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每一个创作阶段都能留下时代烙印并真实记录中国农村发展进程的作家很多,已故山西作家马烽也是其中一位。他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乡土写实作家,其小说体现得也正是浓厚的"民间"乡土本色。  相似文献   

2.
苏童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作家,他以先锋小说作家的身份登上文坛,凭借作品《一九三四年的逃亡》而一举成名,随后,苏童又发表了《妻妾成群》《妇女生活》等一系列作品,受到文坛瞩目,奠定了其在当代文坛中的重要地位。苏童的小说兼具先锋文学的实验性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精神,他的小说讲究"如何叙事"同时也讲求"形象塑造",在他创作的众多作品中,"香椿树街少年"和"红粉"可称之为其作品最为著名的两大形象系列。本文关注苏童小说中的"香椿树街少年",以少年的欲望为核心,通过对时代背景与少年生活环境的把握,探求这种欲望背后所体现出的孤独与空虚,看到作家对少年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梁晓声是一位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本色"作家。他的《普通人》以"本色"语言塑造了一位"本色"主人公,表达了回归真善美的"本色"理想。作品对正义道德的呼唤表现出与世俗社会的不协调,从另一层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显示了多元社会的张力。他的本色创作使他成为当代文坛上一位个性鲜明的作家。  相似文献   

4.
谭恩美作为美国文坛一名女性少数族裔作家,在性别和种族上都处于边缘性的境地。作为女性,在男权话语为主的文坛,她是一个"他者";作为少数族裔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而言,她也是一个"他者"。但是这种复杂的双重身份却赋予她的作品一种鲜明而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重点以谭恩美的《喜福会》为文本,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析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富魅力的作家之一,他的魅力就是他的叙述模式的创新性,尤其是他的"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这就使他的小说为当代文坛开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景象,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方面来论述莫言小说对传统叙事视角模式的颠覆。  相似文献   

6.
王朔可谓当今家喻户晓的一位高产作家,对于王朔的作品,几乎从青少年到老年,可能都会看过他的一两部影视作品,如《我爱我家》、《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一般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等。这些作品可以说是红遍整个中华大地。甚至连北大中文系的张颐武教授都说:今天的大众文化其实是王朔和王朔的作品召唤来的。为什么这样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却被大多数作家和知识分子冠以"痞子作家"并成为争议最多的作家呢?他又是以怎样的写作风格去征服广大读者的呢?人们喜欢他作品的原因在哪里?他对中国近20年的文坛又作出了哪些影响呢?为什么他惯用的创作手法会也在作家群中掀起一层层波澜呢?甚至连他面对媒体那赤裸裸的狂言也一度成为了流行语的代言人,而文坛上对王朔褒贬不一的评论中,我们又可以窥探出当今中国社会与文坛及文化现象的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世界文坛上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位传奇作家。作为父权文化的捍卫者,海明威要时刻保持其男子汉气概,拼命掩藏内心深处的敏感、软弱、胆怯等非男子汉的一面,时时刻刻表现其坚强与强悍,他一直戴着"硬汉"这个人格面具生活,长时间的精神压抑使他逐渐走向精神的崩溃。  相似文献   

8.
王小波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很特殊的作家,他的小说在中国大陆一度被严重误读。对于中国当代文坛而言,王小波的小说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独特的"狂欢小说"文体。这种文体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黑色幽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恶谑化语言、黑色幽默人物和异化的环境三个方面。他的小说是"解构与颠覆的喜剧"。  相似文献   

9.
北山 《初中生》2007,(18):22-23
文坛上有许多作家为写作如痴如醉,甚至痛哭流涕. (一)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便是其中一个.一天,几个朋友去看他,发现他从椅子上滑落在地,脸色苍白,以为他病了,嚷嚷着要给他请医生.巴尔扎克被惊醒了.当他明白原委后,悲痛地说道:"我没有病,我在写<高老头>,刚才,他死了,我心里难受,一下子便……"朋友看见桌子上的稿纸上还有泪痕,都深深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徐是一位曾被称为"鬼才"的教授作家,1937年以中篇小说《鬼恋》成名。他是一位主观想象型的作家,其早期作品往往以爱情为经,心理分析为纬,将浪漫传奇的幻境与哲学理念结合起来,构成了先锋与通俗的怪异组合。  相似文献   

