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在感知世界中,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变化的。这样,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它有的指称相同,但语义却不同,有的无指称,但却有内容。这样,增强了人们 对艺术语言描写对象的感知度,淡化了对描写客体的抽象度。  相似文献   

2.
因本人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对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有关问题产生了兴趣,现在谈谈个人浅显的看法。一、何谓“他人知觉”心理学把主体对客体世界的了解过程谓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等都是具体的认知形式。这些形式各有其功能。主体通过感觉可对客体的个别特征获得认识;通过知觉可对客体的内部特征及其规律获得认知;通过记忆可再现过去的认识成果;通过想象可对客本的发展进行预测,也可对客体进行间接认识。人们对gF$世界的认识都是从了解具体事物的外部特征开始的。无疑,知觉是了解事物之外部特…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教育与受教育主客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理论把它简单地归结为“主体-客体”或“客体-主体”的结构模式是不科学的。对其科学认识应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认识属性和教育与受教育在其过程中的各自本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上作归结。具而得出如下结论:教育是主导性主体,受教育是客体性主体,即“主导性主体-客体性主体”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试析个别和一般的哲学范畴苏晓明个别和一般是表征世界上的事物、现象具有差异性和统一性辩证联系的一对范畴。客观世界是由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事物构成的,每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具有个体性和独特性,使认识的主体把它们区别开来。同时每个事物又都处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客观存在着的事物链条、事物的条件链条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和链条上环节的分析研究,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将唯物辩证法引入到"具体"的事物之中,把事物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对事物及其周围条件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掌握辩证法武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预见性地、科学地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6.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争论中比较集中的三个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有无必要引进这对哲学认识论范畴;受教育者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主体;怎样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性质?本文认为,争论的原因主要是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上存在重大分歧.因此,要在理论上搞清楚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从方法论上应有两方面的约定:一是在一定阶段的研究中需将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二是在考察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时,需从特定的视角出发确定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是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目前,在这一问题上一个得到“公认”的观点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观点正确与否,实难“一言以蔽之”.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此观点进行一点哲学思考,力求获得一个对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清晰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最基本的范畴认识论,一般说来,是关于认识现象和认识活动的学问。人类的认识现象和认识活动,都是在认识者和认识对象的相互关系中发生和发展,因而,研究哲学认识论,首先便要区分认识者和认识对象,没有这种区分便不能考察它们的关系。在哲学认识论中,我们通常称认识者为认识主体,认识对象或被认识者为认识客体。在认识论理论体系中,主体和客体是逻辑的出发点,关于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认识的真理性和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对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展开。  相似文献   

9.
价值是以主体的内在尺度为特征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这一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和关系的表现就是价值。其价值的大小在于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这里讲的主体指的是实践者、认识者,即人本身。客体指的是实践和认识的对象,这个对象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人既可以是主体又可以是客体,如当主体(人)把自然界当作自己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时,自然界就成了人的客体,于是人可以通过对它的认识和改造使它在物的方面满足主体的需要,这就是物的价值。人也可以作为客体,即人创造价值满足个人、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人作为价值客体的意义上说,他的价值与其他客体的价值具有某些相同点。人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人不仅是价值的享受者,  相似文献   

10.
桂宏军 《文教资料》2013,(2):19-20,29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离不开建构,建构一般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把来自客体的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观念的体系。华莱士.史蒂文斯认为艺术应扎根于目前的现实生活;艺术反作用于现实,艺术为零乱和无意义的现实社会带来秩序、意义和目的。史蒂文斯认为自然世界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加工之后,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整理,获得了秩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的建构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观点是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原因就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要改变世界,实现“世界革命化”,就必须正确理解实践的主体与实践的客体及其关系,这是理解实践的本质,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及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实践的二重尺度及其关系以往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只是片面地强调客体,忽视了人的主体尺度.“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的主体能动性.与此相反,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忽视了客观对象,只是以精神外化的形式去考察事物,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马克思批判了割裂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2.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一书中指出 :“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个主体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精神、心意之类的东西 ,我们叫做主观的事物 ;属于外界的客体 ,也即是物质一类的东西 ,我们叫做客观的事物。这样我们就把世界上一切事物分为两大类 ,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 ,任何一件事物都可归入这两类之一 ,不是主观的、精神的 ,就一定是客观的、物质的。”所以 ,从哲学上讲 ,客观是与主观相对称的一个哲学范畴 ,是指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 ,是指认识的一切对象 ,是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 ,它表示在人类意识之外和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东西。有时客观也…  相似文献   

