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四爷     
四爷是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走的,据说他走得很安静,似乎是故意趁着守在他旁边的儿子睡着后才走的,等人们发现的时候,他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我是在一个傍晚回去的,葬礼差不多已经结束了,可是人群还没有散去。在他家里,聚集着八方亲戚朋友,以前一家之主的他总会小心客气地招待着这些人,可今天屋里没有他的身影,这些人都是来给他送别的。他们还在七嘴八  相似文献   

2.
拔苗助长     
从前在宋国有一个农夫,他在田里种了一大片秧苗,他觉得这些小苗长得太慢了。  相似文献   

3.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在他的作品中擅长呈现一种非现实意义上的真实,他构建了众多的故事迷宫。在这些故事迷宫中,各种精神遭遇随时都会发生。这些精神遭遇又象是一个个隐喻,描述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某种可能性,《莎士比亚的记忆》就是这些精神遭遇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拔苗助长     
《双语学习》2010,(1):18-19
从前在宋国有一个农夫,他在田里种了一大片秧苗,他觉得这些小苗长得太慢了。 “怎么才能让它们长得快点呢?”这个人说道。他决心要帮助它们。  相似文献   

5.
捣蛋大王王小天来了!他是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大家都叫他"捣蛋大王"。他开枪对付松鼠,他把班主任谷老师的头像画成了长着耳朵和细毛的山药蛋,他把来他家做客的小弟弟绑在了暖气管上,他还把送给张硕哥哥的黄油蛋糕吃得只剩下一个角……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是王小天却觉得,这些在别人看来  相似文献   

6.
真正的城堡     
在古代,每当一个头目,不管是国王还是亲王,打败了另一个头目后,他要对那些和他一起作战、帮助他获胜的将军:论功行赏。但他不是给他们奖金,而是把征服来的土地分给他们。这些将军又会把一部分土地分给有功的属下。  相似文献   

7.
佚名 《老年教育》2011,(12):21-21
威廉·奥斯乐是一位名医,他经常接诊因烦恼和忧虑而生病的人。这些人总是过于烦恼过去和忧虑未来,因此长期闷闷不乐,毁坏了健康。为了医好这些入的病,他给他们开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方子:每一个“刹那”都是惟一。  相似文献   

8.
一百多年前,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许多蚂蚁放在一个圆盘的周围,并设法使它们首尾相连,围绕圆盘组成一个圆圈。这些蚂蚁就绕着圈儿转,弄不清哪儿是起点、哪儿是终点。它们似乎都没有发现周围的环境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只是井然有序地走了一圈又一圈,没有一只蚂蚁走出这个圈子。法布尔和他的助手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这群蚂蚁为何老是兜圈子。于是,他在蚂蚁的旁边放了一些食物,认为这些蚂蚁闻到了食物的香味,一定会"蚁"拥而上。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些蚂蚁像中了邪似的,  相似文献   

9.
亡羊补牢     
《顽皮娃娃》2008,(16):22-25
从前有一个牧羊人,养了几十只羊。白天,他把这些羊带到草地上去吃草。晚上,他把这些羊赶到羊圈里面休息。  相似文献   

10.
认识一万人     
十多年前,我在饭局上认识一个人,对他印象深刻,至今也没有忘记。 这个饭局是谁请客、这些人为什么到一起,现在已经记不清了。饭吃到半道,一人进屋,他站定,如戏曲中的亮相。看我们这些人的时候,他眼里露出宽厚的轻蔑,好像看一帮小学生下馆子。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隐逸词,这些词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艺术张力。在他的这些词里,我们看到一个英雄的辛弃疾和隐士的辛弃疾彼此交战力求超脱的形象,悲慨、苍凉底色下的超旷放达是他隐逸词的主体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说:“我要亲自在全国挑选一个诚实的孩子,收为我的义子。”他随即发给每一个孩子一些种子,并宣布:“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  相似文献   

13.
华莱士·斯蒂文斯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派诗人之一。他常常被称为"诗人的诗人"或"批评家的诗人"。他的诗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对意象的使用。意象的丰富使他的诗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象征体系。斯蒂文斯惯用的意象有如荒野和坛子,海洋和歌,乌鸫和想象的方式等。仔细观察,这些意象都是对立的。荒野,海洋,乌鸫这些都是属于大自然的,是自然的创造。而坛子,歌这些都是属于人为的,是人类艺术的创造。这些对立的意象构成了斯蒂文斯诗歌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即艺术和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在斯蒂文斯很多的诗中都有体现。本文试图分析斯蒂文斯的著名诗篇《罐子轶事》来探讨他笔下艺术和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个农民,但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不在他的十几亩农田里种地,这些土地上长出的庄稼,除了留给他的家人做口粮外,其余的,都他被变卖成盘缠了。  相似文献   

15.
呵护童心     
寒石 《幼儿教育》2001,(12):33-33
有这么一个故事。暴风雨过后的早晨,一个小男孩在海边玩耍,他看到海滩边的好些浅水洼里困着许多被海潮卷上来的小鱼。浅水洼一个连着一个,被困的小鱼数以千计,而洼里的水很快就会干涸,这些小鱼不久都会干死。小男孩决定拯救这些小鱼,他不停地在一个个的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洼里的小鱼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一个在附近散步的男子见了,忍不住说:“孩子,这些水洼里的小鱼太多了,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相似文献   

16.
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十二小时,有时在十六小时以上,一生如此。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文化大革命”时,我们这些人都下去了,幸好保住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所处的地位十分困难,也说了好多违心的话,做了好多违心的事。但人民原谅他。因为他不做这些事,不说这些话,他自己也保不住,也不能在其中起中和作用,起减少损失的作用。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邓小平没有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在很多时候是被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创作者来认识和研究的,但他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著述其实不菲,这些文论构成了郁达夫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另一个声音,一个有别于他小说创作风格的科学理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杜威:习性与冲动-20世纪初杜威教育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杜威的思想在一战期间及战后几年中的重要转变。在此期间 ,杜威重新探讨了早期的一些重要问题 ,比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及习性与冲动的关系。那时的中国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变化与萌动的时期 ,这些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对于当时的中国也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指出杜威在 1919~ 192 1年间的中国之行为他提供了一个契机来重整他的这些哲学思想 ,并阐述了这些哲学思想观点前后的转变以及对其教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牛奶与水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让他的工人挖了一个池子。池子挖好后,国王发了一个告示:"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准备一杯牛奶,并且在晚上将牛奶倒进池子。"这样的话,第二天早上,池子里就会充满牛奶。国王准备用这些牛奶来救济无家可归的乞丐。  相似文献   

20.
有一粒种子在一个秋天离开田野,走进一个农家。由于它收集了三个季度的阳光,所以它整个冬天都没有感到冷。一个冬天,它就是依靠这些阳光取暖的。这些阳光在它心里。有时,它偷听主人和他的孩子说话。主人说:"人不能没有梦想。"他的孩子问:"要梦想做什么?"主人说:"梦想可以使你更有力量,可以使你走向美好。"他的孩子说:"我也想有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