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赠内诗的诗人,他突破了以往赠内诗中妻子形象模糊难辨的藩篱而塑造了温柔娴雅、忠贞不渝的许氏夫人及患难相扶、爱访道求仙的宗氏夫人形象,使得诗人的妻子形象从男性诗人形象的阴影中走向台前,展现其妻子独立的精神价值和人格力量。当然,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看,其赠内诗中的妻子形象是李白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对象化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挫败感与失落感。李白的赠内诗对唐代其他诗人的赠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使赠内诗这一爱情诗逐渐走向成熟定型。  相似文献   

2.
李白是盛唐论及妇女诗较多的一位诗人,他的妇女诗题材广泛、思想深刻。但由于诗人未能摆脱传统男权社会文化的桎梏,其塑造的女性形象并不完全是妇女真实情感及生活的再现,而是女性形象在男权意识和思维模式中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3.
李白不仅作为一名诗人被西方文化所接受,他的人生经历、他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他身上被后世所赋予的神话传说和他的诗歌创作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化所接受的李白形象。而在西方文学中,这一形象经过文学家们的想象和加工,更是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一面,本文重点分析了约翰·斯科特等18世纪至20世纪的西方诗人,以及盖伊·加夫利尔·凯等20世纪西方小说家笔下的李白形象。李白时而是个中国的好官,时而是个放荡形骸的艺术家,时而又是位东方的智慧哲人。在李白形象的变迁中,我们能看到的是文学想象的魅力和文化利用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杜甫与李白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他们交相辉映,光照千秋。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他们作为一对友人,自从当年一相逢,便如电光火石,进射出伟大的友谊火花,留下了千古佳话。在几十年间,杜甫写下了几十首诗赞美李白,怀念李白,让后人看到了杜甫眼中、心里李白的形象。本文拟就几首诗的分析来谈谈杜甫眼中的李白形象。  相似文献   

5.
望李白     
在大唐的月色下,我看到一个提着酒壶狂歌而行的人影,那飘舞的白色衣袂像肆意铺展的宣纸,夜风中纷飞的乱发仿佛满纸的龙蛇飞动,我知道,我遇见了李白。李白的一生好像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酒,诗,此外无他。有多少次,李白披着月色,把一坛又一坛或清或浊的美酒酿成万古流芳的诗篇。从开元到天宝,他路过盛唐,可偌大的帝都竟容不下一个才华绝代的李白——于是李白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安和洛阳的繁华再留不住他的心,人间天地小而壶中日月长,李白选择  相似文献   

6.
望李白     
在大唐的月色下,我看到一个提着酒壶狂歌而行的人影,那飘舞的白色衣袂像肆意铺展的宣纸,夜风中纷飞的乱发仿佛满纸的龙蛇飞动,我知道,我遇见了李白. 李白的一生好像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酒,诗,此外无他.有多少次,李白披着月色,把一坛又一坛或清或浊的美酒酿成万古流芳的诗篇.  相似文献   

7.
醉在文学里     
<正>我喜欢诗歌。诗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能流露出无限的遐思,如李白的《静夜思》,便写出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读这首诗,我仿佛就站在李白的身旁,看到他对月长望:相距万里的家人们,亦是在相同的明月下吗?他低下头,看到满地的白霜,莫非,秋霜起了吗?哦,不,这并不是白霜,这是月光啊!  相似文献   

8.
说实话,看到陈天阳同学在他的习作《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中说,“在众多的唐诗作者中”,他“最喜欢的是王维”时,我心中愣了一下。诚如习作中所说的,王维“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但他的作品远远没有李白、杜甫的那么好懂,所以同学们对他的熟悉程度也远不及李白和杜甫。而且,他对佛教还不是在“晚年时据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是他对佛教有着很深的研究,并且通过他的作品宣扬着佛教禅理。对佛教,同学们恐怕也知道,是不能简单地用一句“封建迷信”来概括的。它有迷信的一面,但它也有自身的深邃的哲学思想;它自传入我国后,就对我国古代的…  相似文献   

9.
在"斗酒诗百篇"的大诗人李白的心目中,美丽的皓月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李白把他对客观抽象的真切感受和自己的主观情感有机地统一起来,创造了明月这个美的形象,唱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一生的境遇使他诗中的明月形象一方面表现出一种豪肆狂放的性格和精神,另一方面也流露了一些消极颓废的情绪,这正是一个孤傲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人生观的局限.随着李白人生奋斗历程的变迁,他笔下"月"的意象有八十多种类型,李白心中月与自然月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可以说明月使李白在诗的国度中更加璀灿.  相似文献   

10.
副主教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一个主要人物,读者大多从他身上看到的是淫邪罪恶的情欲,而忽略了作为人的克洛德内心的情感世界。本文试图从“人”的角度来解读他的情感世界,从中可看到,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魔鬼形象,而是令人同情的一个真实的普通的人。  相似文献   