13.
技术的价值,作为技术在与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所在系统的相互关系中所产生的效应,既作用和影响着主体,也作用和影响着客体,同时还改变着人、自然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技术价值的本质,既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又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客观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总体。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以外,同时,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呈显出自身所固有的属性、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而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性和关系的反映就是人们认识中的逻辑范畴。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主要的除了认识其规律以外,还必须把握它的各个方面、侧面,它的属性、联系和关系.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全貌。因此,在认识运动和逻辑思维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必须判明规律和范畴各自的特点及其共同点,判明两者的相互关系。本文除了主要是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同基本范畴的相互关系外,也将涉及到一般规律与范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笔者曾针对W·斯台格弥勒的所谓“范式变更使世界本身也变了”(见《科学哲学中的革命—围绕库恩科学观的争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从刊》1980年第1期)的观点,提出“要区别观察客体自身与观察主体所认识的观察客体的界限”.并认为:“观察客体自身并不会因理论结构的改变而改变,改变的只是观察主体所认识的观察客体.即由于理论结构的改变,使观察主体对客体的观察的角度、范围以及所作的观察结论发生了变化.”(见《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胡俊卿同志在《也谈观察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载《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在两者之间无法划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术界在哲学认识论的探讨中存在着不少原则性的分歧。为使讨论深入,有必要进一步对主、客体问题及其在认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面深入的探讨。 一、主体和客体的科学规定 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改造客体活动的人,包括个人、集团和整个人类。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必须把“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第4卷,第237页)。在哲学史上,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导致了对主体的理解不同,并形成了不同的主体理论。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真理定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严密,真理应定义为“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或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客观性与事物的客观性含义不同,前者指真理性认识与客体的本质或规律相符合,后者指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系统结构这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发表了一些很有启发的看法。我认为现有哲学教科书,把认识论归结为一个认识过程的规律是不完整的。其理论系统的基本结构,应与辩证法理论系统结构一致,应由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实践与认识、思维的作用与认识过程的实现、真理与谬误等四个基本层次的规律所构成。人类认识史表明,人类认识活动是由多种元素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动态结构,存在着多层次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认识论的产生来看,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就不能有反映;没有反映者,也不会产生主观映象,也无所谓认识的出现。被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改造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特定部分,就是人们通称的认识客体。也就是说,认识客体并不  相似文献   

19.
通常在理论上把统一的认知结构区分为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所谓主体认知结构就是主体以观念形态把握客体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主体认知结构的理性因素是指主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用于反映和加工客体信息的认识子系统。它对主体的认识活动起着基础的和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对主体认知结构中的非理性因系的概念及内涵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非理性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除了理性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非理性因素是一个内涵宽范、边界深远的范畴,又是在理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一提起相对真理,人们常常把它和“局限性”联在一起.认为其“局限性”表现在:一是适用范围的局限性;二是认识真理的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这种相对真理观,是要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就认识的主体来说,确定的认识个体的能力太有限了,不能揭示事物、规律的本质全体;就认识的客体来说,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但其现象与本质的联系极其复杂,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或者说,在确定的时空里,只能显露局部事态及在一定层次上揭示其规律;就真理的应用来说,作为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应该具有普遍性,然而,由于前二者,真理的应用也就有适用范围的局限性.由此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真理都具有相对性的一面,因此需要发展.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任何具体的真理由于都有其相对性,因而是有局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