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链互通”框架下的产教融合是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下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这既是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应,也是对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诉求的满足。因此,应聚焦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四链”,厘清其实践逻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推现代产业迭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义,产教结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初级阶段,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级阶段。在政策变迁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经历了从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的变迁过程。在政策变迁过程中,从追求短期效益到注重长效发展,不断推进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不断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以及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精准对接。展望未来,产教融合政策是主导,我国产教融合政策在制度化、法律化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关注产教融合的联动机制建设、治理模式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建设,进而不断完善我国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5.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能够以发展内需疏通国内经济循环堵点、以人才队伍培育国内循环动能、以协调集聚效应畅通国内循环,还能提升外循环质量,扩大外循环辐射范围。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双循环”发展对其提出创新驱动、协调内需、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开放共享等挑战,要求积极发挥各主体的作用,构建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供给体系、与经济社会有机协调发展的关系,终身职业技术学习生态圈以及有利于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党百年之际,我国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激活共同富裕新动能。在此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共同富裕需恪守面向“全面发展”与“实践进步”新逻辑、强化“技术赋能”与“技术传承”新优势的价值取向。然而,农村职业教育特有的“宽进宽出”政策、“普教性”特征、“生存式”特质以及“直通车”偏差导致农村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融合出现裂痕,滞缓共同富裕实现进程。为克服上述困境,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打造“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耦合化农村职业教育育人体系,形成“2.0+3.0+4.0”的统筹化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建立“党政领导、行业主导、乡镇自主”的多元化农村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构建“富教合一、互利共赢、灵活自主”的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室改革等一系列创新形式,为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改善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实现多元的培养目标和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正面临政府与市场失衡、治理模式落后、体系建设不畅、落地措施不实、学术漂移现象的现实障碍。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制机制问题,应遵循从"关系失调"到"清单机制"、从"分隔管理"到"系统部署"、从"学术漂移"到"多元评价"、从"资源优化"到"系统育人"的创新思路。现阶段消解产教融合障碍,应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区域性产教信息沟通平台、系统设计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生涯发展体系、通过赋权等形式发挥行业等中间性组织的协调作用,并探索实施各类高等院校与职业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新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实践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强化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主体作用的重大举措,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整体制度安排。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出发,基于"场域—惯习—资本"框架,发现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存在产教融合场域不完善、行动者惯习消极、文化资本不对接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调整场域结构和树立内部游戏新规则以形成新场域,培养行动者职业思维、培育职业观念转变认知以养成积极惯习,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地位以推动资本对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制约徐州市校企深度融合的原因有政府主导作用未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处于低水平,企业主体作用尚需加强,院校适应性改革有待推动,因此有必要建立'行指委中心'校企产教深度融合运行模式,从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四个方面提出推进徐州市职业教育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深化“三教”改革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动机、目标、实践路径及影响因素,针对多元办学格局背景下“人才供给与需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人员培养相结合、教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四种模式融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从产教融合育人内涵出发,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教学资本、人力资源、学生社交、审核认证等四维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同时存在。其中“学生社交”对实践能力直接影响最强,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大赛、参与实习仍是提升实践能力最有效途径;“实践志趣”在产教融合与实践能力间发挥中介作用,其中教学资本对“实践志趣”影响最高,表明教育教学促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探求“隐性知识”的作用最为明显。因此应倡导教师实践学术制度,打造多源的导师队伍。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催化剂”的作用,塑造参与意识。推行实践基地联盟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商用车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商用车的保有量持续增多,伴随着前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后市场行业出现严重的人才紧缺,加之职业院校的商用车专业建设滞后,造成相应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异常突出。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主体,对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以产教融合型企业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对其商用车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培养紧缺型技能人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进一步探讨职教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国外双元制、产城融合和职业文化认同等职教产教融合发展模式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山东淄博的“双融制”将外部的交易成本内部化,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鄂、贵两省实行的“以职兴城”着眼于产、教、城协同发展,增强了职业教育的主动适应性;广东职业教育“双身份”文化育人通过提升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文化认同,助推产教深度融合。通过梳理职教产教融合的理论逻辑,藉以观照、反思我国本土化实践,可以发现,优化类型定位、推动“三教”协同和“三融”发展已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教产教融合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本文通过分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关策略,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然而产教融合背景下国际金融人才培养亦有诸多难题,为此应探究职业院校培养国际金融人才的路径,通过开展产教融合教育、健全知识体系、组织实践任务和企业顶岗实习等方法,让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朝着国际化、复合型方向发展,从而培养更多优质的国际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19.
20.
教育部于2015年发布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依托数字校园构建基于网络的跨越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办学模式,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研究遴选我国率先开展数字校园建设的30所职业院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归纳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在总体规划、师生发展、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数字校园建设的共性特征。研究发现,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监测评价工作有待系统开展;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有待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加快研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