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已经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思维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关注良好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使新课程理念得到具体落实呢?一、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学习“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授,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是数学活动,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在考查、操作…  相似文献   

2.
鲍国富 《福建教育》2023,(19):34-38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以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教—学—评”一体化为主导理念,基于语料、结构、策略开展作业设计,关注情境、任务、过程、解决问题四大要素,形成行为表现、建构反应、成果呈现三种作业类型。  相似文献   

3.
ChatGPT的发展引发教育领域新的对话革命。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学习范式,对话式学习历经教学对话、对话式教学等阶段,正朝智慧问学的新阶段发展。智慧问学作为对话式学习的高阶形态,是学习者基于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通过主动提问寻求大语言模型回应,实现递进式问答对话与迭代式内容生成的新型学习模式。文章深入探讨了基于ChatGPT的智慧问学模式,剖析了平等性、开放性、建构性、角色互惠的理念原则,提出了“5W”模式的提问策略,并基于“认知需求—问题开放程度”设计了四类问题,形成螺旋递进的问学流程和五种对话类型。最后,文章建议以“尊德性”为价值导向,用实践智慧引领对话智慧;以“问学”设计为逻辑起点,培育高阶思维能力;以“会评”为核心要素,提升学习者再反馈素养。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认知意义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基于如下假设:知识是学习者在试图理解其(原有)经验的意义时建构出来的。”“学习者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积极寻求意义的有机体。”即“认知意义的建构”意味着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借助情境体验来建构认知意义。如果学生认知意义的建构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代最为流行的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强调学习过程的情景性、社会性。认为“情景、协作、对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理论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化学教学设计,必将给化学教学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下面介绍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化学反应速率”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愿与同行切磋,共同提高。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  相似文献   

6.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 ,知识不是由外界传递给学习者的 ,而是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所获得的。教学就是通过“情景创设”、“协作学习活动”、“会话”等手段帮助学习者最终达到“意义建构”的过程 ,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是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精髓。实施网络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 ,支持这两种学习方式。本文拟从分析网络教学的结构诸要素相互关系入手 ,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一、网络教学的结构诸要素及相互关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野下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是学习者借助某种认知工具 ,在某种教学策略的…  相似文献   

7.
高潇怡  李维 《中国教师》2014,(19):56-59
<正>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构成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主义认为,个体有自己的看法,对未曾接触过的问题,学习者能基于其认知构建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解释。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在新知识经验与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中,已有知识和经验得以不断扩充和改造的过程,是通过人与人相互协作的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个体通过学习,逐渐建构起关于事物本质、规律及与  相似文献   

8.
王雷 《教学月刊》2023,(4):8-12
物理观念包含观念形成和观念应用两个要素,教师应将这两个要素有机融合在物理教学之中,以此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发展。教师可基于对经验与观念关系的分析,建构从经验到观念的实现模型,以此指导教学。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以本体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去设计教学活动,并分阶段设置阶梯性任务,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创中学”“用中学”,让学生在经验呈现中产生认知冲突,在经验反思中形成观念,在经验超越中应用观念,从而在观念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发展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9.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 :“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把外部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的过程 ;顺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信息时所引起的原有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 ,学习者的积极主动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促进积极建构 ,谈几点作法。一、发扬教学民主 ,突出学…  相似文献   

10.
论概念图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图是一种将学科内容的学习和学会如何学习结合成整体的有效工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那么,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呢?本文就是把概念图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上的实践总结。一、概念图及其理论基础⒈概念图是用来组织与表征知识的结构示意图概念图是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用连线把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整合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图1就是概念图的一个实例。图1“溶液”概念图概念图包括节点、命题、连线和层级结构等要素。节点表示概念…  相似文献   

11.
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方式,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概念,是特定境脉下个体综合性、实践性的动态交互认知过程。“在线学习”脱离实境,要求学习者有很强的元认知能力。教师强化“境脉对话”的设计与组织成为教学的重点,可以从精心设计境脉任务、有序联结学习要素、自主探索经验建构三个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助推“在线学习”的有效性和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正>结构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从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抓住各知识要素之间、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经历理解与迁移、联结与拓展、实践与应用的建构过程,形成新的、更具生长性的动态认知结构。在教学中如何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进行整体建构,进而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和相应思维方法的结构化,并从“立结构”逐步过渡到“用结构”?下面拟从关联、融通、  相似文献   

