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电视新闻中的细节具有区别于学细节的特征。电视新闻理论学黄匡宇先生将其定义为:能够突出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它不仅指有冲击力的图像,还包括现场语言、播音、音响、屏幕字等有吸引力的因素。按符号语言划分,细节可分为画面细节、现场语言细节、播音语言细节和屏幕字细节四大类。“电视新闻细节具有信息传播的突现性、单纯性、证实性的特点,其中的突现性主要是就画面细节而言的,它是媒体表达态度,进行新闻说理的强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
所谓电视新闻的细节,指的是在电视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能够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所谓电视新闻的细节,指的是在电视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能够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如果说,现场画面使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细节便为电视画面增添了灵气,使之更具有新闻传播的魅力。我们如何捕捉细节,才能起到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效果呢?一、抓取最能揭示主题思想的细节本质的东西往往被无数琐碎的细节所掩盖,生活中的细节是自然地呈现出来的。对…  相似文献   

3.
对电视新闻来说,画面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画面的任务在于以具象符号的色彩、形象、动态、空间等因素与抽象的语言联袂向受众传播完整的信息。然而这种“声画双主体”的关系不是在每一条电视新闻中都得到完美的体现,常见地市县(区)级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出现“声画游离”现象。所谓“声画游离”是相对于“声画对位”而存在的。“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围绕同一新闻内容,在各自独立表现的基础上又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是我国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声画组合关系,有别于声音与画面同时指向一个具体的新闻形象的“声…  相似文献   

4.
华华 《视听》2012,(7):28-30
电视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包括视觉和听觉两个部分,反映到受众面前就是声音、图像或字幕,形成声画字的立体表现形态[1]。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声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语言。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字幕逐渐成为传递新闻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画面、声音和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一、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电视画面语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它形象地为观众传递一种确定的信息,是构成电视节目的一大要素。在电视新闻这个现代化传播媒介中。  相似文献   

5.
动漫在电视新闻中的崭露头角,一方面是传播观念和表现形式的革新;另一方面,也是电视新闻向多元化拓展的有效途径。动漫在电视新闻中的叙事价值。易受性。与传统的新闻叙事相比,电视新闻在声、画双重叙事手段的基础上.把抽象的语言符号变为具象的动漫图像,显然更易为受众接受。  相似文献   

6.
浅谈如何发挥好细节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菁 《新闻传播》2012,(1):97-98
电视新闻细节主要体现在那些突出新闻要素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上,如果可以比较巧妙灵活地利用好这些细节将对电视节目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也会更容易打动受众,使得电视新闻传播效果更为明显。作为一名电视人,要做好电视新闻传播这项工作,了解其新闻细节特征,知道它的作用具体在什么地方,该怎样操作才能达到为新闻传播增色的效果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发挥好细节作用让受众更为喜欢,供有关人士查阅探讨。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的细节,是指在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特征的、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观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也就是说,细节是新闻人物或新闻场景的最具个性的画面或同期声,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也可以是某一新闻场景的特写镜头。如果说电视新闻是一幅水墨丹青,那么细节则是画龙点睛之笔,它能给电视画面增加灵气,使电视新闻血肉饱满,使电视新闻更具魅力。运用好新闻细节就可以提高报道质量,其中报道效果的显现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汪勇 《视听纵横》2004,(6):61-62
电视新闻的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电视新闻对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编辑素质能力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除了必须有其他新闻媒介编辑相同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外,还必须强化五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要有当好记者的能力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他们日常大量的工作是与图像打交道,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就很难修改记者采访回来的素材.电视新闻的声画是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转瞬即逝的特性无疑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所以对于摄像记者拍摄回来的每一个镜头,后期编辑还要一丝不苟地运用动画、特技、字幕等各种后期技术,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以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补充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力求使画面中的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最终保证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现在,电视特技手法日益增多,这样便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0.
声音和画面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两大重要符号,二者缺一不可。一个出色的电视新闻作品要以声画并茂的新闻传播方式,让受众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触摸新闻事实。电视新闻作品中,如何科学运用声音和画面是确保新闻信息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电视新闻中声音和画面的具体作用、表现形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作为一种图文相织,声画并茂的新闻传播方式,它具有丰富的符号形式。语言学者索绪尔从"所指"、"能指"两大系统阐释"意义"与"现实"的关系,并把符号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文字、聋哑人的字母、象征仪式、礼节形式、军用信号、习惯等等。①电视新闻就是通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来传递信息,传播意识形态。其中,声音和画面分别是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主要构成要素,它们是否合理使用直接影响电视新闻的信息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质量。本文以《新闻调查》为例,具体分析论述电视新闻中声音与画面的地位、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电视是借助画面形象和声音语言传播信息的,人们常用声画并茂来形容电视的传播特征。但在大量的电视新闻中,声画并茂的报道并不多见,很多新闻是声茂画不茂,或者是画茂声不茂,观众不满意,社会效果也不理想。虽经这几年新闻改革的促进,电视新闻水平仍提高不快,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电视新闻“声画统一”的基本特点缺乏认识,多年来沿用传统的新闻观念来指导电视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工具,致使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受到了束缚和限制。  相似文献   

