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莹 《新闻世界》2009,(11):120-121
“媒介迷”现象,因其出现的无法预料和不期而至,成为受众研究中最复杂的现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迷研究逐渐成为欧美传播学受众研究的主体。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对2007年“突迷”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浅析媒介迷的特性和形成要素,并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媒介迷。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的迷文化研究——以耽美迷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耽美文化在青少年群体里的传播蔓延,使它已然成为表达自我、展现自我、追求时尚的一种广泛流行的亚文化,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传播现象。文章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试图从更全方位也更客观的角度去探寻耽美文化的面貌和流行的原因,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析西方“迷研究”的三次浪潮和新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选秀节目的盛行,粉丝这个词家喻户晓,随之而来的是对迷文化的研究,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仍停留在现象陈述和简单分析的层面,而迷研究起源于西方,因此详细考察西方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俞爽迷的图书馆学研究及其瑕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俞爽迷是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作过较大贡献者之一,他的学术成果集中发表在1936年前后。在理论上,主要提出了图书馆的"三要素"、归纳了现代图书馆的性质及图书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的思想,并创办了《厦大图书馆馆报》。在实践上主要是通过对厦门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体现出来的,他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使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工作发生了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5.
迷研究(Fan Studies)从20世纪末以来,已经逐渐成为欧美传播学研究受众的主流取向。所谓迷(Fan),是指“一群过度沉浸在媒体建构的虚拟世界中而扭曲了时间概念甚至丧失了自我意识的主动的受众”,如书迷、歌迷、网迷、电视迷等。  相似文献   

6.
丁倩 《新闻世界》2013,(8):122-124
“网络迷因”又称“网络爆红”,指某个信息或理念迅速在网络用户间传播的现象。近几年,各种“网络迷因”事件层出不穷,以狂欢理论观照这种现象,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狂欢的精神和特质。笔者从几个典型案例出发,分析这些具有狂欢表征的现象在互联网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以及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7.
袁珂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10-211
从日常生活的各类“迷”现象入手,浅析媒介对“迷”的形成影响,分析“媒介迷”的特征,探讨对“媒介迷”的正确引导,以及“迷文化”的升华作用.“媒介迷”是特殊的受众群体,该集合有着正负双重功能,善用“媒介迷”,是“迷文化”带给我们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从传播学的研究范式看。粉丝文化研究可以视为受众研究的典型样本。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对粉丝文化实践的研究,使一种积极的受众观占据了文化研究的视野:受众是作为能动的主体参与文化实践的。并体现出强烈的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9.
田疆 《视听》2021,(2):127-128
本文以迷因理论为视角,以"开瓶盖挑战"为个案,分析社交媒体时代下迷因短视频社交传播的成因及传播特点,尝试阐释迷因短视频社交网络传播的完整路径.本文认为,个体的多宗行为动因通过社交媒体的开放环境形成了迷因短视频的社交模仿,资本的介入丰富了传播的主体,但同时也使其生产和传播链路的自发性与传播意义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0.
黄怡宁  李欣然  董若 《视听》2022,(5):118-122
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媒体的推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流行"梗"的创造与传播中.对于"梗"文化及其传播过程,可以尝试性运用迷因理论来解释.以B站(bilibili)为例进行研究发现,B站视频形态的"梗"文化通常具有强势迷因的属性,便于记忆,而个体仪式感与趣缘共同体助推迷因繁衍,促进"梗"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与扩散.互...  相似文献   

11.
Western culture puts women in a number of double binds. One of these is constituted by society's expectation that women attain a standard of beauty whose attainment requires much beauty work and its contrary expectation that women present a physically unembellished self. Because these expectations are so emphatically sanctioned, women should respond positively to a message promising to deliver them from this double bind.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power of that double bind and women's desire for release from it by examining a remarkably unexpected audience reaction to a public speech that only tangentially addressed this double bind. Along the way, it demonstrates that audiences ar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speech events (e.g., Atkinson, 1984 Atkinson , M. ( 1984 ). Our masters’ voices: Language and body language of politics . London , England : Methuén . [Google Scholar]) and can respond to a message in a manner different than what the speaker wished or anticipated.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霍尔的结构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存在于我国传播实践中的“支配性“”、协商性“”、对抗性”等受众解码方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13.
徐来  蔡凤娟 《出版科学》2009,17(6):64-67
借用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分层方法,将以图书为媒介的受众划分为阅读趋零型、目标明确型和营销导向型,分别分析三种类型受众的特征,初步探讨图书出版针对三种类型受众的可行发展途径。研究表明:培养阅读趋零型受众的阅读习惯(兴趣)、保证目标明确型受众的图书资讯和购买渠道需求的双满足、综合运用好威信效应、晕轮效应和从众心理以引导营销导向型受众的图书购买决策,是建立在受众分层基础上的图书出版的可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刘颖  朱静雯 《出版科学》2016,24(2):84-86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切入点,分析受众对App杂志的“使用”状况以及四种需求“满足”形态,以期为App杂志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文分析了日本图书馆馆舍设计和内部布局特点、文献服务和资源共享等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借鉴日本经验,做好图书馆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2.0的图书馆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对近三年发表的Web2.0在图书馆中的研究与应用的全部文献进行了分析与归纳,从Web2.0概念及涵义、图书馆2.0的基本理念与原则、Web2.0技术应用研究、Web2.0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思考等方面对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使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技术手段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使图书馆在信息万变的大潮中永立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近五年(1999~2003)来我国社区图书馆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分析了我国社区图书馆研究的特点,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我国社区图书馆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我国社区图书馆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阶段对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流派做了简要介绍,重点论述了20世纪中国文献学研究体系化后的古典文献学、现代文献学、大文献学及专科文献学的各种代表性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国内数字参考咨询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相关的论文统计,总结了近四年来我国DRS研究各个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论文统计,现状调查研究,DRS系统研究,模式研究,技术研究,国外情报比较研究,标准和评估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