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完善网络舆情治理政策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对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由点到面的网络舆情治理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运用扎根理论,对47位受访者进行了深度访谈。经过对访谈资料等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检验,最终挖掘出经济社会环境、政府资源、府际关系、舆情生态等4大关键影响因素,并由此构建了网络舆情治理政策扩散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平台,以打砸日系车突发公共事件为研究实例,基于ELM模型提出了信息内容(内容的创作类型、内容的表达方式、内容的拓展线索)和信源特征(信源引证标识与信源补充线索)对微博舆情传播影响的相关假设,并构建回归模型加以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博文内容的创作方式、信源的补充线索对舆情传播效果存在影响,在转发模型中情感型博文的传播效果好于事实型和调侃型博文;而内容拓展线索和信源引证标识会对微博舆情传播效果起负面作用。研究结果可以直观的从信息内容和信源特征视角认识微博舆情传播影响要素,并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舆论引导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顾晓莉 《今传媒》2011,(12):46-47
微博作为媒介民众化转向的代表,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媒介当中来。作为网络新闻评论的一股"微"力量,它不仅拓展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来源渠道、增强了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性,还扩大了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力,但是,对微博评论来源真实性的质疑与隐藏在当中的非理性情绪,又给网络新闻评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本文就微博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做了简要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性服务推动了农业分工深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影响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和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法、PSM-DID模型、合成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政策评估视角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政策对种植结构调整“趋粮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政策实施对种植结构“趋粮化”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政策在通过安慰剂检验,运用PSM-DID、SDID模型重新进行估计后结果依旧显著;(2)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粮食主产区、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服务组织数量较多的地区政策的带动作用更强;(3)试点地区种植结构“趋粮化”效应在政策实施后的第三年才开始凸显,主要是通过推动农业服务组织培育、促进土地流转和引致农业投资等三个方面的中介路径产生积极影响,且政策效应稳定在一定水平。因此,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应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对策,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数量,培育多元服务主体,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6.
作为平台内容重要组成部分,用户评论目前在技术与资本的双重影响下,脱离了媒体层面的“信息控制”,发生了个人层面“信息策展”(curation)的隐喻性转变,正在成为普通用户日常媒体内容生产和消费的实践,极大地拓展了网络意见的传播效果,是网络意见的“二传手”“放大器”。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它往往以“漫灌”的方式进入互联网公共领域并塑造公共意见,进而影响舆论的形成与演变。研究认为,在新的媒介技术逻辑下,形成舆论的来源广泛,应当重视用户评论发展走向,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协同参与的用户评论治理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用户是公共文化云平台活动服务的最终接受者,基于文化云活动用户的在线评论,客观分析用户对公共文化云平台活动的需求,针对需求优化文化活动供给形式和内容,提升公共文化云平台活动质量。[方法/过程]以公共文化云平台活动在线评论与留言为数据来源,利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质性分析,构建公共文化云平台活动用户需求框架,并结合情感分析,计算用户对各需求要素的情感倾向。[结果/结论]组织需求、平台需求、活动需求为用户外部需求,参与动机、活动期望、感知价值等个体需求为内部需求,为提升用户对文化云活动的情感认同,从四个方面提出公共文化云平台活动优化建议,以支持公共文化云平台活动设计与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针对中文网络客户评论,从消费者真实购买体验的网络平台上抓取在线评论信息,构建基于在线评论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的网络口碑监测评估方法,有助于企业实时监控网络口碑舆情。[方法/过程]以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模型(ACSI)为基础,从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感知期望和感知情感4个属性方面构建在线评论网络口碑监测评估模型,结合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算法,从数据准备、情感分析和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3个研究阶段,通过模糊推理系统设定计算规则,采用Mamdani方法对网络口碑舆情进行监测评估。[结果/结论]以亚马逊手机品牌在线评论为例进行实例验证,提出的基于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的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方法得到较好的实验检验效果,可以为在线产品的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提供信息决策。  相似文献   

