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最近好吗?在忙些什么? 郑:因为受地铁工程影响,学校被拆了一栋楼,有十多个班级不得不迁出去借其他学校教室上课。麻烦的并不完全是搬迁本身,而是做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有多少家长和学生愿意受这样的折腾呢?所以常常面对家长的质问,心里很烦。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千年,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呼声如浪潮般席卷各地学校,成为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话题。那么,广大家长、教师和学生对此认识如何?笔者对110多所学校、300多名教师、500多名学生、120多名家长进行了谈话、问卷等多种形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减负,认识不一,阻力不小。家长:一半清醒一半醉可以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已越来越成为有识家长的共识,他们强烈要求学校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但在调查中发现,120名家长有90名对学校减负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怕”心理:一怕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孩子升学。受传统思…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背景 “撕卷门”事件:2010年1月,各大媒体报道的某校的“撕卷门”事件,学校、教师倍感压力,教师工作畏首畏尾,让人堪忧. 被拍下的“证据”:某日,某学生家长找到校长,出示一张孩子趴在走廊写作业的手机照片.家长说,孩子已多日被停课,原因是作业未做或没做完.家长质疑:走廊上补作业算不算体罚?孩子的课能随便停吗?…… 我们思考:学校教育怎么了?学生作为家与校、生与师的重要“链接”,他们对学校、对教师的了解有多少?学生向家长传递了怎样的信息?他们有怎样的诉求?  相似文献   

4.
做为一名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经常会问自己几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如何评价学生?为什么素质教育推行了这么多年,进步却如此缓慢? 想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许多学校都把升学率看做是首要目标,把分数高低看成教育成功,甚至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每年暑假,学校、家长、学生甚至全社会最关心的是某某学校又考入多少个清华、北大的学生,某某学校有多少高分段学生,现实中许多教师和家长也把成绩好的学生誉为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传递真诚     
2004年6月的一天,一位家长怒气冲冲地来到襄樊市第三十九中学,找校长评理:“你们的老师经常让我的学生上网,说是查资料,还说这是家庭作业, 哪有这样的家庭作业?”学校费尽口舍解释,好不容易才说服了家长。送走了家长,却给学校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家长和学校之间到底还缺点什么?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家长对学校、老师不理解,对学生学习不关心.而家长们对学校、对老师也颇有微词.其实,学校、家长、老师的目的是一样的,即让学生健康成长.那为什么在共同的目的下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除了双方素质和环境的差异外,更多是因为缺乏沟通,缺乏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家访     
肖红 《家教指南》2003,(3):47-48
教育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教育子女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马卡连柯说过:“谁在教育儿童?是家庭,还是学校?既是家庭,也是学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既要有科任教师的支持,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访是争取与家长配合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体卫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将对各省份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排名,并且会对各省份的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予以公示.(据《新京报》报道) 学生体质差是不争的事实.首先有软件,即制度制约与思想观念上的问题.虽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5条明确规定了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小学不得超过6小时,中学不得超过8小时,大学不得超过10小时.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各个学校包括家长,对学生每天加班、加点地安排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学生每天十一二点才能睡觉,谈何锻炼?  相似文献   

9.
刘春英 《班主任》2004,(3):32-32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往往很难协调起来.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到每天都能与每个学生的家长去沟通,而家长也都处于百忙之中,不可能经常到学校去了解孩子的情况.因而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很难形成教育合力.而事实上,每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都非常高,很想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校应该为家长提供这样的机会.当然,每个学校在这方面都做过努力,如召开家长会、家访等.但这毕竟是有限的,不能使每位家长天天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实践中我发现,作业是我们与家长沟通的最好途径,因为学生每天都要做作业,每天都把作业带回家,我们何不在这上面做做文章呢?经过尝试,我发现作业本上的"留言板"是一种很好的家校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0.
对"许"与"不许"的思考--谈谈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为和某校的老师们研究学校心理咨询的方法,我们"监听"了一个学生的咨询.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学生:我真想不通,为什么我们想做的,老师、家长却不让我们做,而我们不想做的,老师、家长却非要我们做不可呢?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应当具备的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能力还应该具备和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因为只有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在英国的一项调查报告中曾指出:教育的成功,主要的因素在于家庭环境.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在家的受教育情况才能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可是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们我们应该怎么有效地和家长们去沟通呢?在沟通交流中应当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现在有一种现象 ,那就是一提到青少年犯罪 ,或学生发生违规行为 ,如打架、酗酒、说谎、逃学、赌博、偷盗等 ,都把责任推到学校 ,有的指责学校管理不严 ,有的指责教师教育不力 ,还有的家长找到学校 ,质问教师是干什么的 ?怎么把我的孩子教成这样 ?似乎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 ,都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教育是不是万能的 ?社会和家长特别是家长究竟该不该负责任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说一说。青少年在成长时期 ,是受教育的黄金时期。通过学校教育 ,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 ,将为他们走向人生 ,终生成就事业 ,无疑作用是巨大的。这也就是说 ,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从教20多年,每当学校的课程有变动甚至课时数有变化的时候,都会遇到家长来质询:“这样会不会影响考试成绩?…为什么我们的主课比其他学校少?”直到现在,每当接待家长或外地同行时,必然会被问:“高中三年维持各种与考试无关的选课,学生的学业会受到影响吗?”“学期中,让学生行走外地城市,不影响教学吗?”“你们学校管得松还是严,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愈加强烈.追求完美、高质量的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时尚.选择一所好的学校让孩子去学习和生活己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焦点话题.而"择校"的背后,不得不让学校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能使广大的学生和家长认同一所学校?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们班小仪的家长打来电话问我:“我的女儿是不是在学校里常得罪别人?”小仪在班中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还是班长,很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怎么可能得罪人呢?她妈妈道出了因由。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些学校除了每年召开一两次家长座谈会以外,平时老师很少有走出校门到学生家去访问的.老师遇到学生有缺点错误,就把家长招到学校来“告状”,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很重的精神负担,甚至会使一些家长用种种惩罚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给果给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都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日到学生家访问,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通信息,相互配合,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怎样才能搞好家访呢?我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到,学生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带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门访问,家长从成绩上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也可由此谈到学生的其它问题,这样家访效果较好.开学了,我诱导学生思想上积极上进,学习上  相似文献   

17.
凯钦自杀,的确是一个悲剧.我也感到很悲痛.学校和教师方面,值得总结的教训很多.比如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当是怎样的关系?学生出了这样那样的毛病,老师强迫学生通知家长的做法是否可取?教师批评学生,哪些语言是应当避免的?等等.但在这件事上,教师和学校是否应当负法律责任,却不是凭感情支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国栋 《教育》2012,(15):37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答:办出一所有特色的,有声望的,家长满意的学校。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答:音乐方面的吧,声乐或是器乐。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答:学生的安全问题。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相似文献   

19.
学校之好     
"这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说某所学校"好",到底是在表示什么呢?是说校长很出色,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是说老师都很体贴,懂得体谅及启发学生?是说学校有足够的资源,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发展?还是说学生考试很牛,学校升学率高?一所好学校最本质的特征到底是什么?国内某市教育局列出了家长心中的好学校评比条件:1.培养目标合理科学,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特长展示创设良好的环境;2.办学理念先进前瞻,课程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北京市育英学校对328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做的问卷调查显示:36.3%的学生在开家长会之前会心情紧张;家长会后,11.3%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变得紧张,30.5%的学生受到严厉批评并被限制活动。不少学生表示希望家长会“尽量少开”、“最好永远不开”。那么,家长会作为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到底有没有必要开?应该怎么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