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造就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高素质专业艺术人才提供重要的指引和启示。本论文通过艺术院校思政实践课教学现状的分析,探索“思政+艺术”的实践教学模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艺术院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和海宁市的部分民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应从加强宣传、发展经济、改革创新、区别对待等方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实现中国民众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转换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必须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这条主线,处理好信仰与科学、信仰与利益、理论与现实、历史与现实等关系,破解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障碍因素,引导大学生把人生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展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育人为根本,搞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西安政治学院科社教研室我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从1988年开始试行,1993年全面铺开。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牢牢抓住育人这个根本,才能把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出的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仰已基本确立.但是,信仰的内涵与政治边界仍不清晰.解决的对策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一支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论与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内容始终;在政策设计上,运用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在大众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必须坚持理论回归现实,用本土化案例佐证理论才能彰显理论成果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苏州地处当代中国改革的前沿区,是全国实现“两个率先发展”的示范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实写照,也是本土化最具说服力的现实素材.苏州特色的本土化案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具有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力度、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艳 《西藏教育》2023,(1):39-41+51
法治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法治信仰,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添砖加瓦。道法课教师有义务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采用多样教学方法,落实铸魂育人教学目标等方式,为发展学生法治素养“备货”“增趣”“定位”,巧当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精神起着统摄作用,决定着人生的方向、道路以及成败。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当前宗教盛行的现实与青少年未来的社会担当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很有必要。要善于通过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探索中国出路的历史,教育学生认清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通过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教训,教育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教育学生只有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发有为,才能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朱晓燕 《教师》2011,(17):33-34
本文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对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而且能够终生受益的课程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培育的多重维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培育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培育的多重维度,可以大体归结为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法律信仰、道德信仰、文化信仰、生态信仰培育五个主要方面,相互之间存在着本质性、差异性、同一性、必然性、依赖性逻辑。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有效培育,需要统筹兼顾信仰培育的多重维度。  相似文献   

11.
信仰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我国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他们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所决定的。笔者就大学生应当通过哪些路径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比技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自本问囹,但是如何拓好这方面的教学,却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用心。一、培养伯目坚定信仰情感是基于思想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技.培养学生对控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情愿,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科学理论的深厚感情.首先,要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意义的认识.应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科学社…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信仰、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本文以山东省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能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正确的认识、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取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两课"的"三进"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青年学生,必须抓好思政课堂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三个平台":思政课堂是主阵地,校园文化是有效载体,社会实践是关键环节。从三方面入手,使青年学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化为理想信仰,外化为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事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通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必须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教育合力,最终使大学生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16.
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信仰教育既是当前社会思想状况的急切呼唤,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必然内含对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坚定信仰在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埋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当前,面向新世纪的信仰教育必须加强信仰的科学化建设,树立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特别重视青少年的信仰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初三年级的《思想政治》课,重点是介绍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对初三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中体现思想政治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具有比较高的理论性要求,只有对教育方式方法和课程资源作有机结合,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侧重就如何整合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实施开放式教学谈些体会,供参考。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与课程有关的文件、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设施和人力资源、社会自然资源等。思想政治课程资…  相似文献   

18.
信仰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信仰是重要的,但当代中国的信仰现状则值得深思。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主导信仰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因而,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以及实践的角度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来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19.
六个“为什么”全面准确地回答了干部群众关心的六个重大理论问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辅助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该课程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应该紧密结合教材,在教学当中渗透和运用六个“为什么”的内容,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这六大重要的理论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只有认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才能深入地理解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选择,牢固地树立起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思想,从而坚定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主渠道,因此,“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务必注重实效,要“精”和“管用”。具体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