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剧冲突是戏剧创作的基本特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而戏剧冲突必须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是戏剧冲突的基础。但戏剧冲突不是社会生活矛盾的照搬,而是其集中、概括、典型化之后的具体、形象化的反映。所以戏剧冲突要比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  相似文献   

2.
喜剧艺术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是以它的特有形式来否定丑恶的东西。它虽然没有悲剧艺术那样庄重和崇高,但它却带着自身的可笑性进入审美领域,反映社会生活,成为一种肯定人类社会实践的美学种类。也就是说,喜剧艺术是社会生活矛盾冲突的反映,它表现的形式是轻松愉快的,而悲剧则是严峻而深沉的。悲剧艺术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矛盾冲突和描绘的悲剧人物命运,体现了人类争取自由和光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本体力量,而喜剧艺术则是对社会生活中丑恶的否定,也就是对客观世界中失去了存在价值的事物的否定。黑格尔认为:“喜剧只限于使本来不值什么的、虚伪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归于自毁灭。”鲁迅也认为:“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否定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是喜剧写作的审美  相似文献   

3.
本从西方古代、近代和现代出发,尤其着重于后现代,对西方美学家关于崇高的理论思想进行了探讨,指出他们的理论弱点是脱离社会实践。然后立足于实践美学,将崇高这一美学范畴结合社会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崇高是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冲突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的矛盾斗争过程,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伟大斗争中主体与客体由矛盾对立、激荡;中突趋向统一,真与善趋向统一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4.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阅读剧本不同于阅读小说、诗歌等,必须根据剧本的特点进行。 一、分析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因为它集中而形象地概括了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在尖锐复杂的矛盾的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所以阅读剧本必先弄清戏剧冲突。 1.了解戏剧冲突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艺术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经过艺术家头脑反映的产物。这样,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便不可避免地渗透在艺术作品中。情感是创作主体(艺术家)意识的心理尺度,也是接受主体(欣赏者)对对象主体(艺术形象)能否得到满足的深层情绪反映。审美情感体验无论对创作主体还是对接受主体,都会引起心理的昂奋和精神的愉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存在,无论在艺术创作还是在艺术鉴赏中,总比人们一般的意识、一般的体验来得更强烈更深刻,可以使人或欢乐振奋、或悲哀沉郁,在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因而,艺术活动中的感情体验就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体现了  相似文献   

6.
冲突是指叙事类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人物自身内心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文学艺术作品中集中概括的反映。善于把握叙事作品的矛盾冲突,有助于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对于文学作品中的冲  相似文献   

7.
矛盾冲突是构成戏剧的主要元素之一,悲剧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更激烈尖锐。学习悲剧,就是要紧抓矛盾冲突,探究其产生的根源,探究悲剧人物身上“有价值的东西”的具体内涵及其被毁灭的痛苦。这种痛苦既有主人公的恐惧与痛苦,也有阅读者的良知与悲悯,两者产生共鸣共振,才是悲剧作品崇高审美价值的体现,才达到了语文教学提升个人审美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切入”即“截开进入”之意。小说教学的切入 ,即从小说的某一点截开而进入教学 ,它是深入理解小说的起点。准确地把握小说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能提高小说教学的效率。小说教学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一 )从小说反映的矛盾冲突入手 ,抓矛盾冲突的焦点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它总是通过一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且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揭示主题。小说教学可先引导学生了解作品通过哪些事件 ,反映了生活中怎样的矛盾冲突 ,体现了怎样的矛盾关系。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着力于把握矛盾…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的提出(一)戏剧单元教学实际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高中课本中有两个单元的戏剧。这个分类虽以"戏剧"为目录,但其呈现给学生的只是戏剧文本。戏剧与戏剧文本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如何让语文教学的特性在"戏剧"中体现?如何使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情趣在"戏剧"中融注贯通?如何让生活冲突与"戏剧"的矛盾冲突得到一个统一的辩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把握  相似文献   

10.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性”和“喜剧性”,是对广义的悲剧艺术和喜剧艺术(不只是戏剧中的悲剧和喜剧)特性的界定。社会生活中的不幸、痛苦与死亡,经过艺术家审美意识的过滤而赋予更深广的意蕴,才具有悲剧性;而社会生活中那些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丑恶的东西冒充它的反面的企图、矛盾与乖谬,反映在艺术家的幽默、讽刺等形式里,就见出喜剧性。但是任何审美范畴其实都是一种经验性的区分,悲剧性与喜剧性也一样。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审美范畴往往是成双对立而又可以混合或互转的。”“美与丑之处,对立而可混合或互转的还有崇高与秀美以及悲剧性与喜剧性。”  相似文献   

