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年秋季, 正当各新闻媒介大篇幅报道秋田管理的时侯,我看到我们乡在抓好秋田管理的同时,抽出部分剩余劳力兴修农田水力设施的事,克服了往年兴修农田水利设施那种“秋后冬前一阵风,全部劳力齐出动,赶时完任务,质量无保证”的状况.我立即采写了一篇新闻稿子,结果很快被多家新闻单位采用,市委还打成文件转发了各乡镇参阅.卫辉市庞寨乡 闰仁卓.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出版业,近年来可谓一片繁荣,且不说书店里的书籍琳琅满目,单是各种书店、书吧都开始遍地开花,公布的出版社的销售洋码也是节节攀高.  相似文献   

3.
采写稿件应尽力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抢“鲜货”,这方面我是有切身感受的。例如,为了使在首都的中央和市属160个机关单位的读者,上午9点就能看到当天的各种日报,使广大订户提前1小时收到报纸,北京市邮局于今年四月实行日报早投。我抓住这个群众普遍赞扬的事,随邮局的日报投递车去采访。采访中我注意搜集各界订户对日报早投的反映意见。写作时,用订户的语言、表情、动作来体现主题。第二天,这篇新闻特写就被中国体育报一版刊用。接着工人日报、人民日报也相继刊发了我采写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四月间,我采写了一篇题为《分清“滥发”与“该发”的界限上钢三厂发给一批科技人员一万八千元奖金》的短消息,有近20家报纸采用。消息发出后,不少同志对我说,这条消息发得及时,说出了大家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话。通过这次采写活动,我又从中得到了不少体会。其中感受较深的是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记者如何做到既热又冷、热中有冷的问题。说得更明确一点,也就是记者怎样才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抓新闻,还是写评论,只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改革开放的着力点去写、去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回想去年以来笔者写的系列报道《婆婆啊,今日检查何其多》和两篇评论,感受颇深:“婆婆”系列报道分别被国内几家大报刊出,并被评为1991年全省县市报好新闻一等奖。评论《工作达标与牌子达标》和《从企业的椅子不够用谈起》,分别在今年1月14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和6月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出。联系近几年来围绕“热点”抓新闻的经验,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我刚当报道员时,在短短的4个月间,近百篇新闻稿件脱手发出,但不是因讲的是一些凡人小事没有指导性,就是说教性强,贴近性差,竟连新闻干事这一关也没间过,更谈不上变成铅字。新闻干事告诉我:没有抓住问题,要在吃透上级精神的前提下,抓基层关心的“热点”问题。当时新的挥队基层建设纲要)试行近一年,它在基层的落实情况怎样?于是照着新闻干事的话,先找来新(纲要)及有关文件、资料,关在屋子里认真学习了4天,并把“双争”评比的条件、程序、方法,以及在落实中党委机关的职责等—一分列出来,妙在笔记本上。一些主要内容差不多…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抓新闻,还是写评论,只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改革开放所着力的重点去写、去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系过去围绕“热点”抓新闻的经验,我的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一、到基层采访,做好“有心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基层去采访。在采访中,我每接触一个人,或是正式采访。或是闲聊,每时每地都要充分发挥新闻耳朵和眼睛的功能,去“搜  相似文献   

8.
打开电视,各种新节目、好节目层出不穷,或新鲜奇异、或情理细腻、或动感多变,小小荧屏已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然而,相对这一如火如荼的局面,这些年盛行的“热点”类栏目却相对冷清了许多。“热点”栏目是指电视台所办的反映社会焦点问题的栏目。1994年4月1日,中央台隆重推出《焦点访谈》。一时间,大江南北如法炮制、纷纷“克隆”。北有黑龙江的《今日话题》、辽宁的《热点透视》、南有广州的((城市话题》、深圳的《今日视点》,东有上海的((新闻透视》、山东的《今日观察》,中有河南的《中原焦点》,等等。此类节目从形式到  相似文献   

9.
陈旭 《出版广角》2013,(Z1):79-81
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冷媒介""热媒介"是他的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争议性最大的观点。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他提出了许多极具盛名又颇有争议的观点。"冷媒介""热媒介"是他的理论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也是争议性最大的一个观点。本文试图全面、多层次、从整体上阐释这一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新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一、"冷媒介""热媒介"划分的三个要素麦克卢汉在论述他的观点时喜欢运  相似文献   

