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必须满足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是当前中外许多档案学者都持有的观点,根据文件运动的本质,本文论述了确认电子文件运动情形异常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并指出,除条件一必须满足外,其余六个条件只需任意满足其中之一便可确认,如果这六个条件都不能满足,则不能确认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另外,笔者特别指出的是,不同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内容的电子文件管理情形并不能作为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来看待,因为文件管理毕竟不同于文件运动.  相似文献   

2.
1940年,美国档案学者布鲁克斯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对文件到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是指导文件到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当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纸质文件和档案而提出的。但是,随着电子文件时代的到来,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对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笔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提出:电子文件的运动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整个运动过程是单向线性的,无论是实践中,还是逻辑上都不存在“逆向运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代表业务活动的法定权威,针对个体文件,强调文件运动整体性与阶段性统一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依旧适用;在具体的业务活动中,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共同支撑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国外学者所提出的所谓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并加以特征分析,指出他们在论述所谓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时,共同具有的几个明显特征,这为我们深入客观地破解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是西方现代文件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奠定了文档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而要实现文档管理的一体化,就不得不探讨文件与档案的渊源关系。在纸质文件时代,档案学者们虽然对文件与档案的关系的认识有些差异,但基本还能达成一致。而电子文件的出现则激化了这种争议,许多学者对文件与档案的关系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6.
文件连续体理论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对电子文件的运动过程进行了重新考查,为电子文件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机理,但是它并不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吸收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电子文件时代对生命周期理论的跨越式探索和尝试。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以其对文件运动过程的划分被认为是一种“分阶段管理文件和档案”的模式,然而,在真正科学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已经无法明确区分“文件”和“档案”,更无法明确区分“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两个阶段。因此,中外很多档案学者都认为,该理论与文件连续体所倡导的对文件实施一体化、全过程管理的思想截然相反,在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中已经被完全否定了。  相似文献   

7.
文件(1)运动理论是档案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近年来档案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至今为止,无论是国内档案界,还是国际档案界,都似有这样一种认识:文件运动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相等同.提起文件运动理论就想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似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文件运动的全部.虽然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客观上也揭示和描述了文件运动的情形,但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我国档案学者都认为,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国的"档案形成与运动规律"揭示和描述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内容或说部分内容,并无特别之处.但笔者认为,文件运动形式是丰富的,绝不仅限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情形,文件运动形式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和描述的以外,还客观存在有其它类型的文件运动形式,为此,我们必须冲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去研究文件运动现象,如果我们始终囿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范畴去研究文件运动现象,那么必然会得出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结论,如文件运动的回流等,或者根本无法清晰地解释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文件逐步取代传统纸质文件的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在指导电子文件管理时显现出明显的不足.为此,档案学界围绕着文件生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对电子文件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展开激烈的争论.本文从分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内涵开始,比较两种理论的异同点,并结合国内学者关于二者关系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来阐述笔者对于这两种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件生命周期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欧美国家提出以来,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发展,于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开始了其本土化的过程。之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为我国纸质文件档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电子文件的普及与管理挑战了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被认为更适合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为此,本文试图对欧美和我国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及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一分析比较,以便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进行电子文件管理。一、欧美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10.
陆勇敏 《浙江档案》2000,(10):36-36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它与纸质文件一样,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同样具有参考利用价值,需要存档备查.这改变了传统观念上对档案的理解,并引起了对文档管理的变革.在电子文件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对于档案学领域重要理论之一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也不得不加以重新考虑,改变传统纸质文件时代的管理和思维模式,重塑电子时代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11.
档案学界以往主要以历时性的纵向思维方式研究文件运动规律及其管理活动,其中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就极具代表性。然而,文件运动及其管理活动除了表现为时间概念上的生命运动之外,还可以体现在空间概念上的文件间历史联系(结构)的变化。文件的历史联系(结构)运动存在于一切类型的文件之中,而且是文件(档案)区别于其他信息资源而独有的一种运动形式,这也恰恰彰显了来源原则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电子文件真实性是电子文件管理活动中一个极为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本文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文件档案管理环境中真实性的含义.并以此为基点,构建了电子文件真实性认定与保障体系框架模型,该模型清晰地表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保障既是一个涉及环境认知、制度规范、人员素质、管理活动、技术系统的全方位管理,又是一个贯穿于形成与办理、归档与移交、保管与利用三个阶段的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3.
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简评文件构成要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方学者倡导研究的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本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内容包括:电子文件对档案学理论及其立足点的影响,文件线状运动规律的变化,档案化概念及其影响以及新来源观等。本文重点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文件构成要素论,这种理论扩大了来源原则的应用范围,使对文件档案概念的研究从以往的基本属性研究深入到了对构成要素的研究,为在电子文件管理中贯彻全程管理、前端控制原则以及采行后保管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2002年起渥太华市档案馆一直致力于探索建立城市电子文件管理体系,为此渥太华市档案馆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将各种形式的现行和非现行的文件管理与其档案价值联系起来,按照业务分类法对各类电子文件进行分类管理,依据宏观鉴定方法确定档案保管期限与处置方案,并通过在线联合目录的方式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利用服务等。渥太华市档案馆基于文件连续体理念,正在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信息治理新方案。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可以有许多,其中之一便是档案化保护。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们分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的共同属性、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理论、文件横向运动理论、口述档案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等。另外,当前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部分保护措施事实上已涉及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弗兰克·阿普沃德为代表的澳大利亚连续体理论者吸收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思想,正式提出多维、动态、宏观的文件连续体理论,这使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连续体方法进一步升华为具有时空结构的概念模型。它已经超出了官方文档管理实践的范围,高度概括了人类社会中的一切records管理行为。因此,文件连续体模型中文件保管形式轴上对应四个维度的坐标(Archival)document、Record(s)、Archive和Archives也被赋予了与管理实践不同的概念内涵。本文在正确理解这四个核心术语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档案界仅从档案管理实践角度理解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十分片面的,偏离了其核心思想,是对文件连续体理论的误读。具体而言,这种误读体现在对“连续体”概念、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运动规律的关系理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The National Historical Publications and Records Commission (NHPRC) is a small grant-making agency affiliated with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The Commission is charged with promoting the preserv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documentary source materials to ensure an understanding of U.S. history. Recognizing that the increasing use of computers created challenges for preserving the documentary record, the Commission adopted a research agenda in 1991 to promo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preservation and continued accessibility of documentary materials in electronic form. From 1991 to the present the Commission awarded 31 grants totaling $2,276,665 for electronic records research. Most of this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wo issues of central concern to archivists: (1) electronic record keep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to manage electronic records produced in an office environment, such as word processing documents and electronic mail), and (2) best practices for storing, describing, and providing access to all electronic records of long-term value. NHPRC grants have raised the visibility of electronic records issues among archivists. The grants have enabled numerous archives to begin to address electronic records problems, and, perhaps most importantly, they have stimulated discussion about electronic records among archivists and records managers.  相似文献   

18.
谢伦伯格的"文件双重价值论"以及国内学界借鉴"文件双重价值论"提出的"档案双重价值论",皆有其各自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适用范围,但目前均面临着挑战。相比较而言,将"文件双重价值论"运用到科技档案领域,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件数字代码结构易于变化、流动、受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决定了电子文件整个生命周期中风险遍布。本文探讨了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构建电子文件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可读、保密等基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档案工作中使用"电子档案"概念的基础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完善,电子形式的记录已经具备了档案的要素和特征.随着我国电子文件宏观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明确和使用"电子档案"一词对于做好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