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达生》认为生命是形、精的结合,养生包括养形和养精两个方面。但在形、神二者中,神重于形,养神重于养形。“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的原因在于“神全”,“神全”则“形全”,可以不受外物伤害而得长生。《达生》篇的生死观、生命观和养生论都与《庄子》内篇不同,而与《管子四篇》相似,是受黄老学派影响的庄子后学所作。  相似文献   

2.
《吕氏春秋》秉承道家责生的传统,对养生之道作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论述,从外在的养形到内在的养神再到更深层次的养性,无不突出一个“适”字,正是这一“适”字养生诀体现了《吕氏春秋》独特的养生智慧,至今仍具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以确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为前提,庄子将生命价值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庄子要求人们的社会行为要保持适当的度。在庄子那里,生命本身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外在之形,他将单纯注重“形”者称之为“养形之人”。与“生”相对的是“死”;对“生”的看法,离不开对“死”的理解。庄子以自然的观点看待“死”,也以“齐”与“通”的原则规定“死”。按庄子的以上观点,“生”与“死”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相分的鸿沟,生或死都“无变于己”。  相似文献   

4.
庄子美学与他的哲学关系十分密切.探讨庄子美学的基本特征,有必要失对庄子哲学作一番全面分析.但是庄子哲学的内容相当庞杂,本文只能择取与其美学关系紧密者、亦即作为其美学的哲学基础的道德论部分,作一极粗略的剖析,至于庄子哲学的其它内容,姑存而不论.(一)“道”与泛神论色彩的本体论哲学庄子认为,世间万物必本原(“本根”)于道,即所谓:“形非道不生”(《庄子·天地》,以下凡引《庄子》均只注篇名).那么,道又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除了全面考察庄子的有关论点,似乎别无它途.在通读《庄子》时,人们对下面这条材料印象至深:“指(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养生主》)在这里,庄子巧妙地用“脂薪”比喻个体自然物,用“火”比喻化生万物的道,借以说明如下哲理:道无终始,物有死生.(《秋水》)  相似文献   

5.
《养生主》的主旨包括:“养”的主要对象是精神,“养生”重在“养神”.“养”的原则是,于内,要“虚”,“刳心去知”,抛却私心成见;于外,要“因”,循乎天理,依乎自然.“养”的最终目的是“使精神不为外物所伤”,“达到享尽天年的目的”.其中,如何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庄子“养生”说的重要内容.结合《养生主》的宗旨及其文章脉络,并考虑到一些关键字在《庄子》中的用法和内涵.“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当释为:面对善境,不要有求名之心;面对恶境,不要因之伤害精神.  相似文献   

6.
生老病死是生物体发展的必然规律,而怎样创造条件来延缓人体衰老,延长寿命是一门科学。古今中外长寿者的经验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在长寿药物和方法还未发明之前,“饮食有节”是防止早衰,延长寿命的一种十分普通而又有效的方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提出了节制饮食的养生之道。2000多年前的《管子》一书就明确指出:“起居时,饮食节,则身再而寿命益”。《黄帝内经》中更把节食提到养生的第一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夭年。”以后历代养生家对节食有益于长寿的理论均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7.
要全面了解庄子的道论体系,必须找到庄子道论的逻辑起点。庄子道论的逻辑起点其一是“物物者非物”,其二是“形形之不形”。这两个基本命题构成庄子全部道论的基础。庄子正是从“物物者非物”“形形之不形”这两个逻辑起点出发,推论出“道”的诸多规定性。  相似文献   

8.
庄子脍炙人口的《养生主》一文中形象地描述了庖丁解牛的审美创造之后,他并不是停留在对庖丁高超技艺的欣赏之中,并不仅仅是对高超的解牛技术的赞赏,他要得出的是“养生”的道理。中国古代书法家利用书法艺术技巧的掌握和发挥,来达到一种养生的效果,这是和庄子学说中人生观和本体论契合的。王羲之所谓的“书者,玄妙之使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就是这方面的解释。晋代书坛是庄子学说渗透最深的一个朝代,书家注重内心而  相似文献   

9.
庄子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庄子》是一部诠释自由的书。《养生主》说养生同样是说“自由”,而要达到“自由”的境界,必须实现对“道”的观照。那么“养生之道”是什么?《养生主》用了几则寓言来阐释“养生之道”。最终让我们明白了“养生之道”就是“养神”,这也正是养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与道家相比,孔、孟、荀是以人为中心、为出发点、为根据,承认存在,立足现实,注重人生和社会实践,务求建立一完备、自恰的秩序体系。道家之庄子则是以自然为中心、为出发点、为根据,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想是从其本体论核心中逻辑推导出来的。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庄子则批评儒家“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意犹批评儒家“蔽于人而不知天”。由“天人”关系方面看,儒道二家虽都讲“天人”,但儒家实际上是侧重于“人”的一极,庄子实际上是侧重于“天”的一极。由本体论角度看,“蔽于天而不知人”,实为庄子对于绝对真理的一种“往而不返”的追求,庄子由此而对于“天”、对于“物”、对于人类感性认识的极限,都有充分的论述,较之先秦儒家甚至于道家之老子,都更为深入系统。  相似文献   

