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所蕴含的文化批判精神指向一切既有的和即将生成的事物,它最主要的批判雏度有三:(1)指向尚未生成的可能性的领域;(2)指向现有的造物(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的造物)的自在性和异己性;(3)指向主体自身,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觉醒。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从悲剧与政治、经济、历史的多重内在建构关系中阐明悲剧的本质,建构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揭示人的存在具有自相矛盾、二律背反的悖论性质,显现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空间,从外在的价值批判转向历史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凭借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构建几则教学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以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它对传统的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进行了批判与解构,否认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陡,反对只注重认知与智力的学习理论,反对严格控制的模式化的教学论。认真梳理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是一种理性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3.
人类独处、居住以及社会交往空间的改变,要求教育重新思考人类存在样态、生命质量以及“诗意栖居”的理想。博尔诺夫试图调和存在主义和生命哲学对“人类图像”的描绘,在“人类空间”概念基础上论证人的空间存在性,揭示空间之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回到人类“原初”空间意象,人类空间突显人作为主体与世界交互的积极作为,肯定生命与空间融合过程的体验性,暗示人类生活的全部空间都具有教育性。空间建构过程,即人寻求自我定位、自我确证和自我发展的创造过程。人类空间观为重思教育本质,通过教育追求“栖居”意义,建构充盈灵动性和生命性的教育空间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批判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马克思哲学通过理论的批判与对现实的批判,在实现自我超越的同时,把现实的批判诉诸实践,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批判与双重建构中,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互动,彰显出其丰富的历史魅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是一种实践的语言观,是一种“言”与“行”辩证统一的语言观。这种语言观反对将语言作为一个抽象的符号王国来看待,主张语言是建立在整个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一种现实的交际活动。与“语言决定论”和“思维决定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认为:实践决定了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维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语言是人们借助于特定的意指符号系统进行社会交往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哲学思维是有人性的。人性、不仅是伯独立标格,也是思维主体的必备品质。新世纪开辟了人类实践的新境遇,也对哲学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哲学思维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探求事实真情和礼性名教、而是在拓展思维视域、提升思维境界、捕捉思维意蕴的基础上,将理想的人性理念圆融进行哲学思维的原则规范,范导实践,促使人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以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它对传统的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进行了批判与解构,否认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反对只注重认知与智力的学习理论,反对严格控制的模式化的教学论。认真梳理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是一种理性的教学观。一、后现代主义教学观1.教学即生命历程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  相似文献   

8.
“文化”观照下的教学实践是一种以教学文化自觉为逻辑基础的文化实践。教学文化自觉以教学中的师生共同体为主体,其根本旨趣在于“人”基于反思性实践的自我超越。文化观照下的教学实践.彰显了教学与课程文化的深度交融的基本意蕴及强化“人”之于整体文化场景中的教化意义的“育人”使命。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学若要在促进科技进步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需要我们转变大学教学观念,实现“科学认识观”向“生活认识观”的转型,实现“逻辑叙述”与“暗示体验”的结合;需要我们开发大学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人文因素;需要我们整合大学教学模式:在科学线索基础上注重文化线索;需要我们的大学生在学习理念上实现超越:在“占有”的基础上注重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0.
揭示人社会科学动态发展、更新转换的源泉动力,是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社会科学的进化发展,是人社会科学的自我扬弃、社会实践的合理化发展及人社会科学认识主体创造,超越和批判能力的发展三相互影响,渗透、作用的共同结果。其中,自我扬弃是人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驱动力”,社会实践是人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对象和最本质基础,创造,超越和批判能力则是人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目的得以实现的基本主体性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李斌 《中国德育》2005,(6):25-26
主体性德育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以主体的自主性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以提高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一种道德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它是指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它要求教育者深入研究教育对象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注重他们对道德内涵的“顺应”和“同化”,引导和激励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实践,实现自我超越,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物质主义是当代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主题之一,它是一种消费文化中强调物质占有和获取的外在价值取向。物质主义可以通过激励个体的努力意愿促进物质繁荣,但却让人类付出实现幸福生活的个人成本、社会成本与生态成本,其形成原因包括重视等级和消费的社会文化、消极的父母社会化和教养方式以及自我怀疑等消极素质,可以通过减少消极刺激、培养积极思维和树立内在价值观三种策略抵制并超越物质主义,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拓展研究视域,完善抵御策略,加强本土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人类明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动态历史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冲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抛弃“冷战思维”,以全球思维代替传统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求同存异”的关系,来迎接人类明的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马克思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包括古代希腊哲学和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在内欧洲辩证思维史的优秀成果,创立了科学的辩证法.它从实践观、历史观、自然观、思维观和矛盾观等方面实现了革命的变革.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于为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革命与建设事业提供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相似文献   

