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翔 《军事记者》2006,(5):6-6,14
大到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都需要一股精气神儿。所以,正面报道理应成为新闻宣传的主角.以鼓舞斗志,振奋人心。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报道内容要引入人胜,生动活泼的报道形式同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然而,在我们的新闻宣传中,多少年来没有把“家庭生活”的报道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总以为“家庭生活”的报道都是些“民间小事”、“小儿科”,而不予重视,这一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所谓“家庭生活”的报道,就是指人们的家庭日常生活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新闻报道。重视“家庭生活”的报道,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相似文献   

3.
罗华山 《新闻窗》2005,(1):12-13
1月15日是遵义会议70周年纪念日,贵州商报当天以5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了一组纪念文章,这一组文章中,除两个整版是资料性的报道外,另3个整版是本报精心策划,社会新闻部记者和热线新闻部记者认真采访,反复修改而成,这3篇报道的题目分别是《我们与长征同行》、《我们与长征同名》、《我们与长征同龄》。报道推出后,得到不少读者的好评,称赞这组报道选材独到、角度新颖、贴近生活、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4.
去年初,一纸命令将你调到了新乡军分区任政委,肩上的担子重了,可你并没忘掉新闻。上任后不久,你问起了分区的报道情况。然而,得到的回答却让你失望。面对现实使你暗下决心:选人才!这是你抓报道工作走的第一步棋。去年外单位一名新闻干事因家庭困难,想调到新乡。你听说后,替他解决家庭困难,又给他的领导写信,摆条件,讲道理,使这名新闻干事顺利地调到新乡军分区工作。一年间,你还为基层武装部挖来了7名报道骨干,还引来了4名地方宣传部的“孔雀”。为了提高基层报道员的写作水平,在你的支持下,分区机关和基层武装部先后有近70…  相似文献   

5.
1997年3用26日的《人民摄影糊第五版,以三分之一的版面,刊登了我拍摄的摄影报道—一《妈妈和我们欢度除夕》(一组五张),反映了青岛市大麦岛村的妇女部素爱,舍弃工作和家庭为22名弱智儿童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的感人事迹。然而谁能想到,这组登上摄影专业报的摄影报道,竟是用一架普通的傻瓜相机拍摄到的。去年春节前夕,我了解到几个较好的报道线索,有出国参加画展的农民画家;有自强不息,自学成才的残疾青年;有一个为22名弱智儿童撑起一个家的好人妈妈等等。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都去采访,因此我决定从中选择出~个最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6,(1):78-78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宣布,该频道将于近日推出一档大型日播新闻情景喜剧,这是国内首次将情景剧和新闻节目进行“嫁接”的一个尝试。据悉,这档节目365天每天播出一集,是一出融“说新闻”栏目和家庭情景喜剧为一体的电视节目新样式。  相似文献   

7.
徐锐 《新闻三昧》2005,(3):31-32
武汉晚报2004年最大的亮点当属“挽救上网成瘾行动”系列报道。这组报道历时8个月,集纳100多个版面200多篇报道,有300多家媒体参与,一推出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陶宏开作为“挽救行动”的先行,经武汉晚报成功推介,当选“2004中国电视十大新闻人物”,走进全国千百万家庭。纵观武汉晚报8个月的追踪报道,产生的社会影响已远远超过预期,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学界探究。本拟围绕“挽救行动”系列报道成功的原因,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新闻报道工作曾是某仓库的老大难。如今,这个仓库不仅甩掉了落后帽子,还连续三年被军区后勤评为先进单位。一提及这些.仓库政委汤光平禁不住自豪地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广大官兵积极参与新闻报道工作结出的硕果。”频发的“家庭内战”仓库主任王春平一家是众人交口称赞的和睦家庭,年年被评为五好家庭。可自从妻子担任业余报道员以来,夫妻俩经常为写报道发生争执。这不,为了一篇稿子的写作角度,夫妻俩又争了起来。丈夫在下单位检查时,捉到一条“活鱼”:一位战士因途中救人延误了假期,部队领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了这…  相似文献   

9.
陈剑文  周芳 《新闻前哨》2002,(12):14-15
2001年8月26日,《湖北日报》推出了一组报道:围绕襄樊监狱服刑人员王树祥一步步成为辞书纠错行家的事例,刊发了消息《一份生动的维护人权记录》、通讯《新生的脚步》和法学专家访谈《“王树祥案例”是维护人权的例证》。这一组独家的、特别视角的报道一经刊出,在读者中产生强大反响,法学专业人士、监狱服刑人员、管教干部纷纷发表看法,省监狱局局长也约见记者。为此,记者又围绕这一案例采写了4篇《“王树祥案例”纵横谈》,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合式报道。《湖北日报》评报专家撰文评价这组报道时称,它无异于中国一部真实…  相似文献   

