中小学教育惩戒实现从最初的“零容忍”政策下的教育惩戒到“恢复性”和“支持性”教育惩戒的转变,这一转变表明美国中小学教育惩戒从反应和惩罚模式转变为预防和纠正模式,表明美国中小学教育惩戒从对问题行为学生的严厉惩治到注重惩戒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修复,再到对学生问题行为预防与干预的转变。美国中小学教育惩戒模式在转变过程中实现了问责重点的转移、预防机制的建立、惩戒队伍的专业化和行为数据的完善等,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惩戒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的科学基金制度目前在行政管理方面日臻完善,而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行政体系还存在顶层设计、跨部门协同机制不完善,规范化管理与决策执行保障机制仍存缺陷,统筹整合力度不强等问题。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科学基金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及行政体系的内部运营机制,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科学基金行政管理制度,推动我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惩戒是针对学生不合范行为的否定性制裁,本质在于教育性。基于我国1034位中小学教师的实证研究表明,教师教育惩戒以言语教育为主,教育目的达成度不高,教师教育惩戒存在两难境地。教师教育惩戒能力较强,不同类型教师的教育惩戒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教育惩戒能力受到价值感知、法律支持、校长支持和家长支持的共同影响,价值感知对教师教育惩戒能力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影响因素。教师教育惩戒行为的规范和教师教育惩戒能力的提高有赖多方协同教育惩戒体系的构建,具体而言包括政策保障、学校制度建设和家长支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问责是高等继续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问真责、真问责应成为高等继续教育治理的新常态。我国高等继续教育问责机制随高等继续教育政策变迁而不断变迁。目前我国高等继续教育问责机制存在问责政策模糊、问责主体单一、问责标准不一、有责不问、问责不严不深等现实困境。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问责机制的改革方向是加强问责立法保障,构建多元问责体系,细化问责标准,强化有责必问、有问必实。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动,学校治理现代化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为衡量中小学治理现代化的程度,基于概念辨析、文献综述及政策分析,提出一个综合性框架,从自主办学、多元共治、依法治校、监督问责、效率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等五维度进行分析。在未来,要在实践中深入推动治理现代化,中小学要加强治理主体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校治理的体制机制,以测评驱动学校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教师培训效果不佳是制约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新时代对高质量、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需求的大幅提升,传统教师培训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现代化教师培训制度的建构急需从管理走向治理。教师培训制度构建的治理转向是“治理”理念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应用,是对日益复杂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场域、教师培训面临的实践困境、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等多个现实问题的回应。治理视角下教师培训制度建构的运作框架要从治理的价值理念、主体结构、过程机制及行动共识等维度进行搭建,在教师培训制度建构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多元主体的关系结构、互动协商的过程机制以及共建共享的行动共识。在具体的制度建构上,可以通过建立生态化的需求诊断制度、构建动态化的互动协商机制、构建常态化的资源共享制度、完善与培训相关联的教师评价制度来实现对教师培训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