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影视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对台湾纪录片从叙事内容和叙事时间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另一个侧面揭示记录片文本的构建过程。在叙事内容方面,台湾纪录片文本采用了不断二分的枝形的结构,使所讲述的内容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在叙事时间方面则采用历时与共时两个时间序列分别来描写事件进展和抒发情感,使得纪录片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台湾纪录片在叙事内容和叙事时间的成功,使得其传播效果实现了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周正昂  张珞 《东南传播》2012,(7):174-176
本文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内容分析,认为目前报纸微博的新闻叙事正在形成独特的"辫式"策略:新闻故事通过三类事件的"绞缠"而凝聚,显现了广度和深度;报纸的声音试图连接和呼应来自政府与民间的声音,形成叠加与共振效果;而报纸的形象也在工作、生活与社会活动三种"微博故事"的交织中逐渐丰满和鲜明。这种独特的叙事策略,对于寻求"融媒时代"同题新闻传播的创新与探讨报纸发展的新思路,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报纸深度报道的"整合"叙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互联网的兴盛带来报纸深度报道叙事策略的某些改变。网络作为新闻叙事的一个新的“隐喻库”,与目前报纸深度报道所呈现出的显著的“递归”结构密切相关。而这种结构是有效整合新闻信息的一种方式。网络技术还强化了新闻的“同题传播”,使得对于“故事”的发掘越来越成为由多个媒体共同完成的任务。报纸深度报道所负载的使命,已非单纯“寻找故事”,而在很大程度上转向“整舍故事”:在“核心”事件之间建立足够深广的关联、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卫星”事件,以及寻找信息延宕与压制所带来的“断点”。其在媒介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一年内台塑六轻炼油厂相继发生七次大火事故,引发台湾当局、地方政府、当地民众以及社会各界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本文通过对台湾三大报纸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台湾报纸并没有充分发挥危机报道中媒介应有的预警功能、协调功能和教育功能,而是始终将焦点集中在“政治议题”与“冲突议题”上,这给风险社会背景下危机的有效解决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但同时因其相对开放的言论环境,台湾报纸又具备了促进公众参与危机管理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林颖 《东南传播》2012,(8):80-82
本文以"人民网"台湾频道对2012年台湾选举辩论会的新闻报导为研究对象,以话语分析和新闻传播研究结合的视角出发,使用实证研究和阐释性研究的范式,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从报导主题、修辞建构两个大方面对新闻报导的话语进行分析,从消息来源、报导主题、文本结构、视角呈现、话语策略及措辞的使用等方面来考察新闻文本表达中存在的价值偏好、意识形态倾向性,并分析这种倾向是如何运作的。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及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媒介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化,而作为传统媒体典型代表的报纸,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局势,探析报纸媒体的新发展已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本文针对灾难新闻报道具有特殊代表性的特点,在梳理现有研究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光明日报》对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的报道为例,利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内容、报道语言、关注程度三个角度出发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其报道的差异性,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分析报纸媒体如今的发展变化,并总结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陈小 《新闻界》2013,(16):56-59
风险传播研究是以大众媒体为中介的风险信息的传播研究。台湾报纸是如何进行风险传播的?是先知先觉提出预警,还是后知后觉就事论事?本研究以"核电安全"议题为例,通过文本分析,探讨台湾报纸在风险传播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钱元 《新闻世界》2011,(5):184-186
本文选取我国三家主流财经报纸——《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对中石油大连新港爆炸案的报道为样本,就这一与央企有关的典型公共事件的报道框架作具体分析,包括框架内容和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陈力丹 《新闻界》2013,(14):20-24
本文回顾了近年我国传媒关于拆迁冲突的报道,发现相当多的事实是传媒建构的,而不是全部真相。现在媒体关于这类事件的报道,通常的做法是,把处于强势的一方与弱势相对立,忽略对相关细节的真实求证。作者认为,传媒报道官一民冲突事件,应谨记传媒的工作性质,不要贸然站在某一方,而要习惯性地站在第三方来报道事件。  相似文献   

10.
有学者提出“低力度纵火”的理论,认为当社会矛盾还没有激化时,媒体的报道好像放了一把火,它激起公众的警觉,及早将火扑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南方周末》对"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为例,从新闻报道的视角、聚焦、叙事修辞和文本的可读性等方面着手,分析、总结了《南方周末》地震报道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2.
齐飞 《新闻世界》2009,(4):74-75
本文选取《自由时报》和《中国时报》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台湾报纸,对其北京奥运报道做内容分析,以期对两家报纸奥运报道的不同点作出简单梳理,并从中一窥台湾报纸对北京奥运报道的着眼点及其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作为政治经济体制中的一个有机组织,与社会政治、经济、公众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媒体基于具体"市场"利益的考虑,而采取不同的报道"立场",表现一定的倾向性、思想性、指导性,也即新闻报道的合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二平 《青年记者》2007,(20):59-59
叙事学家把叙事分为两个层次:"故事"和"话语"。作为对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叙述与建构的产物,新闻话语无疑是一种叙事话语。叙事分析的资料不仅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童话",还包括"新闻报道"。叙事是对序列事件的再现,再现是逐一展现的过程。如果对一组事件的了解是不完整的,那么无论遗失的信息是被暂时延宕,还是被永久压制,对已知事件的阐释都可能得到被压制或被延宕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姚志文 《今传媒》2016,(11):25-28
以身体奇观为中心架构电视故事,通过连续报道建构电视戏剧,这是电视报道恐怖事件的基本叙事范式.这种叙事范式是恐怖主义以身体暴力展示权力、以暴力冲突吸引社会关注的行为特征与电视媒体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媒介特征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报纸的文化报道一直是读者获取文化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地方性报纸则更肩负着地方文化传承与弘扬。虽然网络迅猛发展,但是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以其独特的编排和对新闻的处理,依然赢得读者的喜爱。但目前文化报道式微,娱乐化倾向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将着重探讨地方报纸文化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赵利利 《新闻前哨》2015,(3):40-41,61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我国主流媒体习惯将民族文化中的原型意象融入到新闻的叙述话语以唤醒受众的集体无意识,发挥群体在场的精神凝聚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程式化的报道方式很容易激发受众的对抗式解码。本文以人民日报对云南鲁甸地震的报道为例,以荣格原型理论的相关内容为理论基础来进行灾难报道中战争英雄原型的再现分析,指出灾难报道中的原型叙事困境,以期对新闻报道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成为公众获取新闻的主要平台。"魏则西事件"作为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本研究选取了"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两大热门新闻客户端上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新闻客户端对"魏则西事件"的呈现特点与叙事方式,反思新闻客户端对社会事件的呈现问题,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传播平台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核心阅读:目前儿童报纸的理论研究、实际操作都存在着很大的困境。本文以《中国少年报》的系列报纸为例,指出当前儿童报纸在内容上出现不少问题,如报纸的儿童新闻比例少、内容呆板,报纸中的儿童不是说自己的话,而是说着成人的话;儿童人物的典型报道尚待提高等等。本文强调只有切实把内容建设作为首要环节,才能真正地发展我国的儿童报纸。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体坛周报》进行文本分析,总结了国外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两种叙事模式:1.同质化叙事:民族国家的叙事模式;2.差异化叙事:更加多元和人性化的视角。指出西方媒体擅长将意识形态隐含于叙事中,不仅展现了国家民族形象和媒介奇观,也让我们看到了奥运会多元的、人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