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雪鸿 《考试周刊》2009,(48):65-65
创作时,不少的人青睐散文写作;阅读时,更多的人喜欢品赏散文。的确,散文很美,语言美,意蕴美,美得足以让人陶醉。从这个层面上讲,散文教学的主要功能应是审美。然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抱着强烈的愿望和过于明确的目的指导学生阅读散文。却往往忽略了自由愉悦的审美体验:没有了审美体验,散文阅读就会兴味索然。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诗歌像舞蹈,那么散文更像走路,它牵着读者的手,将读者带入某个境界。它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其独特之处在于能灵活自由地表达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悟,心之所至,笔之所至。我们在散文世界中能感受到鲁迅的雄浑沉郁,冰心的灵秀温婉,朱自清的朴实无华,丰子恺的厚重平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始于心又伴随着节奏韵律的文字呈现在世人面前,怎能不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散文的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如何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呢?一.抓住"文眼",揭示文章主旨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的"眼"就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文章结构的枢纽点,也就是所谓"神聚"之处。抓住了散文的"文眼",犹如拿到了进入散文这座艺术宫殿的钥匙。散文的思想、感情、结构等也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了。那么,怎么识别文眼呢?作者为了表达主旨,往往由一字或一句来突出主旨,布局谋  相似文献   

4.
正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神"是指散文要表现的中心。正因为散文具有这一特点,所以学生在阅读散文,理解散文时觉得比较费劲,在做与散文相关的练习题时也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渎懂散文呢?笔者认为阅读散文时,应顾及全篇,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感受完美的艺术形象,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简言之就是要学会领悟散文的主旨。一般情况下,散文阅读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散文教学为什么要讲“文眼”呢?散文是文学诸体裁中最活泼和自由的一种.它的题材不受约束,国际时事、社会斗争、战地见闻、旅游天地、艺术世界、海外风光、体育花絮、新闻人物,直至琴棋书画、草木虫鱼,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无所不包,无所不有.题材如此,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6.
已经是高中的学生了,散文却不会写,确切地说是根本不敢写。老师讲散文往往不厌其烦地讲什么“形散神不散”呀,什么“以小见大”呀,什么“文情并茂呀”,越讲越玄。渐渐地形成了同学们的错觉,他们是既朦胧又固执地认为,散文含义深,深得难以捉摸,而结构则变化莫测,另外,写散文一定要“词儿多”。这种认识使同学们根本不敢去尝试写散文。总之,散文太神秘,也太神圣了。课本上散文不少,在同学们读着有了一定兴趣的时候,我想叫他们写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散文。写之前我用一节课选讲了一篇范文,讲的是《菜园小  相似文献   

7.
散说"散文"     
散文之"散",历来被看作是"形",即结构与行文的特色,所谓"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神不散",是个共识。但"神"又是什么?内容?思想?气韵? 我总觉得散文这东西,难以条分缕析。非得将一篇文章吞进肚里,整体地咂摸它的味道才行。犹如吃饺子,您不能单挑皮儿吃,那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喜欢读散文,语文老师可最怕讲散文,特别是抒情散文。也许是由于散文本身具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自由多样的,表现手法上又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特点吧,所以拿到一篇优秀的散文课文,常常觉得文章实在好,就是不知道讲什么好。从文字上串一遍吧,没有必要,按段落、中心、写作特点老一套讲吧,又落俗套,重点不突出,不过瘾;至于优美的情趣、深奥的含义又不知从何讲起及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发问岂不更好——反思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散文的教学一向比较困难。散文形式比较自由,语言比较含蓄,中心思想往往深含其中,要读者用心体会才懂。所以,怎样让学生在欣赏散文美的同时理清思路,感悟中心,这是个困难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做?恐怕他们找不到方向;那教师代劳?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又无从培养。要怎样启发才能既不让学生感到困难、枯燥,又让他们自己理清思路、体会中心呢?  相似文献   

10.
一、掌握散文特点,寻找基本框架散文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从形式上讲,散文常将抒情、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熔于一炉,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读起来使人犹如走进作者敞开的心灵,聆听其倾诉衷情,倍觉亲切。它在艺术表现上,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细处落笔,以小见大的写法;一是侧面暗示。掌握了这些特点,阅读散文时就犹如有了一把钥匙,阅读之锁便能轻易打开。二、结合…  相似文献   

