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婚姻与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而在描写这类主题的作品中,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这本书中,奥斯汀通过描写四对年轻人的婚姻与爱情,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文从爱情、金钱与个性三个角度,阐述了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那就是: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互关联,但恋爱婚姻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并且双方的性格也会对婚姻是否幸福产生影响。她既反对为钱而结婚,也反对轻率结婚,强调婚姻中感情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可说是东西方爱情剧的经典,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细读两文,发现它们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这难以解释的共性,我们姑且把它说成是“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吧。爱情婚姻问题是封建社会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对于中世纪的王公贵族,“结婚乃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又说,“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而成为婚姻基础的事情,在统治阶级的实践中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3.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她的6部以婚姻为主题的小说中有清晰的体现。她的婚姻观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但并不是完全正统的。奥斯丁的婚姻观一直在“理智”与“情感”中徘徊,但最终“情感”战胜了“理智”,“爱情”取代了“金钱”。她最终把爱情、把男女双方真正倾心的爱慕视为婚姻的基础,冲破了当时正统的观念,给人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代表作,小说中四种婚姻爱情基本概括了当时社会中爱情和婚姻的状况,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婚姻观:恋爱和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息息相关,但恋爱婚姻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观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奥斯汀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轻率结婚,强调婚姻中感情因素的重要性,但完全缺乏物质基础的婚姻也是不被赞同的。作者的婚姻观受到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响,主张在物质与感情之间找到某种平衡,找到一份有着真挚感情和财产保证的婚姻。奥斯汀的婚姻观在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Mary  Lou  Healy  陈文伯 《英语沙龙》2014,(9):20-22
婚前,两个人往往是因为相互吸引和爱慕而走到一起;婚后,两个人则需要更多的包容与忍让才能让婚姻继续。当激情不再,夫妻如何让爱情保鲜?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4,(A0):15-16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伟大著作,小说中的四段婚姻基概括了当时社会中爱情和婚姻的状况。小说通过对四种不同婚姻和爱情的描写、解析和探讨,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爱情和婚姻观。本文通过对这四段婚姻的详细分析,探讨《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互关联,但恋爱婚姻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傲慢与偏见》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作品,小说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状态下英国的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作者以一种诙谐的方式,从青年们的爱情婚姻展开,描述了她所处的那个阶层的方方面面,虽然言语平时,却真实再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初级阶段,封建保守思想仍给乡村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我们在她的小说中看不到大的社会矛盾,但仿佛看到了女性独有的细腻描绘的淑女与绅士之间的爱情婚姻图。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老舍的小说中出现的爱情和婚姻的描写,作家对他们自身存在的不正常的爱情和婚姻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展示了他对爱情和婚姻的深刻思考,显示了他探索“两性问题”的深刻性,并透露出作家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8.
受文学政治化的影响,“十七年”小说的爱情叙事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它打破了传统小说“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和婚姻模式,建构了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核心的全新的爱情观。小说中这种爱情婚姻模式的出现,表明文学已彻底沦为了政治的工具和附庸。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1.了解爱情的美好、婚姻的幸福、家庭的温暖定义,认识在青春期对美好爱情向往的生理特点,建立爱情、婚姻、家庭的基本观点。2.能够把握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够正确处理自己的爱慕感情,感情中自我调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外国青年与恋爱婚姻项珍恋爱、婚姻是每个青年在人生道路上都要遇到的重大课题。人类的爱情,是一种高尚而又微妙的精神现象,同时,只是一种具有世代繁历意义的社会方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们,总是按照各自的行力规范与人伦道德,赋予“爱情”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流传于陕北一带的信天游,内容丰富,大多以反映爱情、婚姻生活为主。在这些信天游中折射出陕北女性的“女奴”与“女神”的矛盾观念:一方面她们从自然、社会到精神上都受到男性的压迫控制,形成了男性为生活的中心、命运的主人、自然存在的主宰;另一方面又追求自由恋爱,婚姻不如意时敢于抗争,追求真正的爱情等。这种矛盾观念主要是由于陕北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以及历史原因等的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池莉对婚姻爱情悲剧性的描写还表现在她对婚姻爱情悲剧原因的探讨上。造成婚姻爱情的悲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情“阴谋”的参与,婚姻爱情当事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掉进婚姻爱情的阴谋陷阱,难以自抛二是各种文化观念的冲突,特别是乡村文化观念和都市文化观念的冲突、雅文化观念与俗文化观念的冲突、新文化观念和旧文化观念的冲突等是构成池莉小说中婚姻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三是东方式的“宿命”观与西方式的“原型”理论构成池莉婚姻爱情悲剧小说的更为抽象的哲学原因。  相似文献   

