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的职责是忠实地将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新闻事实记录于纸、传播于世。由此,许多人认为记者角色只能是新闻事件的局外人。其实,记者的新闻实践活动并非仅仅如此。有的新闻事实具有较强的潜隐性,局外人是很难发现的;有的新闻事实孤立地看价值不大,若科学地组合之就价值大增;有的新闻事实的重头在延伸发展之中……这样,记者的采访活动不得不容入一个新的命题:记者的参与意识。艾丰同志曾提出: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有自己合乎原则的创造。也就是说,记者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要充分显示出自己科学性的创造能力,以求  相似文献   

2.
记者因为写舆论监督稿件而成为被告且屡屡败北,已是见惯不惊的事实。这事实让记者不能不感到一丝悲凉。信念坚定,心理健康的记者或许能一如既往,以铁肩担道义地面对自己的职责;但对于把工作只作为饭碗而不是神圣事业的部分记者来说,却可能让其一蹶不振,从此对人世的不公道与丑恶闭上眼睛。  相似文献   

3.
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当代中国新闻界正步入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过程,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正确地把握采访范围和形式的探索方向更趋于现代?笔者在此想借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从新的角度来剖析这一课题,有助于新闻记者更有效更自觉地尊重自己的个性风格,顺应自己的思维模式,架构扩展自我的个性化表现语言。 一、当代新闻记者的个性心理气质及其思维定势与表现 每个记者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审视角度和审美情绪去观察事实、评价事实和描述事实的。纵然报道同一个事实,每一个记者笔下对这个事实的描述是不尽相同的,其中对客观性的表现也不一样。但有一种情况似已成定势:记者的个性化越强,展示得越自由,新闻的客观性也就越充分,越接近事实的实在性。比如穆青的人物通讯,着力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艾丰的经济报道,注重理性的分析,在读者心中部打上了很深的个性化烙印。 必须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个性化,不是指视事实如泥团任人揉捏的那种主观随意性;更不是指新闻的个人行为和所谓的新闻绝对自由。这里所说的个性化,是指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展示记者认识事实、报道事实的主体能动作用,发挥记者报道事实过程中使之尽可能客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就人的气质的主要类型来说。西方现代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4.
记者不应"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先生的文章《用事实说话 不是新闻写作规律》发表在2002年第4期《采·写·编》杂志上。我基本同意陈先生的观点。 我理解,陈力丹先生的基本主张是,新闻记者是不应该“说话”的,反对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用自己的文字或语言发表观点。很明显,所谓“用事实说话”,说话者并不是“事实”,而是人  相似文献   

5.
消息中能否有议论?我的看法是:应当把记者自己的意见、看法等等毫不可惜地全部排除在消息之外。 (一) 新闻中的议论,是一个特指的概念。它的确切含义是记者就自己报道的新闻事件发表个人的意见和评论。至于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发表的意见,那是新闻报道的一部分,不是这里特指的议论。为什么新闻中不应有议论?这是因为新闻的本源是运动中的事实,新闻作品中的消息、通讯等等是对运动中事实的报  相似文献   

6.
高度 专家型记者不是一个生僻的专业角色和抽象的职业概念,首先是记者,就必须尊敬事实,并传播真实作用社会,但专家型记者又超越了普遍能力的记者范畴,他不是简单的记录者、见证者,他致力于报道某个领域的事实来引导舆论以形成权威观点.  相似文献   

7.
记者应该务正业,如今不少记者的问题正是不务正业。记者的角色,在记者这个名字中已经做了非常好的定位:记录事实和真相的人——你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而不是表演者,不是评论者,不是代表者,不是演说者。  相似文献   

8.
大千世界,纷纭复杂,穷人可以装阔,谣言世家可以扮演正人君子。记者若不亲眼观察,很可能为假象所骗。有时自己观察了,看到的事例确乎存在,若不作仔细分析。也可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把非本质的东西当作本质属性大肆宣扬,诚如列宁所言:“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如果记者的报道在玩弄事实的儿戏,岂不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种亵渎? 所以,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学会用眼睛去观察,还要善于细察和分析。古人把“身之所历。目之所见”视为写作的“铁门限”,是很有道  相似文献   