11.
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现实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我们要鉴赏的戏剧作品具有双重性,既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又可以让读者阅读的剧本。对这一具有双重身份的戏剧作品,我们该如何来鉴赏呢?一、鉴赏高度集中的戏剧冲突常言道:“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就是说戏剧冲突是戏剧的基本要素。因此,我们在鉴赏戏剧时,把握好矛盾冲突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剧本中的矛盾冲突是多样的,有人物之间的矛盾,人物自身的矛盾,甚至是人与环境的矛盾。所以,我们鉴赏戏剧中的矛盾冲突,首先要抓…  相似文献   

12.
赵雪红 《文教资料》2006,(24):77-78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决定了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首先从解决人自身矛盾做起。人自身矛盾是主观需求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异、冲突。由于主体需求的无限性,要改变人主观世界的价值观以指导人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来解决人自身的矛盾。基本途径是建立一种能够体现出人对人与自然关系换位思考思想、主体整体意识的新型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单元读写要求] 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社会生活矛盾的反映,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各种人物间的各种矛盾冲突,要从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去分析戏剧冲突的实质。人物语言是戏剧文学的又一重要内容。阅读戏剧要注意分析人物语言中的潜台词,从中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人物性格,把握戏剧的本质冲突。根据电影剧本的特点,学习时要重点分析场景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尤其要注意分析其中对人物动作、语言、表情的描写,从中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体会电影剧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张永梅 《现代语文》2011,(12):54-54
鲁迅的《祝福》和莫泊桑的《项链》都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它们的基本特征都是以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和妇女命运。它们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虚构和想象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矛盾冲突,展示社会生活。具体来说,它们艺术手法的相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电影情节的发展离不开矛盾冲突;微冲突是电影文本创作与影像设计中调和社会矛盾、和谐人际关系的艺术功能显现。电影《茜茜公主》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微冲突,体现出神奇想象世界中的美好人性与圆满恋情,展示了以自由和真理高于一切为基调的丰满而立体的生命画卷。当微冲突借助电影人物形象、历史人物原型与明星演员身世三者之间互动而得以延展,新电影类型的序幕便会顺利开启。  相似文献   

16.
情节与结构     
一、情节(一)情节是什么?文学是反映人的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以写人为中心。人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发生关系,发生矛盾和纠葛,形成了社会事件。把这些社会事件反映到作品中来,便构成为作品的情节。情节是人生生活矛盾的反映,它是以生活矛盾为基础,但它不同于社会事件的自然状态,而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情节。在作品情节的选取中,除去了生活事件中的偶然部分,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的情节应该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斗争典型化,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能够揭示深刻的历史内容和社会内容。如果情节平淡无奇,没有丰富、曲折的矛盾冲突,作品就会索然无味,缺乏艺术感染力。《王贵与李香香》的情节构思正体现了这一基本要求。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作者从丰富的现实生活的源泉中汲取素材,提炼出曲折、生动的情节,热情饱满地概括了土地革命时代的风云变  相似文献   

18.
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来说,它既是一种审美对象,又是一种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崇高是客观存在的,就其本质来说,乃是对于自然现象的崇高和社会现象的崇高之真实反映。屈原和李白的伟大诗篇都体现了崇高美,在文学史上放出了异彩。苏轼继承并发展了屈原、李白的优良传统,取得了杰出的文学成就,尤其是他的词,更开辟了一个广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的人和事是纷繁复杂、充满矛盾的,反映生活的记叙文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上也应丰富多样,充满着艺术的辩证法。记叙文写作,应处理好矛盾安排的张与弛、人事景物的动与静、表现手法的虚与实、情感倾向的抑与扬的关系,在矛盾的统一中,使作品中的形象更鲜明,情节更感人,情感更真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了约翰.济慈的《希腊古瓮颂》和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体现的对艺术和生活的矛盾的看法。一方面,这两部作品都体现了艺术是高于生活的观点,因为艺术是亘古不变,完美无缺的,而生活中的美是稍纵即逝的,而且生活中的美总是不能做到尽如人意。另一方面,生活是高于艺术的。原因在于艺术生活的模仿和再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尽管王尔德和济慈生活在不同年代,他们在这两部作品中反映出对生活和艺术的关系的态度却是相似的—即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