13.
吴振华 《学语文》2007,(2):5-35
《礼记·乐记》中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而这“性之欲”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其中“爱情”,即男女之间因两心相悦而相互爱慕的一种感情,就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尤以青年男  相似文献   

14.
我们有一个感觉,如今找对象都是“向钱看了”。其实,只要多读几份征婚启事就会发现:“人品好”还是排在第一位的。以我粗浅而现实的一种理解:婚姻 =(经济+性 )×爱情。爱情是婚姻中的一个乘法因子,若缺少了诸如忠诚、信任、尊重和宽容这些品质时,爱情就必然有问题,如此,婚姻自然也就难保稳定、幸福和美满了。   最近看了几宗国内大公司招聘人才的条件,也是将“人品好”排在第一位。说来也是,那种可以为你创造财富的人的确可爱,但如果唯财是举,自私自利,一旦走向背叛,挖起墙脚来效率恐怕要超过创造财富时的多少倍。英国久负…  相似文献   

15.
爱情定律——爱情是一种突发性的事情。真正的爱情都是在一刹那间发生的,而发展出来的顶多是婚姻。爱情的过程是由晴空万里直接到倾盆大雨;婚姻的过程是由晴到晴转多云再到小雨再到大雨。  相似文献   

16.
事业、爱情是人生的两大主题,但对男性、女性来说,意义并不相同。集知识女性与青春少女于一体的女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是不成熟的,恋爱中有较多的误区。所以,女大学生应听从专家的意见,接受理论的指导,自我学习,提高认识,少走弯路。一、女大学生恋爱的误区1.把异性间的友情等同于爱情大学里,男女学生交往很频繁,异性交往中易产生好感。女生容易“跟着感觉走”,把异性间的友情等同于爱情,糊里糊涂进入了恋爱。对异性产生爱慕之情是爱情的心理基础,但异性之间的友情并非都是爱情。罗素在《婚姻革命》中谈到:“第一次婚姻的不幸,往往就在于当事…  相似文献   

17.
由被压迫阶级首倡的人权,永远是全人类的珍宝。郭沫若的早期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主题之一在于表现上世纪20年代中国妇女对人权的渴求。其主要内容包括:反抗父权以追求婚姻自主权,反抗王权以捍卫个人自主权,反抗强权以实现大众自主权。总之,该剧称得上现代中国第一部为妇女争人权的“艺术宣言”。  相似文献   

18.
张湘锋 《考试周刊》2008,(24):205-206
传统中国文化因深受儒家思想中"礼"的影响,在抒发感情上,包括爱情,均比较含蓄,因此较之现代而言,它忠贞、内敛含蓄、不自由不自主.但又淡泊隽永.受古代社会阶级门第等的限制,所以古代的爱情故事多以悲剧结束:同时古代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中国古代的爱情多与婚姻无关.而在爱情婚姻中,女性更是饱尝了身心的双重痛苦.  相似文献   

19.
南戏又名“戏文”,是在说唱文艺和民间歌舞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在南戏的题材内容中,反映婚恋内容的剧本数量颇多,主要有反映书生负心而造成悲剧婚姻和反映追求爱情婚姻自由两种类型。同时在南戏婚姻爱情剧中,人们已从传统的婚姻爱情现中逐步解脱出来,对婚姻爱情有了一种全新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20.
问:中学物理课上,老师在上面讲“红苹果落地是由于地球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面有学生就接话说“青苹果落地是由于爱情引力的作用”,您觉得学生的这句戏说透露出现实中的什么信息? 答:这句戏说,其实是中学生对青春期男女同学间“爱慕”情感的认可,在他们看来那完全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就像苹果树上的苹果熟了必然掉落在地上一样。现在大多数的中学生,他们可以理解其他同龄人的彼此爱慕,可以欣然接受来自异性的爱慕,也会大胆表达自己对异性同学的爱慕,也就是说,他们更注重情感的自然性,而鲜有压抑自己的。虽说是戏说,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