9.
李静  谢耘耕 《新闻界》2020,(2):37-45
本文基于2010-2018年10600起舆情事件,考察了事件本身属性、媒介传播、网民参与及政府干预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多元分层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1.环境和文化体育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高,反腐倡廉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低;因为大型活动和科技发现引发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2.由传统媒体、网络新闻首次曝光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3.出现第三方、网络谣言、网络动员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意见领袖的出现对网络舆情热度没有显著影响;网民舆论倾向性非常正面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4.网络舆情事件中如果国家部委进行了干预,则舆情热度较高;政府干预的时效性越差,网络舆情热度越高;政府采用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利用对外公告或文件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政府干预级数与网络舆情热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李伊莎 《视听》2016,(11):112-113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微博这种自媒体的发展,其及时性、共享性、互动性为互联网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博在给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网络极化现象的"温床"。本文从微博传播机制出发,探讨微博舆论极化现象与微博评论转发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选取2016年热议的王宝强离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微博用户评论转发行为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你好,明天"和"微评论"的349个样本为基础,对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的选题内容、呈现方式、发布时机、评论视角、评论意图、高频词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在选题上突出"执政意识"和"民生意识",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在时机选择上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病毒式"传播使评论产生裂变效应是其显性特征;而始终关注中国现代性转型,坚持公民视角发表观点和意见,注重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功能,与粉丝结成弱交互关系等则是其隐含逻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意义]以Bilibili弹幕视频网站用户为研究对象,探究用户弹幕评论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弹幕视频网站营造良好的信息交互环境提供参考,进而提高弹幕视频网站用户的信息交互体验.[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选取自我效能感和结果期望作为个体因素,考虑到弹幕视频网站的特殊性,引入信任和社会临场感理论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意义]移动医疗场景下的隐私保护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其用户隐私政策阅读效果的研究不仅可以激发用户隐私政策阅读意愿、提高用户隐私保护意识,且有利于移动医疗的普及和应用.[方法/过程]尝试从便于用户阅读和理解的视角出发,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通过虚拟实验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类型的用户阅读不同形式的隐私政策...  相似文献   

14.
陈瑶 《新闻世界》2014,(2):116-118
本文以"新浪厦门"官方微博在厦门BRT爆炸事件中的84条微博为研究样本,分析微博新闻评论在突发事件的不同阶段的影响力及特点。研究发现,"新浪厦门"在此次突发事件中分别扮演信息扩散者、发言人与安抚者、议题设置者等角色。在这过程中,还表现出通过发布新闻评论,提供及时又具广度、有深度又具服务性信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热门程度的体验型商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当当网图书的真实数据,发现在线评论得分变化对热门和非热门的图书具有不同的影响,这对于商家调整营销方向、优化营销策略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8,(6):56-63
网络舆论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媒介、网民、政府等舆情构成要素在不同类型舆情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本文基于社会协同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媒介、网民、政府在舆情事件中的参与角色与作用。研究发现,媒介、网民、政府存在不同信息偏好,网络媒介在舆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网民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态度倾向存在差异,网络意见领袖主要出现在文化体育、企业财经和教育舆情事件中,网络动员现象在环境、食品安全和文化体育舆情事件中更为普遍;政府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干预时效、干预方式不同,少有事件能推动政府政策修改。社会现实是舆情事件产生的土壤,社会心态是舆情事件传播的动力,社会管理者应该在把握网民心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媒介特点引导舆论,确保网络舆论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鉴于网络用户评价已成为人们选择产品或服务时的重要参考指标,旨在了解打分评价和评论评价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仅有评论评价的网站提供符合潜在分值的排序和推荐功能。[方法/过程] 通过抓取豆瓣电影的用户评价,使用ROST EA工具进行情感分析得到评论评价的综合情绪值,将其与打分评价进行相关分析,并考虑评论文本的情感强度赋权对结果造成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结果/结论] 发现评论评价的综合情绪值与打分评价相关性较高,情感强度的赋权情况对结果影响不大,说明可以根据评论评价预测打分,据此给出相应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8.
王斌  张雪 《新闻记者》2023,(3):3-13
数字化时代,新闻业高度重视用户参与,用户评论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关联部分。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法,在场域文化资本的视角下,考察了用户评论在新媒体新闻从业者个体认知与新闻选择中的可见性。研究发现,新媒体新闻从业者普遍表达了对于用户评论的负面态度,但他们仍然基于用户评论建立了一套工作常规。用户评论即使在新闻工作流程中具有可见性,但却在新闻选择这一新闻生产的核心环节呈现出相当的不可见性。用户评论并未实质性地改变场域文化资本影响下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逻辑,反倒成为新闻从业者捍卫其文化资本和职业权威的工具,并且一定程度上固化了传受双方既有的不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7):28-32
舆情反转的实质是舆论的两次甚至多次建构。人们在认识事件的过程中,由于认知参照点选择的不同,会导致认知的前后差异。这是舆情反转的社会心理原因。本研究以"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十年半"事件为案例,通过对节点微博帖子的评论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网络舆情反转现象中存在着"参照点效应"。  相似文献   

20.
杜怡雯  李华晶 《东南传播》2021,(11):145-148
精准营销是近年来自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企业希望利用技术手段抓取用户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据此精准向客户推荐其意图购买的产品信息.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信息搜索和筛选的成本,但与此同时对于消费者隐私的侵犯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以高校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精准营销对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基于个人隐私保护的视角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最后从立法、技术等多角度为企业在精准营销的过程中如何兼顾用户满意度和隐私保护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