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新闻界开始注意新闻语言表达研究,报道比原来写得生动、感人了。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仍有不少新闻作品写得枯燥乏味,陈词套话多,程式化、概念化的语育举不胜举,下面就自己在编稿过程中遇到的实例作一些分析,以引起通讯员和记者的注意。“该”字是新闻稿忌用的词“该”字是一个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一般多用于公文。可有的通讯员和记者在写新闻稿件时,大量使用“该”字。“该”字并不是说不能用,但在一篇新闻稿中,多处出现令人感到乏味、重复。严格来讲,“该”字它不是新闻语言。请看下面一例子:  相似文献   

2.
新闻浮世绘     
英国一男子突发奇想,在英国拍卖网站上打出广告,仅以1磅的底价公开拍卖自己30岁的妻子。在短短数小时之内,“卖妻广告”遭到了3830人的点击。一名竞买者甚至提出用自己的妻子外加一辆车来换。  相似文献   

3.
“你啊,越来越不象女人了。”这虽然是丈夫的一句玩笑话,可我清楚,这里面夹杂着他的抱怨。记者工作耗费了我的大量精力,很少有时间去想他的事情,对他的关心也比较少了,他只要在家,家务事的担子就很重。“苗好谷一半,妻好福一半”,妻子为了工作,不能说妻子不好。但,这句旧社会的老话,现在,在一些家庭中,在一些丈夫的眼里仍不失它的价值。想当初,由于工作需要,我由机械行业转到新  相似文献   

4.
刘强 《新闻天地》2008,(5):37-40
一名歌舞厅的“三陪女郎”,与一位政府部门的保卫科长偶然邂逅。后来,保卫科长不惜和自己结发妻子分道扬镳,转而与她另筑爱巢。婚后,为了让妻子彻底从良,防止她红杏出墙,老公开始疯狂索取、榨取她的血汗钱,并经常持枪“镇妻”,企图将她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然而,持枪“镇妻”妻也疯狂,当一个弱女子再也不堪忍受那份屈辱时,她愤而夺过老公手中的枪!一场血案,终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5.
档案的尴尬     
“注意,不要把东西丢在地下。”一个人说。“能丢在地下吗?只能丢在地上。”又一个人说。是的,东西是只能丢在“地上”,而不能丢到“地下”去的。这是语言的尴尬。 档案中是不是也有诸如此类习以为常却违反逻辑的尴尬。 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升了级,  相似文献   

6.
朦胧诗人顾城于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激流岛用利斧砍死妻子谢烨再上吊自杀后,新闻媒介很是热闹了一阵。最近谢烨的母亲谢文娥悲愤地向《青年报》记者哭诉:“我们谢家的孩子被人杀了,看到的却都是同情杀人者的文章,这是什么道理呀!” 其实,许多文章对顾城还不仅仅是同情,更有一些简直是赞美。比如:说顾城杀妻,是因为对妻子爱得“太执著”;说顾城自杀,是一种“以身殉妻的忠诚”;至于“顾城之死”,则是“一种哲学”,“是一种艺术及审美方式”,“他的死也是在写一首诗”…… 对于顾城本身的是非,笔者不想再多说什么。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一些编辑,为什么竟让这类同情与美化杀人凶  相似文献   

7.
“梦花”。说的是西汉马融勤奋好学,一次梦见自己走进了一片树林,看到四处花团锦簇,就摘而食之。次日一觉醒来,再读天下文章诗句,无所不知,被时人誉为“绣囊”。于是,后人就用“梦花”一词,来比喻文思大进。“梦笔生花”。说的是大诗人李白曾梦见自己用的笔头上生花,从此才情横溢,文思潮涌。这便是今人常说的“梦笔生花”的来历。“梦失其笔”。说的是南北朝文学家江淹,少时孤贫好学,也曾梦人授五色笔,从此才思敏捷,文章扬世。其晚年又梦见一位自称郭璞的人,索还其笔。此后再无佳句问世,给后人留下了“江郎才尽”的典故。其…  相似文献   

8.
《佩文韵府》是清康熙年间张玉书等人编纂的,一九三七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曾以“万有文库”本出版过。该书收录了不同的单字一万个,引录文章典故不下一百四十万条。每条词目下注明出处,有的还注明谁人所作,少数则引有篇名。其体例是按平仄一百零六韵的平、上、去、入四声排列,每字先注音,后释义,再列词语叫“韵藻”;“韵藻”下面有引诗,出处都在该条下查到。“韵藻”最后列有“对语”、“摘句”,这是从古人名诗对里摘来的,专门供给写诗词的人参考  相似文献   

9.
“年青”与“年轻”都是形容词,词义相近,都是说明人的年龄。但也有区别。“年青”专指介乎少年和中年之间这一阶段,只能用于青年。而“年轻”用于年龄的比较。例如某甲今年七十岁,某乙今年六十岁,那我们可以说某乙比  相似文献   

