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变革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冯国权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25-30,16
[目的/意义]互联网颠覆了物质世界的思维基础,引发的改变是观念,对图书馆服务的思考必须转变为互联网思维这一重要思考方式。[方法/过程]梳理互联网思维产生的背景、概念,总结互联网思维特征,论述其对图书馆服务的意义及其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提出改变观念,深度解读用户;免费开放,促进信息公平;以数字化形式,实现用户的普遍获取;以信息专家的角色,嵌入用户过程;借力新媒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等图书馆服务理念。[结果/结论]应从变革思维、与虚拟空间相连接、营销推广图书馆服务、发挥技术驱动作用4个方面拓展图书馆服务的互联网思维。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围绕用户需求,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以期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读者变用户的时代,出版业融合发展必须树立“用户至上”的观念.文章将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观念与商业模式本体构造块理论相结合,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5个方面,分析用户观念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虽然管理不是商业模式中的独立构造块,但它贯穿商业模式运行始终,与其他四个方面一道推动出版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闻实践》2014,(12):8-12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时代变了,媒体的思维方式、服务方式也必须随机应变。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高海浩提出的构建"新闻+服务"的模式,形成"以服务集聚用户、以新闻传播价值"的传播逻辑,将重塑传播逻辑与重建商业模式实现有机统一,为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以用户平台作为起点,发展用户,留存用户,在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增值服务,这才是互联网化的真正的价值交换之道。  相似文献   

4.
关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研究者赵大伟将互联网思维总结为九个方面,即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①马云在演讲中表示,互联网思维是跨界、大数据、简捷和整合.360公司的创始人周鸿祎认为,互联网思维包含四个关键: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②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可归结为:以用户为中心,完善用户体验,想用户之所想,从用户的情感诉求出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对传统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的完善与重塑体现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带来的媒介融合将传统的传媒产业发展格局由各自分立改变为平台式上下游一体化生态模式,由此促进了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经营意识重塑传媒产业产品研发、制作、营销业务流程,使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得到完善;“关系”维度重要性的凸显倒逼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促使传媒产业探索个性化、草根化、小众化商业模式.文章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完善与重塑遵循着一条从草根到主流、从边缘到中心的道路,以技术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的互动、参与、共享成为推动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传媒观点     
《今传媒》2015,(5)
郭全中: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培养博士后,现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战略运营部副主任。
  制约绝大多数传统媒体当前的根本问题,不是版权价格问题而是互联网转型问题。如果我们认真观察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传统媒体的彻底颠覆史和革命史,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和商业模式彻底击垮了传统媒体的思维和商业模式,而其核心就是用户体验为王。互联网媒体的胜利从根本上来讲是用户的胜利,凭借良好的互联网产品,通过前期的大规模投入和亏损来获取用户,再通过其他服务来赚钱,而内容只是其成功的一个部分而已。互联网媒体的胜利就是顺应趋势的结果,而反观传统媒体的做法,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得出“智者造势、庸者算利”的结论,而传统媒体这种只计算短期利益的方式是显然无法实现自身的互联网转型的,更无法实现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指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的创新性思维。其次,分析了"互联网+"思维对档案馆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的影响,主要有咨询服务更加专业化与个性化、与其他参考咨询机构实现跨界合作、提供的服务更加的知识化和查询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精准。最后,构建出"互联网+"思维下的档案馆在线参考咨询服务模式蓝图,为未来的档案馆在线参考咨询服务模式革新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何江  马卿轩 《青年记者》2016,(15):96-97
“互联网思维”是当下的一个热词,众多互联网人都对互联网思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雷军将互联网思维总结为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周鸿祎将互联网总结为四个方面: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和颠覆式创新。①马云认为互联网不是一种技术,是一种思想;他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思想。本文以沈阳广播电视台为例,分析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城市电视台的转型融合。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最根本的就在于用户,必须坚持把占有用户、发展用户、集聚用户作为县市报融合发展的根本目标。我们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观念,探寻一条适应县市报发展实际、符合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发展之路,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全媒体网络矩阵和产业投资布局;突破了组织架构的束缚,实现了体制机制的转换,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传媒发展团队;在融合发展中逐步形成新型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传媒观察》2014,(6):64
正互联网思维,不是有互联网才会产生,而是借助互联网"开放、协作、分享"等特性,让它得以迅速传播正如有人总结:互联网思维是"网络为体,创新为用",而不是"传统为体,网络为用。"人民日报在上月26日的一篇《向互联网思维取"创新经"》中,对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进行了解读。"互联网思维"最早出自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之口。互联网思维并无权威的定义,一般的共识是,它是一种对市场、用户、产品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方式,体现的主要是注重"以用户  相似文献   