10.
刮热风,犯热病,以至造成“热”膨胀现象,是新闻界长期存在的一种毛病。如何克服这种毛病,这里从“冷”笔调这个角度入手,分三个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过“热”时需“冷”提醒 冷要适度,热要适宜。当“热”点新闻出现过“热”苗头时,新闻就应用“冷”笔调来提醒人们及早注意。这种“冷”笔调,或是在上级一项新的文件精神下来贯彻之后,不人云亦云,不跟风起哄,而是根据本地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在贯彻执行上级文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形:某个先进单位或个人,在一段热热闹闹的连续报道后,不久便垮了下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往往与报道的一哄而起有关,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典型报道中“热”与“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形:某个先进单位或个人,在一段热热闹闹的连续报道后,不久便垮了下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往往与报道的一哄而起有关,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典型报道中“热”与“冷”的问题。刘明金,是湖北省特等农业劳动模范,闻名全省的养猪专业户。可是,他近几年在生产上经历了一场大起大落,由“万元户”变成“负债户”。去年4月,老刘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当专业户,搞商品生产,不能头脑发热图虚名。说句心里话,当初接二连三的报道,也是促使我头脑发热的一个因素。”听了老刘这番  相似文献   

13.
音像制品市场的“冷”与“热”●吕珂音像制品专卖店内不时传出激昂的或轻柔的音乐,却难挽留行人匆匆的脚步,往日生意兴隆的音像制品专卖店已不复风光。笔者访问了几家音像制品专卖店,老板和服务员无不摇头叹气。有一位售货小姐告诉笔者:以前只要某位歌星的歌带或歌盘...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是传播历史和科学知识的机构,是人们进行“终生教育”的场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建国40年来,我国博物馆已从解放初期的21个发展到现今的1000多个,其发展速度可谓快矣。博物馆事业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确实十分振奋人心。但在兴奋之余,我们应该也必须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一下存在于博物馆内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带有普遍性的,而且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博物馆的“冷”与“热”问题。所谓博物馆的“冷”与“热”问题,笔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有个较深的感觉——处理好报道工作中的“冷”、“热”关系,对新闻工作者至关重要。火候就在于“热中有冷”、“冷热结合”、“冷热适度”。所谓“热中有冷”,是指一项新政策实施或中心工作展开;一股新潮形成或一个大典型出现的时候,常常形成一股宣传报道热。在这种热火头上,新闻工作者的头脑应该冷静,切忌盲目地跟形势、赶浪头、凑热闹。不可听见风就是雨。像什么“万元户”、“彩电村”、“选能人”、以及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16.
热与冷的表现 1.宣传主体方面 报道“三农”问题,农民理应是被表现的主体,因为农民是主角。但在现实的“三农”问题报道中,农民的这种主体地位被冷漠淡化了。以农业部门或地方政府为主角的报道占据了“三农”报道的大部分,领导新闻和二手资料偏多,谈的大多是工作成绩,而反映当前农村突出问题和农民兄弟苦乐愁喜的那些活生生的东西,却没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抓新闻,还是写评论,只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改革开放所着力的重点去写,去抓,就能写深写活。然而,怎样才能抓住“热点”问题呢? 一、到基层采访做好“有心人”。在深入基层采访中,我每接触一个人,或到一个处所,所看到的周围环境及其设施等,都要充分发挥新闻耳朵和眼睛的功能,去“搜索”新闻,去捕捉那碰撞新闻火花的瞬间。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业余通讯员,在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稿件的“命中率”,除了有满腔热忱,还需头脑冷静,多多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1984年元月份,我在一些老通讯员的鼓励下,开始向报社电台投稿。稿虽投了不少,但因贪多求快而一无所获。当年二月底,我厂工会为庆祝“三八”节,筹备首届“三八”运动会。我经过细致了解情况后,写了一篇稿件发往省电台,竟然被采用了。尝到甜头后,我结合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写了一个青年农民办商店的稿子,又分别被省电台和贵州日报采  相似文献   

19.
自己在记者这个行当里,屈指算来,已经泡了二十多年。当记者,自然免不了大大小小的采访,但这些年来,记者的采访出现了“新动向”:有时,有的记者对采访表现出出奇的热情,他们兴致勃勃,就像到火车站去接他们久别的女朋友似的;有时,又像是经过制冷设备处理过一样,表现出出奇的冷漠。  相似文献   

20.
地市报在经济新闻中要体现冷与热的辩证法。碰到热门货时需要冷静地思考;遇到冷峻题材时,要热心去反映。题材要热,考虑要冷。对于纷至沓来的经济信息、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以及纷繁复杂的经济事件,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在作经济报道时,必须瞻前顾后,冷静思考,留有余地。决不可只顾眼前,而不顾后事千变万化。有一篇经济新闻对我的教训十分深刻。1981年9月4曰《浙江日报》第2版的“市场一瞥”刊登了我的一篇稿子,题为《湖州市区小白菜供应好转》。文中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