10.
舒芜  少辰 《出版参考》2006,(8):10-10
我不懂什么是“国学”。国.是哪一国?当然是中国。那么别的国家.有没有“学”呢?总不好意思说别国都没有.只有中国有。既然不好意思那么沙文主义.那就只能勉强承认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国学”这个词.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只要略微看看晚清以来的思想斗争史,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1.
萌生写这篇文章的念头,乃是由妻子对当地电视台一位新闻播音员的多次称赞所引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回了,当看到这位女播音员播报新闻或主持什么晚会节目时,妻子便会说起她在大街上目睹这位播音员弯腰拣起自己不慎掉在地上的一小片纸屑的事情。说起来,这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且又是这么一点“纸屑小事”,可妻子却没有忘记,且每每提起,这不能不令人有所思索,问个“为什么”?这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人形象问题,说得更具体些,也便是一个新闻人的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12.
谭延闿与宋美龄都是20世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谭延闿本可以与风华绝代的宋美龄结为连理,走入婚姻的殿堂,但为了妻子临终的一句遗言,婚姻的红地毯终为他人铺设,却也与宋美龄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当时宋美龄已从美国留学归国,孙中山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宋家也很满意,谭延闿进退两难,既怕辜负了孙中山的好意,得罪了宋家,又想到自己曾发誓不再续弦.如果娶了宋美龄为妻,怎么对得起自己死去的夫人?  相似文献   

13.
杨润 《新闻界》2002,(1):42
妻子下班回来,忙不迭地从小拎兜里拿出一张在本地颇有影响的报纸,严肃地对我说:“你看,报上说妻子讨厌的丈夫有五种,我对照了一下,你至少占其中四种,真不得了!”我拿过报纸,见上面《生活参谋》栏里,赫然印着一个标题:《妻子最讨厌哪几种类型的丈夫》。下面列着五条,仿佛一些法规条文。我很小心地像镜子一样逐一拿来给自己照了照,果然发现,除了“动辄骂甚至打妻子”一条外,其余如“争强好胜”、“不善揣摩爱人心理”等等,我均不折不扣地可以对号入座!我知道这“参谋”荒唐透顶,但又怕跟妻子解释不清,于是半晌后才怯怯地问…  相似文献   

14.
画中有话     
"作为纳税人,我们供养不起这么多夫人。如果总统想拥有一个以上的妻子,他必须有能力养活其他几位妻子。"一名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成员表示,纳税人只负责供养总统的第一任妻子,一夫四妻的祖马总统可能将失去120万英镑的"配偶供养"预算。  相似文献   

15.
微记录     
《档案与史学》2013,(7):49+52
@孟非:张学良和赵四的绯闻满城风雨后,夫人于凤至用自己的私房钱在帅府一墙之隔的地方买下一栋小洋楼接赵四来住。张和赵唯一的孩子就出生在这栋洋楼。于凤至知道二人是跳舞认识的,她亲自安排装修时特意在楼里留了一个舞厅。夫人只有两个条件:1.赵的身份只能是英文秘书。2.我出现的场合赵  相似文献   

16.
“肩膀上应该长着自己的脑袋。”这是我党杰出的理论家张闻天生前说过的一句话。 当他的夫人、红军女战士刘英缓缓说出这句话时,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话说起来容易,环视古今中外,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  相似文献   

17.
来函照登     
《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1996年第4期上胡海帆先生的《北大图书馆金石拓片特藏及其整理工作》,是篇有用的文章,缺点是所用“版本”一词欠妥当。“版本”习惯只用在书籍上,如某书有宋刻本、元刻本、清嘉庆刻本、民国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便可说此书有四种版本。碑刻的不同拓本则不能称为不同的“版本”,如某馆收藏有某碑的宋拓本、明拓本和清光绪时拓本,就不能说收藏了此碑的三种版本,而只能说收藏了三种拓本。如果还收藏了此碑的翻刻本,仍只能说有三种原拓本和一种翻刻本,不能说有此碑的两种版本。胡文“版本多”,“版本全”,以…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世界》2008,(2):49-49
一名38岁的男子在西安街头,头裹“卖身”布条,胸挂“为民工等人维权”招牌,称其要“卖”掉自己20年的光阴,然后把所得的工资作为为农民工维权的经费。当被问及妻子和孩子怎么办时,他表示妻子也有能力赚钱。这引得不少市民围观,有人称赞这是义举,有人怀疑这是“作秀”或为自己在找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电话寻找“死刑犯” 2003年3月17日上午,一位史先生向本报打来电话说,他有一个朋友杀了人被判处死刑,临死前这个朋友有一个想法,想把自己的肾捐献给社会,并请求受捐治好其妻子腿上的肉瘤。史先生留下一个电话号码。“死刑犯”捐肾救妻,此事有些蹊跷,记当即拨通史先生留下的电话号码。接电话的是一位女性,她说没有史先生这个人,更不知道什么“死刑犯”欲捐肾救爱妻的感人事情。正当记失望地准备挂断电话时,电话中忽然传来一位男子的声音:“喂,你好,我是这家酒楼经理,您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20.
做什么样的人?最近我读了两篇纪念夏丐尊先生百年诞辰的文章。两文作者都没有一句话提到他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业绩,却又都没有忘记讲这样一个小故事:会说一口流利日语的夏丐尊,当他被日寇逮捕、在敌人宪兵司令部受审讯时,他却拒绝用日语作答。他说,他是中国人,在这种场合只能讲中国话。这个故事说明了夏丐尊的为人。在他身上显现了伟大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国有几句古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是说,最伟大的圣人是‘心德”的,“立功”、“立言”的都在其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