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开发新的碳纳米粒子的合成路线,采用柠檬酸和甘氨酸为初始物合成了荧光碳纳米粒子,并进行了XRD、紫外和荧光性能表征.碳纳米粒子具有激发发射依赖性能,荧光发射可调.荧光光谱还显示该碳纳米粒子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能.碳纳米粒子溶液用于纺织品防伪鉴定,显示出对天然纺织品的增强发光作用,有潜在的防伪鉴定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抗坏血酸和甘氨酸为反应物,在磷酸存在下应用溶剂热法一步合成出365nm紫外光激发下呈亮黄色荧光的碳点.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XRF)和红外光谱(FTIR)对碳点的物相、形貌和粒径、光致发光性能及表面基团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碳点/H2O2催化体系在对酸性品红的降解性能,用荧光光谱法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合成的碳点粒径约5nm,分散性好,表面富含—OH、C=O等基团,具有激发波长依赖的发光特性.30mg·L-1的酸性品红溶液在可见光照射下,180min内可降解92%,降解过程中有羟基自由基生成.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法,计算了闪锌矿型CdTe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计算表明,闪锌矿型CdTe为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为0.671eV.计算并分析了闪锌矿型CdTe的复折射率、复介电函数、吸收系数、光电导率、损失函数和反射率,其折射率为2.69,静态介电常数为7.23.计算结果与其他文献结果吻合较好,为闪锌矿型CdTe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使用柠檬酸和DL-苯丙氨酸作为碳源物质,乙二醇作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于180℃恒温3h,一步合成碳纳米粒子.所得的碳纳米粒子溶液在365nm的紫外辐射下发射蓝色荧光.对碳纳米粒子进行了XRD、电镜、红外、荧光光谱表征.合成的碳纳米粒子分散均匀,直径30~40nm.荧光光谱表明:粒子荧光性能优良,发射光谱依赖激发波长变化,具有多色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二氨基马来腈和6-甲氧基-2-萘甲醛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Schiff碱衍生物L,其结构经~1H-NMR、~(13)C-NMR、质谱和单晶结构表征。L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L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L在乙腈溶液中的最大吸收峰位于379nm,最大荧光发射峰位于435nm。  相似文献   

6.
在pH=13.20的水溶液中,利用碱式碳酸铽(Ⅲ,Ⅳ)与水杨酸反应制得了Tb(Ⅳ)(Sal~(2-))_2·2Tb(OH)CO_3·15KOH.对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热分析.Tb(Ⅳ)与Sal~(2-)的配位比为1:2,一个Tb(Ⅳ)与两个Sal~(2-)形成了四个稳定的六元螫合环.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Si基光电子研究中,SiGe材料系自组织Ge量子点是最有希望对Si材料运用能带工程实现人工改性的途径之一。Ge在Si上 4.2 %的晶格失配可以制造大小尺寸不同的纳米结构,还可适应其他多种器件需要。对自组织Ge量子点的形成过程、形貌演化、光学和电学性质,以及提高量子点平面排布有序性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着重介绍了实验中发现的新现象、新模型和新方法,其中包括量子点的反常形状跃迁、自覆盖效应、Ge/Si量子点的II型能带结构、Ge/Si量子点的载流子热弛豫模型和纳米尺寸的周期性图形衬底的全息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二丁基氧化锡、二正辛基氧化锡、二苯基氧化锡与吗啉氨荒酸基乙酸(1:1及1:2)反应,合成了有机锡吗啉氨荒酸基乙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详细综述了一些用于制备分子尺寸器件的化学策略的设计、发展和演示。其设计思想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光诱导的电子、能量、和质子转移机理,氧化还原反应,构象变化,以及超分子原理,分别将2个信息量丰富而结构又比较简单的四硫富瓦烯和光致变色的螺吡喃分子,与它们性质互补的不同组分集成在一起来构建功能分子器件,用于完成快速的数字处理和传输。首先凭借四硫富瓦烯丰富的电化学性质,大量的D-A-D超分子和环轴烃分子已经被设计并成功合成。时间分辨的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这些D-A-D超分子发生分子内的光诱导的电子转移反应的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桥联基团进行有效调控。STM研究则首次发现并开辟了环轴烃分子在纳米记录和高密度信息储存方面的应用研究。同时,也详细地描述了如何充分利用光致变色的螺吡喃分子独特的电子、能量、和质子转移能力去设计超分子组合,并通过光和适当的化学试剂来控制这些组合的吸收、荧光和导电性质的方法。根据这些组合的光谱和电化学行为,构建了一系列新型的分子开关、逻辑门和分子回路。最后,展示了用于设计合成新类型开环结构稳定的荧光螺吡喃分子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0.