1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庄子的名言,出自《庄子.养生主》,字面上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它一直被用于鼓舞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激励一代代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无限的知识的追求当中。其实这句话庄子还没说完,后面还有几句,加上这几句之后,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生终结的死亡问题,无论在庄子还是在海德格尔那里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死亡既具有相同的一面即存在者在世沉沦中对于死亡的逃避,又具有不同的一面即庄子的死亡观是依乎天道、顺其自然的、洒脱的,“以道观死”面向“道”;而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是凝重的、有责任的,人应该听从“良知”的呼声并具有“畏”的勇气,不能总沉沦于常人,是“向死而在”面向“在”。  相似文献   

13.
庄子从物“有用”而招其害,“无用”而成其大用;人“有用”而丧其身,“无用”而自逍遥的角度来阐明了人与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认识到人的生活状态中所蕴含的三大境界——功利境界,妙悟境界,逍遥境界.庄子对这三种生活境界有不同的态度,也对它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物”是庄子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由此而形成的物论作为庄子哲学具有范畴意义的理论,表述的是人理解和掌握物的活动价值评价,确证主体生存方式,因此,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支撑。本文分解庄子物论的理论层面之一:是形上与形下叠合而成的道物互映,重点分析了其形上学本体原理由“道—物”思维方式向“人—物”思维方式转化的特点,认为“道”、“人”、“物”三元互映于生命形式是庄子物论的至上境界和圆满终结。  相似文献   

15.
在宗教上,修持是由“凡”入“圣”所必经之路。道教的修炼法门众多,各法门有它形成的背景及时代因素。有的修持法门未必能适合于现代的社会。其较适合于今日社会者,大略可以分为由“有”与“无”入手,两种不同修炼方式。其中,《太上感应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阴骘文》、《觉世真经》等,是由积功累善着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属于“有”,有功过,有善恶,赏善而罚恶,积善去恶,可以无灾咎;此法门适合接引初阶人道者,以培养善念为基,以求诚意、正心。然后,则进而为养形与养神的工夫,养神更在养形之上。《太乙金华宗旨》、《玉皇心印妙经》、《悟真篇》、《参同契》等之修炼精、气、神,都属于“养形”之书,仍属于“有”。而《清静经》、《道德经》、《南华经》等则为“养神”之书,由“有”而返“无”,忘形忘智,忘我忘忘,弃物而人道,应是道教最高的修炼法门。易言之,今日道教之修持法门,可以始于《太上感应篇》,中于《玉皇心印妙经》,而终于《清静经》。《太上感应篇》以兴善,《玉皇心印妙经》以养形,而《清静经》以养神。  相似文献   

16.
王继强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2):127-128,F000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剖析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哲学基础、特征和风格.哲学基础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整体观学说.特征是:注重内外环境的稳定和“度”的把握;重摄养,轻锻炼,把“动”控制在小劳的限度内;注重精、气、神、形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风格是:形神俱养,讲究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整体优化;动以养形,要求形体运动要适量;清静养神,注重人体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古木与雁     
庄周 《现代语文》2004,(8):13-13
庄子行於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芽”主人曰:“杀不能鸣者。”弟子问於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以终其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芽”庄子笑曰:“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于累。”——先秦《庄子》庄周译意:庄子对着山中因大而无用因而免於遭砍伐的参天古木说:“这棵树恰巧因其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晚间,庄子到友…  相似文献   

18.
广西画论家王拯的形神观,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与超越.首先,王拯提出绘画以神为先,“神之所存而形寓焉.天下有形存而神或亡,未有神存而形能遁之者”,这是对传统形神观的继承.其次,王拯认为绘画“超万物之表”、“会其精者而神以出”的关键在于重“形”,即“入乎万物之中微窥”,他从绘画手法上提出“形”为“神”的支撑,这是对传统形神观的发展.第三,王拯提出:有的绘画题材必须以“形”为要,使人看到绘画就如同看到现实,以感激而有所兴发,这是对传统绘画形神观的超越.王拯之所以有如此对传统绘画形神观的超越,是有感于群众在瞻仰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将遗像时的情绪感发,感到绘画要起到鉴戒、教化功能就要“以工而得似”,让人看到绘画就联想起生活场景,为此,王拯又常常以“画记”、“画序”勾勒绘画的情节,以期强化绘画的“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重“形”来增强绘画的感染力.王拯提出绘画重“形”的观点,在古代绘画理论向现代绘画理论转型中领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9.
“道”“气”“形”共同构成《庄子》中万物生化的逻辑结构,其中“道”是生成万物的本根和本原,“道”既是万物生化的起点,也是万物复归的终点。《庄子》之“道”既是“造物者”,也是“造化者”。“气”是万物互相转化之必要条件,《庄子》提出“通天下之一气”,肯定“气”在万物生成以及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气”之聚合解释万物的生成,以“气”之消散解释万物的灭亡。“形”是万物生化最基本的呈现形式,基于构成万物之“气”的同质性,《庄子》提出万物皆可以不同的形式互相转化,肯定一物有转化为他物的可能。《庄子》揭示出万物由道而生、由气而化、由形而显即“道生—气化—形显”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谁为本     
<庄子>中说,有机械者必有机心,然而我们应该承认机器可以弥补人性中的弱点,它们不讲情面,不走后门,不以貌取人,也不以权取人,也不以钱取人.机械成了犯罪的工具,问题还是出在“人”身上.“人本主义”,要高扬人的理性和价值,同时也应该反思人的劣根性、破坏性.所以“以人为本”的首要问题是搞清楚“以谁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