11.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学生在做散文阅读题时,经常找不到感觉.抓不住要领.怎么办?研究散文的阅读规律以后,我认为抓住文中带议论性的句子行之有效。议论在散文中往往有揭示文章的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金华 《湖南教育》2005,(11):33-33
散文,在当代特指以记叙、抒情为主要内容的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式自由、手法多样、语言优美的短篇文章。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美往往是一种“野气”的美。散文的“野气”,不是专指同“文雅”相对而言的“野”,它包含有更深层次的审美内容。首先它是一种敢爱敢恨、坦白痴情、不避个性的尖锐;其次它是一种不拘格套、顺势行文、天马行空的潇洒。也就是说:所谓“野”者,率真、泼辣、自由、浪漫是也。首先,散文的“野气”表现在情感上,情”可以说是散文的魂。作者往往以饱含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去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文坛巨匠茅盾的杰…  相似文献   

13.
<正>散文,以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著称,作者的真情实感在字里行间缓缓流淌,犹如行云流水。读一篇好的散文,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绝非是将其单纯地视作是一项学习任务。那么,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中,该如何注重给学生带来审美体验呢?一、优化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任何一篇散文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情境下有感而发的产物,特别是教材中的散文,更是大浪淘沙后的精粹,是散文中的佼佼者,绝不是停留在课本上的冰冷的  相似文献   

14.
1.巧设导语,引导学生思维课堂上要让学生尽快进入思维状态,设置一个好的导语或情境是很有必要的。有人说,上一堂课犹如写一篇散文,导入课文就如散文的开头。好的导入是一种构思,一种创意,它为一堂好课奠定成功的基础,而阅读情境,造成一种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思考状态;也可讲一个小故事,小笑话,朗诵几句诗词;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具体的画面图象,来吸引学生,也可以是三言两语,犹如一块小石投入一池清水,以激起道道涟漪;有时  相似文献   

15.
×××同学问:《榆钱饭》这篇散文在结构上的线索是什么? 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一篇散文中,可以涉及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榆钱饭》从时间上看,囊括了40来年。散文的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两个方面是怎样统一起来的呢?那就是在结构上靠有一条明确的线索。这篇散文以“吃榆钱饭”为线  相似文献   

16.
散文是一种形式自由,表达灵活的文学体裁,它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那么鉴赏散文必须审视散文架构的基本单位--画面。因为散文往往以若干个画面按一定的组合方式连缀而成,创造出一幅幅动人的形象,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启迪,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想象,让人如临其境。在鉴赏散文时抓住散文的画面之美,能让我们快速进入意境从而深入体会散文的主题,深刻领会散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文体特征的角度探讨游记散文的教学策略。如何在文体特征的统摄下,践行彰显游记散文特点的教学实践?文章通过对《壶口瀑布》一文的实践探索,具体论述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游记的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以及如何在体现文体特征的前提下创新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文体特征鲜明,更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18.
“形散神联”本是散文的主要特征。一篇散文佳作,往往从一事一物生发开去,涉及广远,视野开阔,此所谓“形散”。但是,一篇散文又要有一个主题,一根红线,把材料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此所谓“神联”。小学数学活动课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往往由一点引发,涉及更深更广的数学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知识是相通的,“形散而神不散”同样应  相似文献   

19.
散文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它“形散而神不散”,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又构思严密,放得开收得拢,全文是一个完美整体。那么,如何阅读散文呢?一般地说,我们可紧密结合散文的自身特点,作如下的尝试。一、反复诵读,咀嚼散文语言的诗意美。散文作家重视炼字。一篇好的散文,“乍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课堂教学犹如优美的散文,娓娓道来,隽永深刻,看似是情之所至的恣意挥洒,实则是凸显主题的精心设计。本文中,笔者将以品春晚盛宴,谈文化创新为例,谈谈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一、高屋建瓴的构建:设定主题→观察体验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首要前提是主题的设定与挖掘。换言之,主题是一节课的灵魂,是全部知识的核心,是师生活动的指向与归宿。主题的选择与构建必须立足课程的整体要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全局性,能够体现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