11.
张思思 《新闻战线》2022,(7):104-106
短视频的社交特性和用户交互性,给传统媒体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信息泛滥,侵权问题严重,知识产权亟待保护;传统运营模式难以为继,商业模式亟需融合创新。多元传播生态下,应以短视频为抓手,丰富新闻传播业态,精耕优质内容;重视用户体验,凸显情感因素;树立互联网思维,促进全媒体记者转型;以“1+N”模式,打造传播矩阵。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读者的阅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期刊与读者的关系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本文从互联网思维中的"社群"概念出发,探讨期刊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加强与读者的联系,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期刊的技术骨干力量,编辑如何积极拥抱互联网思维,加快自身的网络化进程,创新采编思路和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正呼啸而来,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依归,各行各业纷纷开启了以互联网思维作为基本方法的数字化转型。有专家将互联网思维归纳为用户思维、极致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9类[1],其中,用户思维是核心,其他思维都是用户思维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展开。媒体融合本质上是主流媒体的互联网化,  相似文献   

14.
李颖异 《青年记者》2016,(36):91-92
从工业社会到共享社会,从亚当·斯密到哈耶克,传媒环境在改变,传播技术也在革新,但唯有受众一直是所有传播活动的终点.互联网语境下,得益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曾经作为“靶子”的受众已然变迁为用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用户力量开始凸显,传统的传播逻辑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人性思维回归等因素的冲击下已经与当下的媒介环境格格不入,用户体验成为互联网时代新闻客户端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笔者认为,当下新闻客户端对用户体验优化与重构的有效路径是拥抱互联网,即运用互联网思维洞察传播环境和用户属性的变迁,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作为基础,通过打造超越用户预期的产品、构建用户社群和跨界传播来提高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互联网正在加速对电视产业的全面渗透,不仅仅如狂风骤雨、摧枯拉朽式的实现颠覆性创新,更引发了电视产业结构、组织、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的全面变革。互联网已经成为电视产业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支持。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以"便捷、表达、免费、数据思维、用户体验"为关键词的互联网思维正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并通过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在电视媒体行业,《女神的新衣》栏目就是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国内首档时尚类真人秀节目,突破了电视与综艺节目的界限,将电视和互联网实现完美联动,颠覆了传统电视产业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19年7月29日,《主播说联播》的上线打破了受众对《新闻联播》和央视主播的刻板印象,受众在惊讶的同时,也非常欢迎这个产品的创新。《主播说联播》的成功在于用户思维的成功运用,用群众喜爱的方式传播他们需要的信息内容,与受众建立互动关系。用户思维及其重要性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中的一种,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将用户需求贯彻产品服务的设计、生产、运营全流程;从用户角度出发,分析用户特征、了解用户需求,设计、生产用户喜闻乐见的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播方式、思维观念和消费习惯。传统媒体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转型,在产品生产、用户参与、跨界经营、技术支持等多方面推动电视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8.
今天,iPhone已经颠覆了整个手机行业,特拉斯(Tesla)也即将颠覆汽车行业。随着互联网颠覆性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互联网思维"也逐渐从专家领域飞向千家万户,渐渐为大家熟知,人们对互联网产品的用户思维、体验为王、颠覆式创新兴奋异常。基层档案管理是档案事业的源头,档案在基层保管的阶段是最具鲜活价值的。然而目前档案管理现代化基本是围绕档案馆的信息化,其投入产出与价值发挥的不明朗一直困惑大家。笔者认为,档案的价值首先应该在基层发挥出来,如果在档案的鲜活期不能产生效益,档案移交到档案馆后再发生效益的可能性就更微乎其微了。基层档案互联网思维可以理解为: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基层档案资源、用户、产品、档案价值链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9.
徐乐 《青年记者》2016,(14):66-67
从媒体发展角度来看,互联网化的实质是媒体互联网模式化.互联网技术将大世界缩小的同时也将小世界扩大,即互联网模糊了传统媒体相互独立的“场”,突破了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维度,既将基于网络平台的用户联结在一起,实现即时沟通,又使各种媒体之间实现资源整合、渠道共享和功能互增,它是互联网媒体自身渗透与其他媒体寻求自身革新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移动智能技术的成熟和普遍应用不断刺激传统媒体互联网化,追求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体验,用最“简”的方式实现“价值即时创造”.T2O(电视媒体的网络化)正是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中培育出的一颗新苗,也是传统媒体以互联网思维另辟蹊径的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是一种颠覆创新的范式,将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样也应以“互联网+”思维探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梳理“互联网+”与图书馆的研究现状,结合“互联网+”思维产生的背景、概念与特征,从用户思维和咨询馆员两个维度论述“互联网+”思维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促进,提出从服务理念、智慧服务、跨界服务三方面着手,实现“互联网+”思维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革新,也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