13.
试析电视新闻跨媒体传播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跨媒体传播形式是指电视媒体除拥有声画符号同时兼备的传播形式外,还拥有广播传播形式(只有声音符号传播)和报纸传播形式(只有文字符号或文字声音符号兼备传播),在电视新闻中,跨媒体传播形式具体表现为电视新闻广播化和电视新闻报纸化。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新闻中,细节是指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中最具个性的画面和同期声,既可能是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句话,也可能是新闻场景的特写镜头,是新闻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一、充分运用细节,使新闻传递更加准确高效。电视新闻很容易形成声画两张皮,众多的电视新闻无须去看,光听就可以明白新闻内容,画面成为陪衬。但是,电视新闻的魅力在于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主要表现在新闻稿件(同期声)的真实和画面的真实两个方面。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符号的,只有声画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整体,传播的信息才有力量。电视新闻的文字稿应在画面信息的基础上交代、说明、或补充事实、或介绍背景,电视新闻稿件的真实必须要有画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用语言叙述,用画面证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电视新闻语言的符号系统及主体性双重结构电视传播为何倍受人们青睐?因为电视传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多种语言符号同时进行,电视新闻语言的声画结构,是它所拥有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综合运用的总体形式。电视新闻的声画两大部分以准为主,这是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段。"主画说"列出一大堆论据,将"声音语言"吸入"解说"行列,并由此罗列出"解说词"为画面服务的"解释"、"说明"、"补充"等功能,这一说是"情节性电影观念"的产物;"主声说"则以"关掉画面也可以得到一条完整新闻"为由而轻视画面,这一说显然是报纸、广播观念衍生的理论。很明…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可视性,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克服电视新闻声画两张皮的现象,这是多年来同行热衷探讨的问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一、要充分表现细节,用画面说明问题。声画两张皮的电视新闻,主要是画面缺乏具体人物、具体事物的细节描绘,造成解说词与画面分离。电视新闻面对的是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情感。充分展示事物的细节,能够真实、客观、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感染观众,起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因此,记者拍摄电视新闻要注意抢拍表现主题的细节镜头,如动作细节、神态细节、环境细节…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应力求用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客观真实。然而在许多电视新闻中,尤其是在暗访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真实,可将其称为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可定义为: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受现场环境制约或编辑意图需要的影响,采用不够精确的视听模糊效果描述新闻事物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受众的思维活动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双通道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用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观众接受的所有信息都离不开镜头所提供的画面语言,同时也包括其他诸如声音、色彩、神态、表情等非语言符号所营造的氛围。电视新闻的传播魅力,除了在于对形象画面细节等语言符号的把握外,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深化新闻报道主题,丰富新闻报道内涵,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非语言符号,是伴随着同期声讲话的神态、表情、动作、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构成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现代电视新闻中,除了语言、画面外,大量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调动了观众联想的能力,使信息在观众大脑中以不断流动的方式转换。如人物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及空间语言等,这些元素形成综合的多方位立体信息传播,使新闻画面信息饱满丰富,观众能够从非语言符号中体会到新闻背后丰富的信息内含。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应力求用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客观真实。然而,在许多新闻,尤其是暗访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中,受众接触更多的是“模糊的真实“。电视新闻模糊语言可定义为: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受现场环境制约或编辑意图需要的影响,采用不够精确的视听模糊效果描述新闻事物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受众的认知心理活动传播新闻信息。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