11.
罗曼·罗兰(1866—1944)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由于他的作品对20世纪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积极的反应,人们把他称作"欧洲的良心",他在当代世界文坛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的乡土文学中,沈从文以其清新独特的"湘西"作品著称于文坛。他的"湘西世界"是现代文学是上一颗永远的行星,散发着光芒。作为乡土作家,沈从文有着强烈的乡土根性。在其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乡土情节。我们透过他笔下的"湘西世界"可以看到沈从文那种浓浓的思乡情节。  相似文献   

13.
唐晨轩 《辽宁教育》2013,(9X):88-89
<正>他,于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文科教授;他,曾经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他,曾因青歌赛上犀利的点评而遭到非议。他就是中国文坛最有争议的作家,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余秋雨。  相似文献   

14.
以新写实主义创作著称的青年作家刘震云称得上是当代文坛最具特色的作家之一。近年来,他的作品之所以为人瞩目,是因为他一反旧的创作模式,突破了以往文坛上的一些浮华奢糜,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沉闷气氛,而另辟蹊径,由看似寻常的凡人琐事发掘出深刻的社会意蕴,给当...  相似文献   

15.
浅谈沈从文的创作思想李淑兰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在文坛上一出现,便以他独具一格的风格特色,以及对中国(特别是湘西)风土人情的出色描写,引起了文坛的注意,“给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气息,使那些浑浊、枯涩、毫无生气的都市生活里挣扎的人们耳...  相似文献   

16.
瓦西里·舒克申是当代俄苏文坛上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既是一位作家 ,又是一名编剧、导演和演员。在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名字同时回响在俄罗斯文坛和影坛上。他的文学和影视作品触及到当代俄国社会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如城乡矛盾、农村人口外流 ,以及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舒克申作品中创作问题和各类“创作型”主人公的分析 ,指出作家在创作问题上的鲜明立场以及他对“创作型”主人公复杂、矛盾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作家简介】他来自荒远偏僻而风景秀美的湘西,玲珑剔透的自然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人性甜美的凤凰小城赋予了他柔顺多情的个性。他以朴实的文风、醇美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  相似文献   

18.
在西班牙文坛上 ,有一位作家 ,人称获奖专家。有史以来 ,没有哪一个作家获得过像他那么多次的文学奖。他是谁 ?他就是年逾六旬的西班牙科尔多瓦作家曼努埃尔·特林·贝纳维德斯。据西班牙《时代》周刊1999年10月18日一期报道 ,迄今为止 ,他已获得各种文学奖一千次。在世界文坛上是绝无仅有的。从70年代初以来 ,他获奖的金额不下五千万比塞塔。也就是说 ,他平均每年获200万 ,每月获7万。他那支生花妙笔征服了马德里、巴塞罗那、圣保罗、伦敦、布宜诺斯艾利斯甚至好莱坞的评奖人。这位和蔼可亲、朴实憨厚的老者对记者说 ,获得一…  相似文献   

19.
捕捉“瞬间存在”,尽显人物精神风采──茨威格小说心理描写艺术管窥胡健生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坛上,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8的一1942)的名字十分光彩耀目:他是对整个二十世纪世界文坛严生重要影响力仅次于卡夫卡的德语作家:其独异超绝的小说创作艺术及其...  相似文献   

20.
"寻求对苦难的超越,表现苦难生存背后的美与价值,是苦难叙事的魅惑力所在"。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多舛的命运决定了他对苦难的关注度,也影响了他对"苦难"诠释的广度和深度。而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四大悲剧不仅寄托了作家本人对各种人生困境的理解,更诠释了西方的悲剧精神。本论文将从三个方面比较两位作家作品中的苦难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