9.
刘枫 《青年记者》2016,(14):28-29
人们在讨论新闻事实之时,往往忽视两个现实:一是忽视了人们所言说的事实已经经过记者加工,是一种主观加工过了的事实;二是忽视了事实的层次或维度,即将其视为一个总体概念,未对新闻事实加以分层,并且将各种层次的事实混为一谈,都视为真实.前者导致人们认为新闻事实就是客观事实,后者导致记者报道事实时选择面过宽,加大了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自媒体时代,两者叠加,导致人们情绪化地表达,不加分辨地批判.探讨新闻事实的抽象层次,就是力图让新闻记者做出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是以客观真实的内容为基础的.所以媒体都要求记者能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可感的再现。不过,这种写作层次上的客观可感不是凭空得来的,必须以大量的采访为基础。对新闻写作而言,没有了采访,就好比建房子没有了建筑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11.
西方新闻界宣扬客观原则,强调新闻报道是记者对事实的“客观”叙述.记者只是把已经发生的事实记录下来.告诉人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是谁干的:记者不应在新闻中“掺进自己的意见”,不应作“个人评论”。在西方新闻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面的”。然而,随着新闻传播的“全球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西方主流媒体所高扬的所谓“客观公正”并不是一种绝对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一般是不自己站出来发表观点的,而是凭借事实说话,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使读者从事实中“悟”出记者的观点。一些有经验的记者,除了把事实本身交待清楚之外,还很注意借用一些与事实有关的环境、背景和人物来进一步补充事实,使事实更突出,更典型,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新闻选择,是新闻传播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新闻需要选择。从广义来说,它包括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也包括群众对新闻的选择;从狭义来说,它仅给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这里主要研究的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选择的目的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不是“有闻必录”,“有事必报”,而必须着眼于受众的需要,着眼于新  相似文献   

14.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名记者的记者也不是好记者.正如不可能每个好兵最终都当上将军一样,每个好记者也不一定都能成为名记者.但是,好的记者总会把奋斗目标定得高一些,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不断攀登. 在通往名记者的道路上有许多台阶、许多层次.既可以沿着这些台阶步步登高,又可以在某一个层次上横向扩展.对一个记者来说,提高知名度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  相似文献   

15.
摄像记者是新闻记者队伍中的一个特殊兵种。有人说他是新闻队伍中的“尖刀班”和“敢死队”,这说明摄像记者必须时刻冲在新闻前沿和亲临现场的事实,也是摄像记者区别于文字记者的个性所在。角色意识和思维方法主要是对新闻摄像记者讲。摄像记者以摄录图像传播新闻信息为己任,是按照新闻摄像特点和拍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心态。这种角色意识表现为新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6.
寻觅特点     
一位富有经验的记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记者的工作手段是什么呢?主要是选择。这话说得真好。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是凭想象来创作,而只能靠事实,要忠实于客观事实,真实地进行报道。报道什么事实?记者从每次工作的第一步就开始了选择。选择什么事实来进行报道?选择什么角度来进行报道?记者无权编造或改变事实,但是,记者有权对事实进行选择,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这是记者的权力,也是记者的基本功。怎样选择事实来进行报道?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著名记者毕山就曾在一篇介绍新闻写作经验的文章里指出:抓住事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记者或通讯员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无论怎样接近新闻事实,也不能做到所有事实都由自己目睹。从大量新闻实践来看,恰恰相反,大多数新闻事实是靠记者或通讯员搜集来的。所以,新闻就要告诉读者事实的来源,指出其中言论的归属。这就需要引用。  相似文献   

18.
新闻策划涵义很广,狭义新闻策划是指在报道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媒介闯入事实,在事实中起主导作用,促成新闻事实的发生并予以报道。媒介在事实中起主导作用分两种情况,一是记者成为新闻事实的主体,报道记者的行踪,从而展现新闻事实的全貌;二是事实的主体不是记者,但媒介起组织策划作用,居主导地位。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即媒介能否在新闻事实中起主导作用。若能,则新闻可以策划。新闻的本源是社会中真实、具体的事实,媒介和记者的活动也是社会的一部份,有关新闻媒介的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等可以成为新闻事实。新闻策划就是媒介的…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于新闻摄影来说,新闻摄影所报道的事实并不一定都是“新近发生的”,而有相当一部分是正在发生的;不是记者耳闻的,而是记者目睹的;不是一般概念性的事实,而是有形象可以拍摄的。因此,新闻摄影的定义应该是:用摄影的形式来报道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新闻摄影的形象不能塑造,只能从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新闻学大辞典》表述为:“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的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这个点不是一个孤零零的点,而是与上下左右有关联的点。从纵向来说,它处在某个层次。往上看,它形成仰视角度;往下看,它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