10.
江西经济广播电台去年集体创作的《名牌之路系列报道》在全国经济电台好新闻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这组报道中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认为,这组报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我省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中的一些问题,为理论界与企业界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从社会效果看,这组系列报道是成功的,除了在选题把握、组织策划、题材确定等方面颇具特色外,从提高经济宣传质量角度看,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使记者的理论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成功之后细思量,没有记者对名牌和实施名牌战略这一新生事物深层次的认识,就不会有报道的成功。由…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圈里,我 不算老兵也不算新 兵,当了十多年的业 余通讯员,也获过许 多新闻、文学方面的 奖,然而近日却越发 糊涂起来,竟然看不 懂新闻。不懂的显著 标志便是拿到一篇 新闻弄不清是批评 报道还是表扬稿件, 是褒扬还是贬损。 譬如,近来报 上刊登了一篇题为 《枪口挡不住法官 的脚步》报道,说的是一起敲诈勒索案件,使当事人家庭无故受到严重侵害和威胁,几乎达到了生命受损的地步。报道还说法院一法官到发案现场,好像是未能调解好才报案,后和公安平警密切配合,立即将歹徒抓捕。无疑这新闻带有表扬的意思,至少称赞这一法官和…  相似文献   

12.
今年“五一”节期间,《北京晨报》连续三天报道了化名为“高振宁”的一个北京家庭长期捐助湖北一所聋哑特教学校的故事;5月11日,记者携带着“高振宁”送给孩子们的儿童节礼物远赴湖北这所特教学校采访;19日《北京晨报》推出一整版报道《这就是高爷爷捐助的那所学校》,介绍了孩子们拿到礼物的喜悦心情和老师们把“高振宁”的钱用在刀刃上的情况;25日,又在一版刊出《“高振宁”全家露面》一文,为这组报道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组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报社陆续接到捐助特教学校的汇款单。  相似文献   

13.
记与思     
记与思朽木那回“打的”,与司机聊。当他得知我的身份后,鼻出哼声,脸显不屑。惊问其故,曰:记者太吹。他说,现在报纸、电台、电视里,报道了不少私人轿车快要进入家庭的消息,就“纯属海吹”。他给我讲出三条理由,说明这私人轿车进家庭云云是“造热”。一是钱。四个...  相似文献   

14.
2003年8月4日,齐齐哈尔市发生芥子气中毒事件。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起日本遗弃化学武器伤人事件。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和齐齐哈尔电台第一时间播发了这一触及世人灵魂的连续报道《8·4日本遗弃化学武器伤人事件》。节目播出后激起国内外人士的强烈反响。黑龙江电台选送了这组报道的首中尾三篇,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系列)报道一等奖之后,又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就足以证明它是一组难得的广播佳作。作品以事件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以最快的时间向世人传递事件的进展。分析这一组连续追踪报道,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浙江广电集团广播新闻综合频率联合全省近百家市县广播电台,推出了大型广播纪实报道《共产党人为民心声——百名村支书实话实说》(以下简称为《百名村支书实话实说》)。这组报道全部由精选人物录音讲话合成,在新江电台早间重点新闻节目播出约两分钟的录音报道后,又在中午专题节目中进行连线直播,详细介绍百名村支书为村民办的一件件实事和村民对他们的评价。同时,这组报道还在全省近百家电台联动播出,在报纸、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介推广刊播。这组为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出的主题报道,一经推出就受到听众和省党、政部门的好评,被认为是一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农村具体实在的变化来揭示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重大主题的优秀广播作品。 在媒体竞争激烈、广播备受挤压的今天.广播的主题报道如何议吸引听众的内容和形式弘扬主旋律,如何突破和创新主题报道的形态,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编辑部与浙江广电集团广播新闻综合频率联合就大型广播纪实报道《百名村支书实话实说》在北京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来自广电协会、中国记协、首都平面媒体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就广播主题报道的创新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本期特别策划将专家学者们在研讨会上的部分发言整理刊登出来,抛砖引玉,以期获得同行们对主题报道创新的更大关注。  相似文献   

16.
岁末年初,尤其在春节前,向困难家庭、贫困户献爱心的报道层出不穷。这一季,慈善几乎是都市类报纸的必修课。如何真正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让媒体、读者、捐赠者、受捐者各方“共赢”?这是当前的慈善报道必须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半年,《保定日报》推出了两组非常成功的系列报道,一组是市委市政府治理三轮车的报道,一组是开放市内公园的报道。这两组报道都事关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从报道结果来看,做到了上边满意,读者喜欢,社会效果好。通过这两组系列报道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地方党报只有做到  相似文献   

18.
报刊阅评     
《新闻窗》2006,(5):64-65
遵义日报抗旱报道有声有色,贵州政协报借助副刊增加报纸亮点,一组充满人性化关爱的社会新闻,“时报论语”对经济热点难点问题释疑解惑,这组报道宣传效果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徐永和 《视听纵横》2007,(5):114-114
主题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中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主题报道的主题都是一个宽泛而抽象的定义,要把它做得生动活泼,需要记者花一番功夫。 一、用具体事实表现抽象概念。 今年5月份,安吉广播电视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报道中,策划了一组报道—《和谐之家》,选择了十多个有特色的家庭,有四世同堂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要善于发现群众中的先进事迹甘肃日报9月9日一版刊登一篇新闻,题为《营造家庭致富育人新环境“合家欢”理事会带来合家欢》。据报道,这个家庭理事会的发起人杨池是西峰乡建筑公司一分公司经理,他是该乡张良沟村人,也是兄弟姐妹八人中的老大。10年前,其父去世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