15.
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指导原则确立的实践观,不仅能全面地体现出人类生产(实践)与动物生产的区别所在,使我们对马克思的“种的尺度”、“内在尺度”、“美的规律”的论断作出不同于以前传统看法的全新理解,同时,在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人对自身的实践这三个实践层面,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指导原则确立的实践观,也有利于我们对传统实践观的突破和超越,能够更好地发挥它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幼儿园教师如果出现信念结构的失衡或缺乏,就会产生消极抵触、应付了事、反感逃避等阻抗行为。从我国新儒学主张的“逆觉体证”说来看,幼儿园教师要克服这种阻抗,关键在于幼儿园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本心”也即“观过之心”进行确证。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对文化惰性的警觉,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性以摆脱文化惯习;应不断思索自我在专业成长中的主体性展现,超越对“身份”实体概念的固着,重塑自我的师者角色;应不断反思自我的教学信念,能够对教育目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审视与思辨,并展开合理的批判。通过如此向内、反身的主体修身实践,幼儿园教师将有可能走上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拓展、自我突破的道路,消解自身的阻抗行为。  相似文献   

17.
要真正地还“真理”本质中的意蕴深远的人性内容以本来面目 ,就必须从根本上“超越”传统的真理观。实现这一超越的关键在于确立一种“合理性”的即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主体性的、价值性的思维方式。其中最为核心的 ,是马克思为我们所确立并贯穿其学说始终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在“合理性”思维的视界之内 ,所谓真理 ,是指人类理性对其掌握对象世界的方式以及对人类自身从事的全部对象性活动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合理性本质所作出并给予的一种主体性承诺  相似文献   

18.
学校变革要求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本质在于自我超越,教师要实现自我超越,应主要做到三个超越:超越职业境界,努力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精彩;超越思维方式,努力在思维转变中体会生命变化;超越实践方式,努力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9.
女性·革命·政治──论丁玲女性意识的深化和超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历了“左联”时期女性自我意识模糊和失落的丁玲,在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中,着眼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在“革命与人”、“战争与人”所涵盖的社会政治文化层面,探索着新的政权体制中普通人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和命运,显示出丁玲女性意识深化和超越的螺旋式上升轨迹和来自自我反思的批判意蕴:对“革命”内涵的感悟;站在“性别/政治”的文化立场,对革命内部的封建性──男权意识的批判。丁玲的作品呈现出“两种话语”交融、互渗而又矛盾对立的文本风格。  相似文献   

20.
劳动不仅是个体创造生活世界的实践手段,还是个体显现人的类本质、实现自我发展的实践途径。因而,劳动教育具有人之何以为“人”、人之以何成“人”的价值导向与综合育人作用。“职业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应然归宿与身份确证,劳动教育对职业启蒙的意蕴投射实为生活世界中实践导向的内在要求与社会需要。劳动教育应当回归人的身体意蕴,把握其真;应当转向人的工具意蕴,发扬其善;应当激活人的创造意蕴,实现其美,从而促使个体成为拥有完整主体生命、能过德性生活、能创造美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