13.
柳友荣 《教育文汇》2023,(11):15-19
“建构”(construction)强调面对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学习者身临其境,积极参与,主动表征学习内容。“建构”是最好的劳动教育学习的姿势,是教育者用“抛锚式教学”,引导学习者在真实鲜活的世界里,搭建合理规范的认知体系和获得认知结果。人与生俱来是一种“未完成性”的存在,这种“未完成性”应该就是人类能主动“建构”彰显自身适应力的基础。劳动教育实践中主体建构需要教育者将劳动教育实践设计成基于习惯养成的活动、尊重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在师生共同体的基础上完成意义建构等。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这一框架中包含了人与世界及经验、超验之间关系的基本设想。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基本设想更好地引导学习者观察科学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让他们能够体会主体探索与合作建构的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从而理解科学的意义。基于建构主义开展初中科学教学,应创设情境,以科学探究为载体,建构科学知识;实施形成性课堂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具身学习形成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倡身体通过参与活动、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来建构知识。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学习者产生深度在场感和构建新的身体图式。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具身学习环境的设计可从“学习者”“环境”“媒介”三个维度进行,促进学习者的情感、思维和行为形成动态回路。实践表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具身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体验式语法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获得积极语法学习体验为导向,通过参与、愉悦、共鸣的体验学习过程,引导学习者获得语法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模式。在体验式外语教学模式的四大要素中,“参与”是实现其他要素的重要前提。在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状态的激发有赖于教师不断整合和开发资源,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借助信息手段使学生在经验活动中内化知识和生成概念,从而获得稳定持久的语法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7.
当前远程学习的课程设计普遍存在目标设计缺失的现象,这可能源于人们对远程学习目标“是何”及“如何”运作的认识不够,从而导致学习者面临学习失败的风险。探讨远程学习目标“是何”是研究“如何”的先决条件。远程学习目标结构研究,旨在探讨远程学习目标的类别及其关系。活动理论是一种重在把活动系统作为分析单位的分析模式,迄今为止经历了“中介说”、“层次说”、“要素说”三代发展历程,为人们重新认识远程学习的目标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提示人们可以从活动层中的“过程”与“结果”维度去认识远程学习的目标结构,并从行动层中提取描述远程学习过程目标的5个要素:主体、客体、工具、行为、时间,建构出远程学习“过程一结果”目标结构的分析框架。远程学习目标结构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学习之初对远程学习结果及实现结果的过程做出规划,为之后的目标实施及评价提供保障,规避学习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点在于重建“学习”的概念,树立一种新的学习观。佐藤学教授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的、社会的、伦理的实践。通过这三种对话实践,我们建构知识和经验的意义,建构人际关系,形成自身的内心世界的意志、思考与情感。我们应从这三种状态来认识学习——建构客观世界之意义的 “认知性实—践”,建构伙伴关系的“社会性实践”,探索自身模式的“伦理性实践”,即“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有一套对信息世界的解读,教学不再是教师知识独白、传递…  相似文献   

19.
“整合”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integration”,其基本含义为综合、融合、一体化等。整合常指若干相关事物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的建构和有序化的过程。课程整合不仅包括知识的整合,还包括课程与师生的整合,与学习者自我甚至整个世界的整合。当前的课程整合就是对课程设置、教学目的、教学设计以及评价等要素进行系统的考虑和操作,  相似文献   

20.
虚拟学习共同体可有效弥补传统课堂中的交互匮乏,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协作、研讨和反思的能力,是养成终身学习能力并促进知识发展的有效途径。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功能和活力与结构设计正相关,而构成要素则决定了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态。该文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对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重新进行了审视,阐述了其与虚拟学习共同体架构的映射关系;探讨了基于活动理论建构虚拟学习共同体的设计理念、方法和运行机制,重点研究了"学习主体、课程知识、学习者共同体、学习活动分工、工具、规则和共同体支撑平台"这七个主要构成要素,并基于这七个要素,设计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架构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