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美秀 《福建教育》2006,(11A):47-4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应关注学生“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呢?一、以概念形成为反思起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概念形成的关键是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记忆。在概念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组织质疑交流,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进行反思,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我先布置学生预习。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尤其是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变化,更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既往的教学行为及观念进行重新认识,在实践中思考教学、研究教学、改进教学,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起来。我曾先后就朱自清的《背影》和都德的《最后一课》两篇课文进行过有益的尝试,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3.
揭恺 《广东教育》2004,(8):50-50
《科学》课程教学改革已在我校开展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从迷茫中走了出来,对《科学》课程的教学有了一些体会,具体说有三点反思。  相似文献   

4.
■我的成长历程:在反思中前行■我的教学主张:赋予历史教学以创新元素■我的教学实录:《两宋新格局》我始终记得在我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一位老教师和我的谈话。他说,一个好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有实效教学方法,就必须像工人挖井一样,选准水脉,持之以恒地把井挖深,这时的教师才会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成为专家。  相似文献   

5.
《山东教育》2002,(13):32-33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教社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它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集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身,深受师生的喜爱。我曾经以这篇课文的同一个教学设计在重庆地区开过多次研究课,后来到南通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又准备以它作课例展示,目的是想通过课例展示为老师和学员们提供一个交流教学思想与实践的具体案例,同时也希望验证一下在跨越地域差异之后,原来的教学设计是否同样有效。在经过两次试讲和不断修改以后,我把《植物妈妈有办法》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时已和我最初的设计大相径庭,但它得…  相似文献   

6.
马长明 《考试周刊》2013,(45):58-59
<正>一、本课题教学的背景我有幸获得开课任务,上课内容是《勾股定理》第一课时。经历了一次试上,一次正式上课和两次反思,这次案例教学活动使我的教学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前我自认为有本科学历,又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应当没有任何问题。《勾股定理》这堂课至少上过五遍,基本上  相似文献   

7.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首先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在教《圆的认识》时,我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始终把聋生作为主体,努力使聋生由外部刺激  相似文献   

8.
作为青海省首批进入从事新课改教学的人员,我怀着极大的热忱努力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认真研究众多新课程案例设计与分析。然而,一年多过去,冷静地回望教学足迹,心里不免很是忐忑。怎样搞好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怎样落实有效阅读教学,我认为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安徒生童话》是童话中的经典。引导儿童阅读《安徒生童话》,不同的指导思想会产生不同的指导策略。从语言的角度,可以读到安徒生凄美的情思;从表达的角度,可以读到安徒生用反复叙事的手法,知人论世,进而读懂安徒生的人生阅历。我站在后一个角度,立足于表达,以言语单元模块教学形式,让有思考的文字呈现学生的阅读成果。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课改,我也曾和许多老师一样,有谈“虎”色变之感,特别是我们这些还未进入课改的年级,使用的仍是九年义务教材,怎样运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曾使我一度陷入彷徨之中。参加了省骨干教师培训后,我开始尝试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下面是我用课改理念指导“化简比”一课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1.
我在2005年《小学校长》第6期,谈了教学反思的蕴含、特性和品格。校长们在指导课改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有什么经验、方法与模式,此就结合实例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业气象学》的教学是以专业技术实验、演示为主要手段进行教学,强调技术的应用,与其它学科有明显的不同。若老师仍然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可能无法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果,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面谈谈我运用多媒体进行《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1 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高一物理第七章《机械能》第一节《功》的教学中有关功的正负的问题,我在听课的时候发现了教师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坚持课后反思,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学生反应、教学问题等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并把它记录下来。因为坚持这样做,所以我的教学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从对教学的生疏到日渐娴熟,从而能自由地驾驭每一节课,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顺利地进入“自由王国”;因为坚持这样做,我的教学经验得以理论化,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的课后反思,主要是围绕课堂中的成功点、不足,以及值得回味的地方展开的。  相似文献   

15.
学校安排《幼儿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任务给我,本来认为我有几年小儿子保育的经验,再加上有生物学的功底,又经过培训,应该能够胜任《幼儿卫生保健》的教学工作,但没想到.即使准备得非常充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碰到了不少难题。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前后两次听过冀教版教材第二册《绿色的和灰色的》一课的写字指导课,不同的教学安排,引发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不断改革,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总结我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确立"心灵上有感触、思想上有提高、行动上有表现"的教学理念。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决定思想政治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广安名师武胜行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我为同行们献了《陋室铭》一课,课后,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成功是主要的,但也有不足之处,请同行们多为我的课堂教学提出宝贵意见。《陋室铭》一课课堂教学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找准了切入点,设计了得体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19.
我在2005年第10期《中学生物教学》上发表了《有感于新课改》一文,一年多过去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对课改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教与学相依相伴永无穷尽。如果拿一节课作为时间单位衡量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显然是不可取的。依据课标精神,为了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的各种情境中用童心去感受生活,拓展自由习作的空间,学会真实自由、有创意的阐明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我在《寻找春天》这一作文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一、课前铺垫促积累本单元安排的课文《燕子》、《阿里山的云雾》、《梦幻般的青海湖》都是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来写景状物的,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教学时我各有侧重点地对学生进行了不同的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