11.
王昌龄在唐代诗名很盛,以“缜密而思清”著称,被誉为“诗家夫子”。他擅长七言绝句,可与李白“争胜毫厘”。他现存的一百八十多首诗中,绝句占了一半;而送别又是他七绝诗中的一个主要题材,八十余首七绝诗中,送别诗又几乎占了一半。而《芙蓉楼送辛渐》又是他送别诗中的上品,因此历来被人们所推崇。这首短诗不象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单纯地抒写送别时的伤感和凄凉,而是借送别来申述自己的志趣,表明自己不改初衷,坚贞顽强的情怀。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2.
李白的诗现存九百多首,文六十余篇,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风格随处可见。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1]3,因此在诗中表现自我,表现主观,在诗歌中塑造自己鲜明的抒情个性形象,则更是李白诗歌最突出的特点。他寄情于物,利用主观调动客观,将自己的一腔热情注入天地万物之中,将自己的个人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诗人超脱豁达的情怀,开阔的心胸和他那直率坦白的真挚之情,也让我们在欣赏时能明显感受到诗人的自我形象:他恃才傲物,充满自信;他爱国,爱人民;他狂放不羁,追求自我解放与自由……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诗意的阅读,就是根据诗歌的内在特点来解读诗的内容,而不是用阅读其他文体的方法来解读诗歌的内容。其最主要的有这样三个方面:   一、诗中的情节,看似“故事”又不是“故事”,避“实”就“虚”才能把握诗中的真意。   即使不是叙事诗,在诗歌中也常常会有一定的情节。如果我们不从诗歌的特点去阅读,就会以为这些情节也和散文、小说的叙事一样是为了通过一定的事件来反映生活和表现主题。其实诗歌中对所谓情节的叙述,其用意并不是在于故事,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形象,或者是一个形象符号,通过这些形象的组合表达一种思想和感情…  相似文献   

14.
李白是蒙受“四人帮”严重歪曲和糟蹋的古代诗人之一。他曾被“四人帮”封为“法家”,理由之一是他在诗中塑造了秦始皇的英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他的统一事业”,“通过塑造秦始皇的形象来歌颂法家路线的胜利”。李白为什么要在诗中塑造秦始皇的形象?李白对秦始皇及其事业果真持歌颂的态度吗?  相似文献   

15.
我在讲《枫桥夜泊》这首诗时,提问学生:“在这首诗中,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这时一个平时纪律涣散,又不爱学习的同学坐在位子上喊了一句“听到了猪叫声”。随即教室里一片哄笑,课堂气氛一下混乱起来。面对此情景我真想把这个说话的同学臭骂一顿,定他一个无理取闹、扰乱课堂的罪名。然而看到他低着头、红着脸,尴尬地坐在那里的样子,我意识到他不是成心的,于是灵机一动:“这位同学听到了猪叫声,而不是作者听到了。我们能不能想一下在那儿?什么时候能听到猪叫声?谁能帮助这位同学编一首含有猪叫声的诗呢?”这问题一提出,…  相似文献   

16.
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为表达他对钟山的怀念之情,曾写了一首《泊船瓜州》的绝句。诗中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本来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是“使之变绿”之意。一个“绿”字,就把春风带来的景象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了。“绿”字之妙,不言而喻。而据记载,王安石开始并不是用的“绿”字,而是先用“到”字,又用“过”字,再经过几十次的改动,最后从王维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等诗句中得到启发,才用了这个“绿”字。这首诗流传至今,不能不说和“绿”字的锤炼运用有极大的关系。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凡不朽的名作,都做到了…  相似文献   

17.
李白曾以“清平调”为题写过三首诗,其一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显而易见,诗的第一行用了两个隐喻来描写杨贵妃绝伦的美貌和优雅的举止。浮云喻指贵妃柔软衣裙的飘逸起伏,牡丹花则比喻她俏丽的面容。这两个意象是由第二行的“春风”连接起来的;春风自空而降,轻拂槛栏;栏边牡丹迎风怒放。此行诗  相似文献   

18.
创意话题 西方著名美学家、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什么是美?有人说:“时髦就是美。”李白认为,朴素才是美,有诗为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有人说:生活是美好的。当你用善感的心灵去观察生活时,当你用真诚的心去拥抱生活时,你会觉得这世界真美。这人间真好,这人们真可爱!当你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很天然,一切都很精彩,一切都很奇妙!  相似文献   

19.
李白的女性题材诗对李贺具有重要的影响。李贺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另辟鸿蒙、别出机杼。他的策略是对李白诗歌进行"修正",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针对性地对前驱诗的续完;二是朝着个性化方向的"逆崇高"运动。李贺因此形成了自我独特的"诗鬼"形象,从而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列于文学史。  相似文献   

20.
济慈被普遍认为是一位追求感官刺激的诗人,他不是在描摹形象而是直接把形象呈现给读者,刺激读者的感官,使之仿佛真正看到那形象一样。同时,济慈的诗又有强烈的哲理美,以及心灵和外界碰撞所产生的真实之美,是呈现出超越现实、超越官能的审美境界,因而更显其伟大。《希腊古瓮颂》不仅体现了济慈诗诉诸感官、震憾心灵的特殊魅力,也体现了济慈自觉的诗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