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伴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等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中国电影市场异军突起,可观的电影票房离不开营销策略。2013年4月26日首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取得了“青春文艺片”的票房奇迹,在新媒体环境下,其采取了哪些成功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夏永春 《出版广角》2019,(24):58-61
《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罗小黑战记》(以下简称《哪吒》和《罗小黑》)是2019年国产动漫电影打造的两大"爆款"。《罗小黑》凭借多年构筑的动画番剧口碑,首映票房便终结了《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的15连冠,然而却未如预测那般赶超《哪吒》再创辉煌。通过对比分析新媒体背景下两部国产动漫电影营销策略的差异性,探究二者产生差距的原因,可为国产动漫电影的科学营销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5年度上映的现象级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继"西游"系列以来又一次超级IP改编,凭借过硬质量与互联网营销策略,开创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新纪录,引发国人对国产动画电影崛起的新期待.至此,深掘其背后的成功元素,对国产动画电影走向国际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川 《新闻世界》2012,(3):129-130
2011年的国产动画电影迎来小阳春,其中出现的多元文化混杂传播现象十分明显。本文试从"文化杂交"理论的角度,以年度国产动画电影中叫好不断的两部大制作——《魁拔》与《兔侠传奇》为例,分析其中的文化杂交现象。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国产动画电影由低龄化向全年龄化转型,如何发挥其属性优势面向全年龄段的用户进行营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分析总结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四大属性优势,借助AISAS模型对该影片的社会化营销进行梳理与分析,重点突出了国产动画电影的营销特色,并提出充分利用人格化营销、IP联动、文化再生产、特效道具与周边推广等形式,助力国产动画电影的出圈与现象级传播。  相似文献   

6.
付李琢 《青年记者》2016,(11):68-69
2015年7月,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以黑马之姿取得9.56亿元票房,不但创造了国产动画票房纪录,更打破了《功夫熊猫2》保持的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圣归来》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偶然之下隐藏着必然,“大圣归来”的现象级表现实际上是近年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浅析《魁拔》从第一部到第二部的蜕变,总结《魁拔》的进步之处——场景和道具的设计更加多样,镜头语言成熟的运用,并分析了《魁拔》与其他国产动画相比之下,在影片定位与构架等方面的成功之处。同时,通过对比好莱坞动画,分析《魁拔》在人物设定等方面的欠缺,希望国产动画可以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8.
杨宁 《新闻世界》2014,(6):253-254
《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作为《熊出没》系列动画的延续,凭借着生动感人的亲情主题、3D技术精心打造、"全年龄"的市场定位、立体化的营销手段在马年贺岁档一炮走红。《夺宝熊兵》的成功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一部名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下简称《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电影仅在上映十多天内就创下了超过8500万元的票房收入。这部总投入600万元的二维动画电影,创造了国产小成本动画影片的票房神话,其业绩超过了同档期上映的进口动画片《闪电狗》、《马达加斯加2》等好莱坞动画大片。  相似文献   

10.
余鸿康 《新闻世界》2014,(5):179-180
2012年12月25日曾被玛雅人所预言的世界末日并未到来,却迎来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黑马——《人再囧途之泰囧》。《泰囧》票房已突破12亿元,力压群雄。这部电影除了本身的创作构思、观影体验外,另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就是网络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以及新媒体的大力营销。可见,新媒体的发展也给中国电影营销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新一轮营销的革命,相较于传统媒体的营销宣传,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营销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新兴的微博营销方式成为众多电影宣传的新途径,电影微博营销带来了电影市场的巨大成功。本文以《左耳》为代表分析青春类电影的微博营销方式及其成功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对青春电影营销进行展望,为新媒介环境下的电影营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以《人再囧途之泰囧》为例,分析国产贺岁档的传播特色:明星效应,吸引更多眼球;媒体整合营销,广泛招揽受众;新媒体营销,开拓营销新渠道;病毒营销,产生口碑效应;事件营销,捷足先登。  相似文献   

13.
商丽娜  赵娜 《新闻世界》2013,(3):154-155
2012岁末由徐峥率领的“三傻”组合联手呈上的爆笑喜剧《人在囿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从首映开始票房一路飙升。在上映的短短一个月里,以12亿元的票房收入创造了国产影片的新纪录,在观影人数上以3600多万的观影人次超过《变形金刚3》和《阿凡达》,刷新了国产影片新纪录。本文试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它的票房奇迹。  相似文献   

14.
2015年7月10日,集中国传统文化、迪士尼英雄叙事风格和日本动画魔幻风格于一身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在国内正式上映,并最终以9.56亿元票房完胜暑期86部电影,问鼎内地最高动画电影票房。本文运用传播学5W模式,解构了《大圣归来》的成功原因,探寻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15.
近年,国产动画电影佳作频出,依托传统文化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大护法》、《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作品预热了市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真正让国产动画电影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这部影片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精良的制作,更要归功于它全方位的创新意识。《哪吒之魔童降世》为国产动画电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曹宇 《青年记者》2009,(16):82-83
2009年1月16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优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下简称《喜羊羊》)正式上映,它取材于电视剧版系列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讲述了一个简单而又有趣的故事:狼和羊之间的斗智斗勇。首映当天《喜羊羊》的票房就突破了800万,甚至超过《赤壁》(下),在首轮上映时更是取得了8000万票房的好成绩,成为目前国产动画票房冠军  相似文献   

17.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热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卓 《今传媒》2009,(8):77-78
制作成本仅600万元人民币,票房收入却突破8000万元,国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下简称<喜羊羊>)像自己的名字一样,牛气冲天.<喜羊羊>的成功唤起了我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信心,被很多人称赞为国产动画电影因<喜羊羊>的到来而进人了春天.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我们也需要冷静的思考,分析它的成功和潜在问题.希望能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自2016年12月以来,新海诚导演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在中国大陆赢得了票房和人气的"双高".本文通过分析《你的名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营销路径,探讨新媒体传播对本片的影响及宣传潜力,以求找到适合动漫产品的宣传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丹丹 《东南传播》2014,(9):125-129
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制作并向全球输出影视剧(电影、电视剧)来传播自身的文化,这种方式显然更易为人接受,从而取得商业和文化上的双赢。本文以英国迷你剧《神探夏洛克》(以下简称"《神夏》")(Sherlock)的成功为例,分析其在商业上的营销策略和文化上的推广,尤其是借助新媒体——互联网、博客以及微博等。并且笔者将举例证明《神夏》的成功是超越传统营销方式的"跨媒介镜像式营销"——通过营造虚拟的社交网站和数量、影响力巨大的粉丝群来取得某种程度上对官方宣传的替代性作用。本文认为对网络电视和社交媒体的跨媒介运用,是《神夏》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纪楠 《青年记者》2016,(29):56-57
2008年6月20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取得了上亿元的票房成绩,201 1年和2016年,《功夫熊猫》第二部和第三部先后出击,视觉效果更加震撼,分别在中国市场创下了6.17亿元和超10亿元的票房.而2015年,国产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风靡暑期档,以上映62天获得9.56亿元票房的成绩,成为内地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国产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与《大圣归来》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利益上,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是中西文化整合传播的成功.本文从文化观念、叙事、配乐以及哲学理念等方面,对两部电影中中西文化的交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