以4-吡唑苯甲醛和2-甲基喹啉为原料,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种喹啉衍生物新型荧光探针。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探针对HSO_3-的识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探针对HSO_3-的识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探针对HSO_3-的响应明显强于其他阴离子,且不受其他阴离子的干扰,该荧光探针可用于检测亚硫酸氢根(HSO_3-的响应明显强于其他阴离子,且不受其他阴离子的干扰,该荧光探针可用于检测亚硫酸氢根(HSO_3-),探针对HSO_3-),探针对HSO_3-的检测限为11.80μM。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Gaussian-Hermite矩和人类视觉系统(HVS)特性融合的图像全参考质量评价方法。正交矩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图像的低阶矩能很好地表征图像的特征,可用于图像质量的准确评价。该方法首先通过计算两幅图像间连续正交矩能量差异获得低阶矩特征;然后,结合HVS的掩盖效应对图像的不同区域分配不同权重;最后,对图像所有分区的连续正交矩能量差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图像质量分数。在国际通用的图像质量评价数据集中,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水平1—3,共计168名小学生,利用同伴提名技术将其划分成五类角色者,即被拒绝者,受欢迎者、被忽略者、矛盾者、以及普通者。随后,通过质的研究方法对各水平角色者在体育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角色者在合作行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和可循的特征规律。结果对于体育教师了解小学生合作行为特征,因材施教,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组织与安排、促进小学生的社会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境和情绪的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OMS测量工具,经过筛选后,对安阳师范学院120名得分较高的大学生进行3个月的体育锻炼指导实验,结果表明:1)有规律、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心境和情绪状态;2)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对大学生的心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境影响过程中,存在着性别差异,这可能与学生项目选择中的性别偏好有关.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进行大学内的体育俱乐部改革;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要,但要有一定的纪律或契约的约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文艺大系》与《中国新文学大系》在"十七年文学"的小说篇目编选上,表现了编选者不同的精神背景对同一段文学的不同讲述,以及编选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规训,在"谁"的"十七年文学"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归属的差异与分歧。我们应该以客观的目光去正视这段历史,靠近这段真实存在过的文学,最真实的还原这段文学的历史,从而给予"十七年文学"以更准确、更真实的文学史定位。  相似文献   

15.
牵拉-缩短周期(SSC)作为一种重要的快速力量表现形式,在大部分运动项目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不同运动速度及负荷下SSC活动的力学特性,目前的研究还不是太清楚。以19位快速力量项目运动员为试验对象,通过Kistler三维测力系统,研究在不同速度和不同负荷SSC练习中下肢肌肉活动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慢速牵拉-缩短周期和快速牵拉缩短周期在最大反作用力值、蹬地时间、腾空时间等方面表现出很大不同(P<0.05);而且不同负荷快速牵拉-缩短周期活动时下肢肌肉力学特性之间又有着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不同强度的SSC活动中神经肌肉系统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应按照其不同的力学特性选择适宜的牵拉-缩短周期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用自编的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调查问卷,对1 00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1)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可分为五类:身心健身动机、休闲娱乐动机、求知考试动机、社交表现动机、明星效应动机;2)不同性别、不同生源、不同学历的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水平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文化的差异,英汉比喻性表达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因此,它们在表达上所用的比喻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分析比较比喻表达的异同,有利于我们更好、更准确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8.
利用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中国修订版,对参加第七届大运会篮球预赛北方赛区的42名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篮球教练员赛前整体心境状态不佳,不同执教年限及年龄的教练员在紧张、愤怒、抑郁及慌乱因素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男女教练员之间心境状态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在比赛的不同阶段紧张因子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抑郁和慌乱因子之间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污染密集型产业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对长三角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与工业污染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污染密集型产业与污染排放在区域内整体呈现出扩散的过程与态势,总体表现为区域核心城市向非核心城市扩散的过程;行业及污染要素存在差异性,石油行业分布最为集聚,非金属行业反之;COD排放最为集中,烟尘排放最为分散.2)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分布及演变与污染排放格局基本吻合,主要分布于沪宁沿线、杭州宁波一带,产业与污染份额增加的城市为苏州、宁波、南通等.3)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演变对污染排放格局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生产技术与政策规制差异.提升清洁生产和加强环境管制等政策是区域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达到协调与双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